人从自然而来,终归要回归自然。这样的哲理,体现在人们的殡葬观念上,理应以一种平和、简约的方式,让逝者坦然地重归自然才是。然而,自古以来,国人讲究的是入土为安,推崇厚葬,仿佛非如此,不足以体现对逝者的尊重,不能彰显子孙的孝道。时代演进至今,此风也并未得到根本遏制。在有的城市,虽然一些墓地堪称天价而直逼楼市,让人惊呼“死不起”,但这样的暴利殡葬却仍有市场。显然,殡葬事业不改革,人们的观念不转变,无论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还是减轻个人的殡葬负担,都不是好事。

改革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人们观念的转变,也需要积极引导。近年来,树葬、花葬、草坪葬、艺术墓等不占或少占地的绿色殡葬,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沈阳龙泉古园引领风气之先,更推行了“自然葬”这一全新的殡葬方式:逝者骨灰将随可降解骨灰罐融于自然,不设任何标识的自然葬区四周,唯有杨柳、松柏静静地守护,这样简朴的安葬方式,并不妨碍亲人寄托哀思。葬区的小型纪念碑上刻有逝者的名字,家属得到一块二维码纪念牌,扫码后可看到逝者的生活照片、视频集锦、亲友圈、家谱树、缅怀平台等。大爱至简,通过这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纪念牌,同样可以表达亲属对逝者的深切缅怀。

改革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人们观念的转变,也需要积极引导。近年来,树葬、花葬、草坪葬、艺术墓等不占或少占地的绿色殡葬,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沈阳龙泉古园引领风气之先,更推行了“自然葬”这一全新的殡葬方式:逝者骨灰将随可降解骨灰罐融于自然,不设任何标识的自然葬区四周,唯有杨柳、松柏静静地守护,这样简朴的安葬方式,并不妨碍亲人寄托哀思。葬区的小型纪念碑上刻有逝者的名字,家属得到一块二维码纪念牌,扫码后可看到逝者的生活照片、视频集锦、亲友圈、家谱树、缅怀平台等。大爱至简,通过这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纪念牌,同样可以表达亲属对逝者的深切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