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劲之传递/顺溜·樊晓清
脊柱的先天功能恢复之后,脊力就可以随时生发,传于手、脚、肘、膝、肩、胯、头等攻击部位,用于技击。
头部和脊柱上端直接连接,可以直接用钢板劲向前或向后撞击。
肩部位于第一胸椎两侧。钢板劲练成之后,整个背部也可以像水母那样缩放弹抖,因而肩部也很容易做出靠打等攻击动作。
胯部位于骨盆两侧,而骨盆是脊柱的基石,所以骨盆很容易由脊柱带起来做运动;又因为骨盆连接着下肢,所以骨盆又可以将先天力和后天力结合在一起。因为骨盆主要用来支撑身体,加之面积过大,所以骨盆虽有一定的攻击能力,但攻击技术不是很多,主要起一些辅助性的作用。
可是脊力要传到四肢用于手、脚、肘、膝可就有点难了。其中尤以传往下肢为甚。
内劲的传播形式是机械波。
按照物理学中波的理论,任何一个宏观的或微观的物理量所受扰动在空间传递时都可形成波。产生这些波的前提是介质的相邻质点间存在弹性力或准弹性力的相互作用,正是借助于这种相互作用力才使某一点的振动传递给邻近质点。而我们关节处的肌腱和韧带及关节盘充满了弹性,所以脊柱的运动也会形成波。这种波属于机械波。
机械波可以是横波和纵波(电磁波只能是横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称纵波,相垂直的称为横波。所以脊柱的前后摆动形成横波,上下弹抖形成纵波,左右旋转引起上、下肢的波动也形成横波。
机械波的传播实质是能量的传播,这种能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海洋的潮汐能甚至可以用来发电,地震波可引起海啸。从武学的角度看,纵波产生直(竖)劲,横波产生横劲。直劲可用于直击,横劲可用于横击。通过肩胯的枢纽作用,横劲与直劲又可以互相转化。如直拳就是由钢板劲(横劲)通过肩转化为直劲;挑肘即是由弹簧劲(直劲)通过肩转化为横劲。
也许有人会问:我怎么看不到你所说的波动啊?事实上,有些波动确实是肉眼不易观察到的。如海啸产生的横波,其波长可达六、七百千米,而波幅仅有数米,任你火眼金睛,也难以看出它的波动来。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抖动一条绳索,很容易使它产生波动。我们许多内家拳师傅也可以抖动大杆使其形成波动,却难以使一根短棍形成波动。这是因为绳索比较柔软而短棍比较僵硬。因此,为了将脊力传于四肢,其各关节特别是肩、胯关节必须充分放松。
从人体结构上看,脊柱的每个脊椎都差不太多,相对短小。而手臂的骨节则突然变粗变长,腿骨更甚。若将腰背比做钢板,则手臂就是九节鞭,腿脚就是三节棍了。钢板一头系着九节鞭,一头系着三节棍。要把钢板的波动弹抖传给九节鞭尚不容易,要传给三节棍就更难了。这就是脊力往下传比较困难的重要原因。
根据机械波的特点,为了有利于纵波的传播,我们应使关节作沿轴心线的开合;为了有利于横波的传播,我们应锻炼关节作垂直于轴心线运动的能力。这就是内家所谓的开肩开胯。
2.1.开肩开胯【顺溜·樊晓清原创】
在不同的阶段,开肩开胯的训练内容并不相同。
在练“形”阶段,就是内家拳所说的明劲阶段,开肩胯的任务主要是韧带的拉伸,提高韧带的活动能力。
在练“意”阶段,就是内家拳所说的暗劲阶段,开肩胯的主要任务是关节的开合。这时候的开肩胯,就是在内劲的催动下,借助惯性顺势伸缩关节肌,增强关节面及肌腱、韧带的弹性,使关节囊伸缩空间加大。
韧带拉伸和关节开合的训练目的不一样,训练方法也大相径庭。由于被拉长(或压缩)的韧带、肌腱,其张力①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这样的练习并不利于其弹性的增强。
我们这里所说的开肩开胯,就是要松开肩关节,松开胯关节,使其关节周围筋腱、肌肉、软组织、神经系统等放松,从而将两个紧贴着的关节面像拉开指关节那样撑开,使四肢像铁链那样悬挂于脊柱之上,让关节在纵、横两方面的运动幅度都得到增大。
这样的开肩开胯,并不是像揺臂摆手,压腿劈叉那样由肢体远端用杠杆力量拉伸韧带练出来的,而是在肩胯关节放松的前提下借用惯性力、重力等自然力量,由脊柱催动出来的。前者是外练法,后者是内练法。
但由于关节周围肌肉的静力收缩保持关节面相贴而防止脱位,所以要想拉开关节是很困难的。大家试试抓住自己的一根手指往外拉一下,若能听到“叭”的一声脆响,则表明该关节已被拉开。由此可以体会拉开关节所需力量的大小。拉开细小的手指关节尚且如此,那么欲拉开粗壮的肩、胯关节该需要多大的力量呢?显然,靠外力是难以完成的。
想要用手握碎一只鸡蛋是相当费力的,但鸡仔往外轻轻一啄就能将其打破。同理,使关节开合的主要动力不在外部,而在身体的内部,即内劲。有了内力的催动,肩胯关节的开合就容易多了。为此,我们应做如下练习:
⑴ 以脊柱催动肩胛骨前后、左右、上下之运动以开肩;
⑵ 以脊柱催动髋关节作前后、左右、上下之运动以开胯。
2.2.撑肩横肘【顺溜·樊晓清原创】
使用消防水带时,若有扭转或折弯,必须将其理顺,才能使高压灭火剂顺利通过。劲路犹如高速喷射的消防水带。内劲传递以肌肤为带,骨节为流。不同的是,灭火剂要通过消防水带喷射出去,而骨节却只是将波动传下去,本身并不会喷涌出去。这也是为什么传统武术要把内劲称为筋骨力的原因之一。
内劲通过之际,若关节不能及时理顺,则内力的传递就会受到阻滞。以肩关节为例,平时大臂基本上是和脊柱折叠的。实战状态下,即使训练有素者,也不会张开很大的角度。这种状态显然不利于内劲的传递。因此,务必要在内劲到来之际及时打开肩关节。而关节能否及时张开,取决于你的训练水平。若某处使不上劲,那就是某处的劲路没有打通。这时候就应该考虑是该关节的专门训练了。
肩撑肘横之原理如撑伞:以骨骼为伞骨,筋肉为伞面,以外力(脊力)推动伞骨使伞面张开。此时,伞面特别是肩、肘则具有了横劲,进可攻,退可守。脊动可撑肩,撑肩即可横肘。
非脊动无以撑肩,无撑肩不能横肘。与横肘类似的动作是抖膝。由于下肢的质量远远大于上肢,所以抖膝的威力也比横肘大了许多。精准的抖膝是小鞭腿的克星。
练习
1.撑肩横肘。预备式:无极桩。吸气提肛,呼气发钢板劲。当劲力传至肩时,将肩关节外撑(或前后撑开);传至肘,则肘尖向外(后)撑。
2.抖膝。预备式同弹簧劲练习。当松沉劲由髋关节下传至膝时,膝关节猛然前顶。
开始少练,随着能力的提高逐步增加练习次数。当练到想多慢就多慢时,你就能体会到各肌肉、关节在发力过程中的那种协调性、节奏性。这时候,只要你提气发力,肘、膝就可以在瞬间抖出去。
经过以上练习,可以初步打通劲路,即劲路的主干道已经开通。但仅此还不够,还有许多小路需要开辟,才能顺利的将所有的旅客送往各自的目的地。
武术技击技术动作数不胜数。不同的技术动作劲路各不相同,其方向,路线迥异且还会随时变化。“五行通背拳有多少种单操动作,其内劲就有多少种操练方法,虽然外体动作的技法、特点不同,但其练内劲的原理是一致的。”(中华气功大全网,原文地址:
http://www.cn-boxing.com/info/info_2217.html)其他拳种莫不如此。因此,内劲的传递,还需要按不同技术要求逐一打通劲路,将内劲传到所需之处。
内劲在传递的过程中,还可以在肩、胯等关节的帮助下得到放大。
(一)回拉反抽。当内劲传到肩、胯等关节时该关节的远端不是向前冲,而是利用惯性顺势收缩关节伸肌使关节远端向后反拉,然后借着肌腱、韧带的弹性恢复力,使关节曲肌猛力收缩而使关节远端回抽。这样,内劲可以在关节肌的帮助下得到加强。
(二) 肩胯相合。我们的躯干并不是铁板一块。走路迈左腿时左胯会向前使骨盆顺时针旋转,同时右臂向前甩使右肩向前导致双肩绕脊柱逆时针旋转以保持身体角动量不变,从而维持身体平衡。这种现象和拧麻花一样,位于脊柱两端的肩、胯的旋转方向正好相反。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以胯助肩或以肩助胯,使内劲得以放大。
综上可知,欲将内劲放大,首先需要你的肢体充分放松,然后是开肩开胯,使你的肩胯能够如钢板般弹抖,像拧紧的发条般瞬间打开。
注① 张力,物理名词,受到拉力作用时,物体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