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拾遗录吧 关注:510贴子:47,949

【 延福宫 | 会宁殿 | 闲芳斋 】:昭媛(太叔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敕:古者王之六宫,必有妇寺之职,所以述宣阴教,辅成内治。朕若稽古昔,登建嫔御,位不必备,唯才德之称焉。婕妤太叔氏,婉嫕淑茂,静闲懿恭。素闻图史之箴,动履珩璜之节。可进昭媛。钦承渥典,弥蔼芳风。


1楼2019-12-18 22:47回复
    明鉴堂太叔氏,郡望东平,雍熙年太叔翱因战功赐邸,举家迁入京城,承光年间太叔府于外城修隐坊扩建,传于四代家主太叔胤。
    太叔有女,闺讳引,胤独妹,族辈序幺,垂髫之年养于东平,年及金钗入京师。引善舞剑,好腰鼓,性直率,略娇蛮。端宫元年采选入宫,封才人,赐居会宁殿藏欢。冬月,诊喜脉,晋美人,移居闲芳斋。二年六月,弄璋之喜,诞子鋆,晋婕妤。三年春,晋昭媛。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12-18 22:55
    回复
      2025-05-20 12:58:08
      广告
      ( 小桃谢后,双双燕,飞来几家庭户 )
      https://tieba.baidu.com/p/6361612807
      ( 轻烟晓暝,湘水暮云遥度 )
      https://tieba.baidu.com/p/6372780896
      ( 帘外余寒未卷,共斜入、红楼深处 )
      http://tieba.baidu.com/p/6384294238
      ( 相将占得雕梁,似约韶光留住 )
      http://tieba.baidu.com/p/6399735683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12-18 22:56
      回复
        【我可真好看】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12-18 22:59
        回复
          【谢恩】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12-18 22:59
          回复
            虎头鞋虎头帽


            6楼2019-12-18 23:02
            回复
              一个漂亮的新腰鼓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12-19 07:24
              回复
                愔的琵琶是小娘亲手教授的,也许是幼时那段经历,日夜抱着琴于门厅内久坐,才叫我养出了现在这分寡淡的性情,对什么都缓缓、缓缓地后知后觉,有时甚至是如梦方醒;入宫时未有将自己的琵琶带入宫中,诸事繁忙,即便是司乐司距离我颇近,对琵琶也许久未有接触,如今若叫我乍然上手,相必也是有几分生疏的,更不谈去教他人。于是愔只带了一本书,我想最朴实的东西是最不会出错的,大不了,二人相谈之间,琢磨出想要钻研之事,也可叫下次授业来的更有效些
                与那位太叔娘子先前虽有会面,却未有深入交谈过,听相熟的内侍道并非难相处之人,仍旧是谨慎于闲芳斋前伫立,待宫娥通传时再入


                8楼2019-12-20 13:46
                回复
                  2025-05-20 12:52:08
                  广告
                  【本以为入了宫便无须在面对女先生,结果先是采选时学习规矩礼仪,而后又安排了内文学士,真是一提起来就头疼的不行。】
                  【懒懒散散的起床,拖延着时辰,脑海中想过一百种逃避的方式,在宫外或许还能侥幸,但在宫中不可。硬着头皮等着文学士来,命宫娥引进。】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12-20 13:48
                  回复
                    我想和按例向各宫娘子报用度没什么不同,不过多了一道内文学士的名,我并非人师,无需有师襄、老聃那样的贤才及长远的责任,只是换了个形式来与她们说话,消度时光,当负担转化作一日的消遣之时,一切看起来都会美妙的多。随人相引入内,见其上绰约身姿,依礼数道
                    “太叔娘子”
                    见殿内偶有宫人往来,似乎已留下一片空处于我二人,而后复言
                    “我名蔺愔,供职于尚仪局,事先未有问询,不敢擅作主张定下与娘子的授业内容,今日前来便是为此,若娘子有想要修习之艺,愔于后可为之调解”


                    11楼2019-12-20 13:48
                    回复
                      原来是蔺昭容的亲眷【不由得平添了几分亲近】你无须拘束,如今你是师父我是学生,该学生谦逊才是
                      【示意杏儿为其赐座,蔺昭容算是会宁殿的老人了,几次接触下来也算是个好相处的大姐姐。】
                      【蔺愔有备而来,指着他怀中道】我见你手中有书,是什么书?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12-20 13:49
                      回复
                        听她乍然提起小姑姑之名,面上也多了几分温润的笑意,太叔娘子与小姑姑同居会宁殿,我虽不知他们私下关系为何,但此番得见想必也不会太差就是了
                        “此为《白氏长庆集》”
                        侍儿端来圆凳,我便也从善坐下,看向她那边,缓缓道明带此书的缘由
                        “我自临安来,白乐山多有写临安的诗,将此呈于娘子也算是一份推介罢”
                        “娘子平日可有读诗?不知可有何癖好”
                        有人或爱亲手誊抄,或是听他人吟诵,那些来不及慢慢观察的事,还是问清楚些才不易出错


                        13楼2019-12-20 13:49
                        回复
                          偶有读诗,非常偶
                          【从小到大念过的诗并不多,要怪只能怪自己总是记不住也参悟不透。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有的诗我读了百变也不觉得能读懂一二,慢慢的便失去了趣味。】
                          白乐山的诗我能清晰吟诵的,大概也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了,不过却也记不清这首写的是哪里的楼。至于癖好,更是空空,待娘子帮我引导发掘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12-20 13:49
                          回复
                            宫人美人众多,各色性子的人更是多,如她这般天真烂漫的此般体会才知何为有趣,愔不算是一个有趣的人,但同她在一起时,竟也有了几分趣味
                            “嗯?我想想.....大概是鹳雀楼吧?那我将这本书留给娘子,看娘子是否能找到这座楼”
                            肯定是找不到的,但我想她应该不会真正去找,才作此玩笑罢
                            “说起鹳雀楼,是未曾真正见过的,娘子自东平来?不知可有见过与鹳雀楼齐名的蓬莱阁呢?”
                            蓬莱仙境不知叫多少仙侠门客趋之若鹜,文人笔下的描绘总是少几分色彩,不知可亲自得见时,是何等壮阔


                            15楼2019-12-20 13:49
                            回复
                              2025-05-20 12:46:08
                              广告
                              这诗集里能找到么?【半信半疑的接过她给的诗集,翻看了几页】只有诗文没有注解,这怎么找?
                              【她将话题撇到了蓬莱阁那里去,从前最喜的就是到处去玩,东平有哪块石头哪棵树是我不认得的。】
                              自然是见过,是很美的地方,去多少遍都不会腻,很多人将它比成仙境,但若说是仙境,这世上又没人知道真正的仙境是什么样,也无从考证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9-12-20 13: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