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系统可见性原则
系统应该让用户知道发生了什么,在适当的时间内做出适当的反馈。
这条很简单,就是指用户的每次操作,你都得给他个反馈,成功了就告诉他成功了,失败了就告诉他失败了。绝不能在用户操作后毫无反应,让用户一脸懵的猜到底是怎么了,是成了?错了?还是bug了?你做的又不是大家来找茬游戏,还带让用户自己连蒙带猜的。
同时,如果反应时间有点慢,也请用进度条or等待or下载等动效或其他形式告诉用户当下的情况;千万别让用户在懵逼的情况下干瞪眼。
2.匹配系统与真实世界
系统应该用用户的语言,用词,短语和用户熟悉的概念,而不是系统术语。遵循现实世界的惯例,让信息符合自然思考逻辑。
这一点说简单也简单,说的直白一些,就是3个字:说人话。
不要炫耀自己的智商,不要让用户觉得自己是**,请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描述状况;就好比自然世界里,你和他人说话的时必然使用简单的白话文进行直白的沟通以保证交流顺畅。
看到前一种选项,用户会有什么反应?大概是这样吧: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
自适应窗口难道不是就是最佳比例?他们有区别?有什么区别?
所以,如果选项想表述的内容不同,那就清清楚楚地告诉用户区别在哪儿,否则他们大概真的会一脸血的看着你了。
3. 用户的控制性和自由度用
用户经常错误地选择系统功能而且需要明确标识离开这个的“出口”,而不需要通过一个扩展的对话框。要支持撤销和重做的功能。
由于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都知道”X”是关闭,向左的箭头是返回;
但是其他icon就并非如设计师的想象中那么美好了 。
这个icon到底是退出?导出?还是向右打开?如果你想表达“退出”,请要么使用通用的x,要么使用文字,尽量别让用户纠结寻找。
而在相对复杂的产品中,允许用户对操作进行撤销和重做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同在网易有数的报告页面中,由于用户的操作次数多且功能繁杂,提供这2个操作能有效提升容错率,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同样可以看到浏览器的工具栏中也有明显的撤销和重做icon,因为在网页浏览中,这2个操作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
系统应该让用户知道发生了什么,在适当的时间内做出适当的反馈。
这条很简单,就是指用户的每次操作,你都得给他个反馈,成功了就告诉他成功了,失败了就告诉他失败了。绝不能在用户操作后毫无反应,让用户一脸懵的猜到底是怎么了,是成了?错了?还是bug了?你做的又不是大家来找茬游戏,还带让用户自己连蒙带猜的。
同时,如果反应时间有点慢,也请用进度条or等待or下载等动效或其他形式告诉用户当下的情况;千万别让用户在懵逼的情况下干瞪眼。
2.匹配系统与真实世界
系统应该用用户的语言,用词,短语和用户熟悉的概念,而不是系统术语。遵循现实世界的惯例,让信息符合自然思考逻辑。
这一点说简单也简单,说的直白一些,就是3个字:说人话。
不要炫耀自己的智商,不要让用户觉得自己是**,请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描述状况;就好比自然世界里,你和他人说话的时必然使用简单的白话文进行直白的沟通以保证交流顺畅。
看到前一种选项,用户会有什么反应?大概是这样吧: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
自适应窗口难道不是就是最佳比例?他们有区别?有什么区别?
所以,如果选项想表述的内容不同,那就清清楚楚地告诉用户区别在哪儿,否则他们大概真的会一脸血的看着你了。
3. 用户的控制性和自由度用
用户经常错误地选择系统功能而且需要明确标识离开这个的“出口”,而不需要通过一个扩展的对话框。要支持撤销和重做的功能。
由于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都知道”X”是关闭,向左的箭头是返回;
但是其他icon就并非如设计师的想象中那么美好了 。
这个icon到底是退出?导出?还是向右打开?如果你想表达“退出”,请要么使用通用的x,要么使用文字,尽量别让用户纠结寻找。
而在相对复杂的产品中,允许用户对操作进行撤销和重做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同在网易有数的报告页面中,由于用户的操作次数多且功能繁杂,提供这2个操作能有效提升容错率,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同样可以看到浏览器的工具栏中也有明显的撤销和重做icon,因为在网页浏览中,这2个操作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