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聂吧 关注:81,853贴子:1,405,136
  • 13回复贴,共1

史记里有大叔的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的话是在那一篇啊?给我,我要去看啊


1楼2009-09-02 20:42回复
    不知道
    不过有些关于历史上聂大叔的一些资料
    百度上面搜的
    说起秦始皇扫平六国,就会想起荆轲刺秦王,那一段精彩故事,其中有一位鲜为人知的神剑大侠——盖聂。盖聂何许人也?他就是榆次区聂村人。
         盖聂生在武术世家,从小接受父亲的熏陶,练就了一把出神入化的神剑术。舞起剑来,那真是变化无常,只见剑影缠身,不见其尊。十八九岁时,便在赵、晋两国武术界名声显赫。多少江湖剑侠,来榆次县聂村比武,都桀骜而来,败兴而去。因此,榆次区、聂村,也随着盖聂而闻名远方了。盖聂收有很多徒弟,以教武术为生。虽练的一手神剑,且从不参于江湖恩怨,因他安稳守已,济贫扶弱,在榆次具有很高的威望。就县府,也敬他三分。
         长言说:“好汉护三村”因盖聂缘故,别说聂村,就连聂村周围的村子,都很少受到外户的侵袭骚扰。村民过的十分坦然安逸。
         一月,盖聂正在院中教徒,家人前来报知:“有一位自称魏国的剑术大师荆轲,前来拜访。”
         盖聂一听是荆轲,鄙夷地一笑,自言自语道:“什么剑术大师,哼”
         盖聂一代剑术大师,怎能不知荆轲的底细。
         荆轲,三十多岁,与盖聂不差上下,魏国人,且一直在燕国游荡。出身贫寒,自幼性情急躁,好打报不平,侠肝义胆之气,令江湖人折服。他爱读书,且很难知其解。练剑且超乎常人。随师学了几年,便身背一口宝剑,到处游历,结交江湖武林中人,由于一帮信仰他的人吹捧,名声渐渐地传的远。他走一处讲一处,自以剑为荣。讲到兴浓时,拔剑起舞以炫人。
         他在燕国听武林中人说:“榆次县聂村,有一神剑大师,叫盖聂,剑术十分了的。
         荆轲,怀着极大的好奇心与不服,千里迢迢,慕名来到榆次县聂村,于盖聂一比。
         盖聂出于礼节,把荆轲请到上房。荆轲一性急之人。茶未沾唇边,便振四壁地讲起剑道来。又把他的剑,捧到盖聂面前夸耀。“此剑天下真宝剑也。”说完,便迫不及待地邀盖聂院中一比。
         荆轲说的唾沫四溅,盖聂始终未还他一句。只是用白眼斜视着他。
         荆轲实感难看尴尬,动觉浑身刺痛心中一颤,抬眼细觑,盖聂满身傲气,并从小瞧自己的眼神中看出,盖聂决不是一般的剑客。
         荆轲未动一剑,便败下阵来,很知趣地收起剑,双手一揖,低头而去。
         荆轲走后,盖聂对他的几个徒弟说:“这个荆轲,不知天高地厚,他所论的剑术,只是一般的流识,不堪入耳。别说比武,我只用眼瞪他,他就走了,还算知趣。他真感羞愧的话,不敢再仃留于榆次。”
         后来盖聂的徒弟,果然去荆轲住过的地方打听,当日就走了,而且离开了榆次。
         盖聂的徒弟报给盖聂,盖聂十分惋惜地叹道:“荆轲这个人,性情直率倒可取,但惜他心高气傲不谦虚。我想用眼瞪他,是想让他规举些,要他拜我为师,苦练剑术以可成名。可是他自尊心太强。就他那点剑术,一般的事还可以。安邦救国的大事,志大而才疏,是他致命的弱点。”徒弟们点头笑了。
         确实是,荆轲错过了一个良好的成名机会。如若能放下架子,留于盖聂身边,他便是另一番情景了。
         荆轲这一走不要紧,不久传来了惊天动地的事。
         盖聂因于荆轲一会,竟遭来了杀身之祸。
         原来,荆轲与盖聂比武未成,败兴而去,之后去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在好友狗屠车宁的狗肉店中正在一边吃酒,一边兴致勃勃地,又在炫讲他的剑术时,遇到了从前的好友田光。
    


    2楼2009-09-04 16:11
    回复
      2025-05-15 01:31:18
      广告
           田光也是武侠之人,在燕太子丹身边为臣。他是受燕太子之托来请荆轲。
           燕太子丹恨透了到处杀掠的秦始皇,早有刺杀之心。他访遍燕国名剑侠,无一人能当此重任。听人说有一魏国剑术大师,曾在燕国游住多年,后又不知去向。有人举荐田光,是荆轲的好朋友,只有他能寻的见荆轲。
           田光答应了太子丹,到处打听荆轲的下落,没想竟在赵国的都城邯郸,一家狗肉店中找到了荆轲。
           田光说明来由。荆轲本是个侠义之人,没加任何思索,就豪爽的答应了田光。
           燕王喜,二十八年,太子丹亲自把荆轲送到易水河畔。监别时,有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悲壮地唱了一首“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果真:荆轲刺杀秦始皇未成,尽死于秦始皇的剑下。而后召令全国各县,凡是与荆轲有过交往的全部追杀,特别是最近与荆轲会过面的人。
           那时,赵国榆次,已被秦国占领扫平。因荆轲刺杀秦始皇之前,,来过榆次县聂村找过盖聂,盖聂因此而视为同党受到牵连下了大狱。
           盖聂本应斩立决,只因平时为人不错,又与官府素有来往。上下打点,暂寄人头没有被杀。
           就在这期间,秦始皇于他的大将军王剪论剑。说“六国之中,谁的剑法第一?”
           王翦大将军,本是个耿直之人,虽说秦始皇是一流的剑客,但并没有拍他的马屁,而很坦诚地说:“大王要问如今天下谁的剑法第一,别的不知道,就其目前来讲,尽管高手如云,但真正算的上剑术大师的要数赵国的盖聂。那剑法真是出神入化无人可比。
           前一段荆轲未刺我皇之前,去赵国寻盖聂比武。盖聂乃何许人焉,怎能于荆轲这等靠吹捧而得名的下等剑客比武,只用白眼觑视,荆轲便受不了盖聂眼中射出的无影神鞭,便败走它乡了。“
           秦始皇一听大惊,心疑天下尽有如此内功高深的神人急忙问道:“盖聂现在何处?”
           王翦说道:“我扫平赵国临回咸阳时,因荆轲行刺我皇盖聂与他一会,受到牵连,被我当地县府下了大狱。”
           秦始皇长吁一口气如释重负地说:“差点被那庸人荆轲毁了一代名剑。”
           秦始皇虽暴戾恣睢,且特爱人才,又听王剪讲了一通,盖聂乌金山上斩妖魔的神奇学说,更激起了他一睹盖聂之意。急忙命赵高下诏,把盖聂连夜押送咸阳。
           秦始皇,一见盖聂果然一表非凡,雄风四射的身形惊异地从龙位上站了起来。只见盖聂身材适中,但上下精神,尽管一路的疲惫尘埃,还是掩饰不住那满身的豪侠英雄之气。
           秦始皇,即命左右,给盖聂卸去枷锁,略寒暄几名,便急不可奈朗朗地盖聂论起剑道来。
           盖聂,本是行武出身,秦始皇虽暴戾,但早闻他的剑法,还是令他敬佩不已。高人见高人,都有一股难掩的傲气,与探究的兴致。
           盖聂与秦始皇攀谈切搓由浅入深,竟忘了他是一个残暴的皇帝,尽忘了自己是个阶下囚。在殿下走来走去,谈的津津有味。他对秦始皇的剑道非常吃惊,真是少有的世外高人。怪不得有如此的胸襟,敢于扫平六国。
           秦始皇也一样,英雄所见略同,对如此精通剑道的盖聂,心存爱惜,如若身边有此大将,我岂不是如虎添翼。自己的剑道,决不在盖聂之上,但心中的不服,还是想与盖聂一比高低。
           盖聂没有拒绝,同样与秦始皇有着一样的心里。一见高低,也许是艺人的同病吧。但比武之前,盖聂向秦始皇提出了一个条件。“如若败在君王之下,随意处治。如若胜时,请君王放我返乡。”
      


      3楼2009-09-04 16:11
      回复
        回复:5楼


        6楼2010-07-21 19:51
        回复
          我记得史记好象有,不过好像是提到,没有单独篇章吧?
          呃……是在……史记……刺客列传……好像是荆轲那一段
          我没看过史记的


          7楼2010-07-21 21:46
          回复
            在百度百科,输入盖聂
            有详细的介绍


            8楼2010-07-21 21:48
            回复
              MS有的……


              9楼2010-07-23 23:32
              回复
                哦~~我为了大叔狂啃史记,不过也只找到一小段~~~
                是刺客列传中荆轲那段···大意和LZ所述无二,只不过听说司马爷爷的史记有很多···像苏秦张仪那段就有误····


                11楼2010-07-30 15:12
                回复
                  2025-05-15 01:25:18
                  广告
                  嗯,不是LZ是2楼···打错了···


                  12楼2010-07-30 15:12
                  回复
                    具体在这~~~http://guoxue.baidu.com/page/cab7bcc7/85.html
                    大叔那段是····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
                    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
                    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於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
                    遂不复会。


                    13楼2010-07-30 15:14
                    回复
                      为大叔奋斗终身~~~
                      O(∩_∩)O哈哈~


                      14楼2010-07-30 15:15
                      回复
                        荆轲居然是这样。。。大叔怒而目之就能将其吓走
                        大叔果然厉害


                        15楼2010-07-30 15:53
                        回复
                          史记有、我看过


                          16楼2010-07-31 0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