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装修完,用的是大包。包括卫生间恭桶、洗脸盆、灯具、花洒、毛巾架、手纸架;L型橱柜(欧派的),他他木门,所有的墙地砖和德国幕德强化木地板(8000转的
)
庆幸的是在材料上没被坑。我们是新小区,有几家装修公司的工长到我家看过材料和工艺,都挺吃惊的,都说是好材料(包括辅料),且工艺不错。
装修完了,也稍微懂些了。对于大包套餐里的装修材料,一是要看品牌,二是要看品牌中的型号。比如:马可波罗的瓷砖,档次不同,价位不同,质量也不同,选择大包时如果只看品牌,不问型号,会被坑的比较多。我问个四个工长,都说我家的马可波罗瓷砖属于高档型号。后来安装热水器的师傅也说,我家的瓷砖好。
关于增项,我家也增了几千元。但合同内的一个增项没有。增项都是我提出改动的地方或需要美化的。这个要看个人需求。比如做美缝,就要单独花钱。
关于设计师,我觉得咱们老百姓的家都不大,尤其是使用面积更小。所以设计师的发挥余地有限,所以咱们自己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设计师也说过,房子是业主住,自己用着习惯和顺手就是好设计。设计师一半销售、一半设计。我家设计不错,帮助把控整体风格,更主要的是能控制住工长,所以工长没有在增项上过多纠缠我。
装修后明白了,有些设计师会给你出效果图,你以为你家就是图上那个样子,其实,图上的模样都是钱堆起来的,如果你要实现图中的效果,跟基础装修无关,跟家具、沙发、灯具、装饰等有关,最主要的是跟钱有关,你花钱不到位,也实现不了图中的效果。
有人以为大包就省心了,确实,相对省心。但家是你住,你不上心没人真正为你上心。所以,第一,要明确知道自己要的什么,这个很烧脑,还需要生活的经验,使用功能的需求只有靠自己琢磨,别人都是提建议,最终你决定;第二,有时间就去现场,能及时发现问题,尤其是安装门、橱柜等的时候。去现场时,顺便给工人点小恩小惠,比如夏天给买点冷饮,或者给工人买份盒饭。工人情绪的好坏对质量有很大影响。现在工长都哈着工人,因为好的工人实在难找。
提醒大家,如果经济许可,还是找相对大一点的品牌公司装修。单就工艺讲,小公司用的工人也许不比大公司工人差很多,但找小公司一但因质量问题和你发生纠纷,你放心,你根本就赢不了,我们小区已经发生好几起小公司与业主的纠纷了,都动手了。小公司就是投诉也不好监管。而大公司的工长很害怕投诉,一旦出现纠纷解决起来要容易些。就算大公司装孙子,投诉到建委也更容易处理。这叫花钱买安全、买保障吧。
最后,我总结,装修不能追求完美,都会有很多瑕疵,只能忽略。
装修就如同跟团旅游,你在北京找了个大社,但地接社的实力就会差些,地接社找的导游就更不好把控了。就算这位导游人性再好,但这个行业的赚钱模式决定了,导游不让你买东西,他基本就是白干。回到装修:找到大公司,但工长很重要,工长不错,但还要祈求工人不错,但现在的工人是紧缺资源,特牛,不好管理(这是工长说的)。
总之,装修就是退而求其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