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瀛寰记吧 关注:176贴子:10,992

【催我一夜长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赵长遐
我会开的,握拳


1楼2019-12-18 10:27回复
    【殿下此间藏书不丰,然凡有所藏,皆是珍爱之物。恰如这本...】
    这本书莫碰,殿下另有专置之所,我来放就好
    【日正和煦,夏风微缓,恰可晒书曝木,以防滋生蠹虫。宫人铺开晒板,一派忙碌,我不过一个明是监督,实则偷闲的差事,拢袖信步,也借此领略领略殿下此处还有甚我没见着过的稀奇宝物,一回身,与那本《东京夜怪录》的诡森书封不期而遇,先一愣,后便乐】
    【从内监手中接下,随手翻开两页,正讲的是那啖灯鬼。去岁还曾被吓得夜不能寐,甚而险些误伤殿下,如今再翻,一哂不值】
    【卷入袖下,重回亭中,将其余书册归整放齐。蝶装书用纸单薄,不堪劲风暴晒,令人置于木板正中,包背装读之简易,殿下平日翻阅多些,恐有所松散,令人轻拿轻放,莫要大意】
    哦,还有这些,根刻之木,玩意罢了,殿下摆着悦目,晒去后仔细擦擦尘


    2楼2019-12-18 10:45
    收起回复
      【绿树倚红墙,我一路行来,小道旁的朱萼尽数明缀在天光里,我尚不觉,日子竟过得这般快。】
      【从校场归来,甫入睿成宫一眼便见到那一贯给人纳凉的亭上晒满了书籍,阿策于其中来回踱步,口中亦是念念有词。及近,方才看清那晒的皆是我书架上的,不是话本,便是怪志,又或是我从未翻过,依旧簇新如故的卷文。】
      【指腹摩挲着袖边上的枝纹,去岁初入宫便气得我郁结的少年,今又长高了一截,如松挺直。】
      怎么替我晒起书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2-18 18:39
      回复
        【宫人晒书,我忙着躲懒,亭中暖暖身子,吃吃果子,日头大了则躲去阴凉,随手拾本书来,有念没念的翻两页。这里头有先生所赠,也有官人御赐,更多的自然是殿下自己不知哪儿淘摸出来的市井词本,需得好好收藏,免得旁人看见,指定闲言碎语不断】
        【已近半梦,悄语轻步声忽息,挑开条眼缝看去,尚能赶在他近前时自藤椅上懒洋洋爬起】
        殿下!
        【规矩行过礼,即拔腿跟上前。书册无人看顾,微风拂页,三两刻便乱作一团。颇有些无可奈何,一面答话,一面挽袖理起】
        殿下今日回来得早。今日晴好,也未起风,本就是曝书时
        【宫人置茶布案,与他分坐两端。将茶筅等器细妥摆放,殿下平日少得耐心,今朝却是个应景的细活,何况…趁此烂漫之时,我也有话要说】
        【身侧卷册摞叠成山,却还少了最要紧的那本。将那《东京夜怪录》予他】
        殿下还记得此书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12-19 01:08
        回复
          【负手看他忙于纷乱的书册之间,思绪尚不在此,今岁爹爹让我领了职,我也算是多了一个借口,资善堂那边能不去便不去了。只是瞥了一眼晒在日光下的那些书,从前还当个宝贝,如今算不得甚了。端坐一侧,视线落到茶案上,我惯来不爱点茶,更愿煮茶来用,是以见他摆弄茶筅,便觉他心思不在茶上,日夜相伴,如何不知我喜好。】
          【递来的书籍分外眼熟,目光触及封页上那五字,不免一笑。】
          如何不记得,你那几脚令我难忘


          8楼2019-12-19 15:35
          回复
            【宫中取用茶叶考究,需多道筛选方得入贡,是以,这道微火烘炙的步骤,往往差些火候】
            【取钵扫进粗叶,挽袖至小臂,再以磨杵细细碾末。一面听他旧事重提,不由跟着乐】
            殿下此事是要挂怀长久了,多谢殿下不曾怪罪
            【得空将杵竖靠于钵壁前,手中捻些细粉,一撮之下,微如霜雪,纷纷扬扬,这便是成了】
            【罗筛置他身前,俯身揽臂去取,近前时同他相视一眼。他今日话倒分外少,像早知如此,只管候着我】
            今日若非宫人翻找,我还不知这本书被殿下丢去何处了,依稀回忆,殿下似乎许久不看了
            【砰砰两声,轻击筛网,簌簌落下青绿细末来】
            难得此景,明年此时,我大约已不在宫中陪伴殿下,殿下不若再同我说个故事,可好?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12-19 22:57
            回复
              【入宫伴读一年,他这嘴碎的毛病从不曾改。】
              【垂着眼看他慢悠悠地碾完粗叶,又细细一筛,此间甚是繁杂,对面人却行云流水,丝毫未停歇一刻,这些朝上的士大夫、民间文人士子最为喜的一套茶式,在他手上称得熟练。对此笑侃。】
              你只需记得,你这辈子也欠我几脚,你若愿意,我不介意讨回来。
              【那本夜怪录随手置放一侧,风吹过时乍现已泛黄的内页。这册书当年是我最宝贝之物,连献哥借去,我亦是时时催还,经他一提恍然,一哂。】
              领了职,哪还能像当初在资善堂混日子的时候,日夜来往于前朝内宫,你不提我都快忘了
              【偏首看了眼茶釜,提道。】水沸了,烘盏罢
              【石案上的书仍旧簌簌作响,他言下之意我当然明白,官家下令开科举,不日他便要家去,自此一别,当该是朝上再叙。掸走袖上一只飞虫,漫道。】
              你如今又不再怕鬼怪之说,我是再也讲不出别的了。


              11楼2019-12-20 13:49
              回复
                【向来只闻人有仇必报,却未闻有如他这样客气和善,应仇之前,还得问问对家肯是不肯。笑着摇首,顺道将墨色束口盏放至炉上】
                殿下替我记着就是,这等苦差,我是不应的。何况,来日方长
                【虚悬掌试罢温度后,才重又端端坐下,说罢最末那四字,即定定看住他】
                殿下也不问问我,明年此时,我将身在何处?
                【想了想,又逗他】
                故作关心也省了,殿下倒是冷情冷意,也罢,不过是一小小伴读,值不得殿下挂记。想我临别之愿,不过短短一篇故事,殿下嫌它劳舌费心,不愿施舍,合情合理,完全合情合理!
                【展开两臂,袍袖飘飘,倒还当真一副磊落光明、全无所谓的样。堂皇之态,却没能撑过半刻,不及他答,先把自己嗤声逗乐了。收住笑,盏也恰温】
                殿下如今心不在鬼神,自然说不上来。那就说些殿下心所在处之事,朝堂也可,四海江湖,无处不可,我都听。
                【以湿巾裹住提柄,将盏置于高托上,慢悠悠量称出一钱细碎茶末于内,这么会功夫,仍没等出个声来。铛铛两声搁下匙,突又停手】
                不过,若太虚无缥缈的,殿下还是省了罢。这茶够否?殿下爱饮浓些的吗?


                12楼2019-12-20 15:05
                回复
                  【若煎茶来用哪有如此繁琐,偏他乐在其中。】
                  【岁初时,官家点了他家三兄任我的武学官,侍讲执意辞任后,大抵是爹爹也放弃了我的文课,侍讲至此空缺。】
                  我不过是看在参军事郎的面上询一询而已
                  【视线从炉上撤回,抬眉看了他一眼,眼底有笑,话却不中听。】
                  不知,该见时自会相见,你我若是一世冤家,总会聚头。
                  【听他声情并茂并把我比作寡薄之人,我眉眼不动地抬手将震倒的木杵放正。这一年泰半日子,我便是这般过来的,初时还要与他争一争,后来索性将之无视。他神情豁达,我倒矫情不起,罢了罢了…又不是此一别再无见之日。从前只知文武不睦,入了朝才觉我之天真,朝上岂止是不睦,是乃重文抑武,即便如此,我亦初衷不改,志仍在疆场。半响,眉间傲气。】
                  心在九州山河处,不知往后你我可有机会并肩去看一看
                  【满腔壮志,岂会安于宋宫一隅。袖微拂,终把话说明处。】
                  待你蟾宫折桂,我在此予你贺酒一杯,算不算得飘渺
                  【复一顿,眼里已添嫌,委实有几分煞风景。】
                  我不爱喝这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12-20 23:43
                  回复
                    【持匙的手因他那句“不爱喝”稍顿了顿,若换旁人,不免多思多想,但若是殿下所言,不爱喝便是当真不爱喝】
                    【多舀起五分茶末于盏,缓缓将沸水沿壁注入】
                    不爱喝,殿下早说便是,亏我这半天功夫
                    【水至中线,渐成膏状,这才停瓶】
                    还好我爱喝。原来是哥哥同殿下早早交代过了,亏我还与此卖半天关子,不过,科考乃是人生大事,既是大事,我哥哥也说,应当问问殿下的意思
                    【茶筅在手,反复击沫,将他几句不中听过耳而过,面上含笑,听出了他的不言之意】
                    殿下言不由衷,又要同我并肩看山河,又要与我一世冤家,殿下可想好了,到底要哪个?
                    【手上未停,极快觑他。茶膏将成,粘稠如胶,话也跟着沉了】
                    蟾宫折桂不敢奢望,倒是真想做那与殿下览山河之人,听起来,殿下志在远方
                    【陪伴多年,他志在何方,其实早已明白。前途多艰险,却又不忍他千难万难】
                    这件事,殿下更需想好,志在远方,未见得好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12-21 10:21
                    回复
                      【抬手抚平飞页不止的书册,索性拿一茶盏压住,边笑。】
                      你想参加科举,我哪有阻拦你的道理,去吧,好歹还给我当过伴读,不折桂又怎替我一洗资善堂倒数的名声
                      【垂眼看着他点茶,拿着茶筅的指节修长好看,又面冠如玉,这套茶式难怪受人追捧。兴致陡生,令人再拿一柄茶筅,取烘过的盏如他一般,将茶末放入盏内,注沸水调膏,再用茶筅搅动茶汤,待盏中新绿,遂放置他面前。】
                      冤家也要聚头,怎就不能并肩看山河了
                      【下颌微抬,示意他。】你既爱喝,试试我的手艺,看谁的好。
                      【后一顿,眼里带笑,意气风发。】别人能做,我就做不得了?


                      15楼2019-12-23 16:32
                      回复
                        殿下倒还在乎名声,令人意外
                        【笑他之余,不忘抬眼觑去,想见他回忆起前些年中最顽劣的岁月时,到底是何神情。见他无羞无愧,言语中净是理所应当,倒与预料别无二致】
                        【殿下向来如此,行即所想,想即所求,是个难得的通透人】
                        【低了低眉,依旧是笑】
                        既然在乎名声,更当三思
                        【双手接下他递来的盏,只在手心捧住,转了三两个圈,长久所思的那几句话,终忍不住讲】
                        殿下所欲之事,当然做得。可是别人做得的事,殿下须得一定去试吗?天下何其大,山高水远,海阔路长,殿下哪一日能求到终头?殿下固有壮志,可智者力行,从来是有的放矢,明知艰险莫名之路,殿下...殿下何必?
                        【骤风急雨般,话说得急,藏在盏底的几指暗暗绞结,喉结滚动两下,盯住盏中如应人心绪般微起波澜的碧汤,候他一声放肆,却迟未等来。匀过呼吸,语声放缓,唉一声叹,将盏也放下】
                        我太叔满门以战功立名,本不应说这样的话,可如今朝堂,扬文抑武已是大势
                        【说至此,不免苦笑笑。话篇拉开了去,劝他,也诉一诉心中积郁】
                        我二哥三哥,走了父祖辈们的老路,如何劳苦,殿下想必也曾亲眼见得。即便如此...即便如此,也敌不过折中几句劾言,文臣墨客手中的三寸细杆。年年核选四军,总有优胜劣汰,层层筛选得以效劳军中者,实得不过文臣们数分之末,如此往复,还剩几颗热血之心?
                        【稳放桌上的茶汤归于平静,迷迷蒙蒙映出身前半道影来,将盏朝他近处推了推,这才抬眼正视他】
                        不过...我是劝不住殿下的,殿下若能被我这三言两语的变了心意,也不是殿下了。我想借这一杯,请殿下看过天下山河之后,能莫忘初心,永如赤子


                        17楼2020-01-03 06:4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1-04 00:47
                          回复
                            【目光随他身形一道,望向高阁楼台,至那悠远处去。天下人千机算尽、万万庶民劳碌一生,鼎盛丰藏,全在这四方琼楼玉宇间】
                            【而殿下想得一见的那个天下,却在这至极之外】
                            殿下如此义愤,想必是因那日朝堂议论夏贼所致。殿下那时就同我说过此事,过去许久,看来殿下仍耿耿于怀。
                            【稍一顿,又缓言道】
                            其实殿下细想,徐相力主和谈,倒不是什么意料之外。只是谢郎中态度保守,倒更引人深思些
                            【笑了笑,端起面前余下的那只盏来,吹散最后一绺轻烟,朝他遥遥一祝】
                            这些日子,也不知殿下思出甚来没有,也好于我解解惑。这文人呐,善思、工笔墨、巧口舌,如此,掌治兵之权足矣,只是缺乏临机应变之能,而战场瞬息万变,故而时有无中生有、忙中添乱之事。殿下不服也是自然之理,但空有傲骨恐怕不够。不过,殿下智勇双全,自会得出进退两全之法
                            【一手执盏,至他身侧,两器轻碰,浅抿一口,郎朗一笑】
                            不负初心,谨遵殿下勉言


                            20楼2020-01-04 06:14
                            回复
                              从前疏于文课,到了军中才知将者不通古今史,勇而无谋,只能逞匹夫之勇。我那侍讲辞任后,爹爹一直未再点,我少不得要厚着脸皮去福宁殿认错。
                              【那日堂上众说纷纭,有理无理也去搅三分,摇摇首续道。】我未上过战场,所知悉的皆从书中概获,这武经里曾讲的用兵之术,知变为大,单一个变字就生死不论。
                              【有些话我身为皇室之人不好明言,战事一起,排兵发令的是将帅,布阵拍案的却另当别论。顿了顿,又言。】罢了,不说这个,又非是朝夕之事。
                              【而后叹一声气,说不好听一些,是我尚未踏出第一步就已囿于桎梏,长路且漫。瓷器相碰,才又想起他方才话中一带而过的谢郎中。】
                              你想说甚?


                              21楼2020-01-06 1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