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权转载乡友王纯忠的红楼絮语
与山东大学何中华教授论红絮语之一
王纯忠
近日,山大哲学与社会科学院何中华教授发给我一篇博客文章《必须重新定义“脂批”》(见博客“吴氏红学大揭秘”)。我不揣浅陋,探讨交流如下:
1、这个吴氏红学本是个造假本。虽然他们打着研究脂砚斋批注的旗号,但他们没有搞清楚曹雪芹与改作者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把名为脂批的3000余条批注进行区分甄别,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他们没有抓住主题,没有搞清楚曹雪芹为什么写这部书。不过,我可以看看他们的路数,这个本子前段时间在网上还是比较引人眼球的,引起了许多专家的讨论。这就有操作的技术。谢谢何教授!
2、实际上他们的目的也是希望整理出一个新《红楼梦》刊本,取得版权。齐鲁书社1992年曾经出版过复旦大学黄霖教授的汇校本。据我与陕师大出版社俞平伯汇校本比对,黄校本标点符号比较准确,但前八十回正文用己卯本与庚辰本,这是抄本系统中最早的两个脂评本,但却是删改本,已经对曹雪芹原稿动了手术。正文上除己庚两本的批注外,汇集了甲戌本与戚序本、蒙古王府本的各种批注。后四十回正文仍然用程高改本的续书部分。黄校本在冯其庸《重论庚辰本》的误导下,排斥胡适与俞平伯先生对甲戌本的校勘研究成果。对批注部分与俞平伯先生一样是个加法,不用减法,不作区分甄别,也就只局限于脂砚斋、畸笏叟两个人身上了。北京历史学家李沣先生和潍坊学院籍成山教授牛守祯教授范德忠老师等告诉我红学会所谓的学院派就是那个路数,我的研究可以考虑另寻刊物发表或者是直接出书。
3、@寿光市公安局范德忠谢谢老师鼓励支持!我近日对《红楼梦》是京旗文学典范之作,是满汉民族融合满汉文化融合过程中曹雪芹写成的一部满族文学巨著的观点有了比较清晰的把握。如元妃归省时自西而来,二十九回中贾母等坐在西楼上为正楼,以及我文章中提出的那三处“西”字节点,都是满人以西为上的风俗礼仪。其他如以花以柳比喻少女之美,护敬鸦鹊,尊崇未嫁女等等,我们汉人几乎不知道这些满礼满俗。这是自胡适俞平伯先生以来从未发现的地方,也是红学会所标榜的“中规中矩的学院派”没有搞清楚的地方。先见与独特,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不管是吴氏红学还是此前清末评点派、索隐派、新红学派、文艺评论派红学研究者,对此都没有关注到,也就有了隔山套牛、不着边际的阐释。
王纯忠
2019年9月5日
与山东大学何中华教授论红絮语之一
王纯忠
近日,山大哲学与社会科学院何中华教授发给我一篇博客文章《必须重新定义“脂批”》(见博客“吴氏红学大揭秘”)。我不揣浅陋,探讨交流如下:
1、这个吴氏红学本是个造假本。虽然他们打着研究脂砚斋批注的旗号,但他们没有搞清楚曹雪芹与改作者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把名为脂批的3000余条批注进行区分甄别,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他们没有抓住主题,没有搞清楚曹雪芹为什么写这部书。不过,我可以看看他们的路数,这个本子前段时间在网上还是比较引人眼球的,引起了许多专家的讨论。这就有操作的技术。谢谢何教授!
2、实际上他们的目的也是希望整理出一个新《红楼梦》刊本,取得版权。齐鲁书社1992年曾经出版过复旦大学黄霖教授的汇校本。据我与陕师大出版社俞平伯汇校本比对,黄校本标点符号比较准确,但前八十回正文用己卯本与庚辰本,这是抄本系统中最早的两个脂评本,但却是删改本,已经对曹雪芹原稿动了手术。正文上除己庚两本的批注外,汇集了甲戌本与戚序本、蒙古王府本的各种批注。后四十回正文仍然用程高改本的续书部分。黄校本在冯其庸《重论庚辰本》的误导下,排斥胡适与俞平伯先生对甲戌本的校勘研究成果。对批注部分与俞平伯先生一样是个加法,不用减法,不作区分甄别,也就只局限于脂砚斋、畸笏叟两个人身上了。北京历史学家李沣先生和潍坊学院籍成山教授牛守祯教授范德忠老师等告诉我红学会所谓的学院派就是那个路数,我的研究可以考虑另寻刊物发表或者是直接出书。
3、@寿光市公安局范德忠谢谢老师鼓励支持!我近日对《红楼梦》是京旗文学典范之作,是满汉民族融合满汉文化融合过程中曹雪芹写成的一部满族文学巨著的观点有了比较清晰的把握。如元妃归省时自西而来,二十九回中贾母等坐在西楼上为正楼,以及我文章中提出的那三处“西”字节点,都是满人以西为上的风俗礼仪。其他如以花以柳比喻少女之美,护敬鸦鹊,尊崇未嫁女等等,我们汉人几乎不知道这些满礼满俗。这是自胡适俞平伯先生以来从未发现的地方,也是红学会所标榜的“中规中矩的学院派”没有搞清楚的地方。先见与独特,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不管是吴氏红学还是此前清末评点派、索隐派、新红学派、文艺评论派红学研究者,对此都没有关注到,也就有了隔山套牛、不着边际的阐释。
王纯忠
2019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