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来源于博益智学习网,更多相关内容可直接搜索博益智学习网查看
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一、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
1.经典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方法
(1)定义
仪器分析是指通过测量物质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及其变化来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的分析方法。
(2)特点
①试样用量少;
②检测灵敏度高;
③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在线检测;
④可在物质原始状态下分析,实现试样非破坏性分析及表面、微区、形态等分析;
⑤可实现复杂混合物成分分离、鉴定或结构测定;
⑥相对误差较高,不适宜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
⑦分析成本高。
(3)类型
①光学分析法;
②电分析化学法;
③分离分析法;
④其他仪器分析方法:质谱法、热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析法等。
二、分析仪器
1.分析仪器的类型
(1)通用分析仪器;
(2)专用分析、测量仪器。
2.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单元
(1)试样系统;
(2)能源;
(3)信息发生器;
(4)信息处理单元;
(5)信息显示单元。
3.分析仪器的性能指标
(1)精密度
分析数据的精密度指同一分析仪器的同一方法多次测定所得到数据间的一致程度,是表征随机误差大小的指标。
(2)灵敏度
①定义
灵敏度是指区别具有微小浓度差异分析物能力的度量。
②决定因素
包括:a.校准曲线的斜率;b.仪器设备的重现性或精密度。
(3)检出限
检出限为一定置信水平下检出分析物或组分的最小量或最低浓度。
(4)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是指定量测定最低浓度(LOQ)扩展到校准曲线偏离线性响应(LOL)的浓度范围。
(5)选择性
一种仪器方法的选择性是指避免试样中含有其他组分干扰组分测定的程度。
(6)响应速度
响应速度是指仪器对检测信号的反应速度,定义为仪器达到信号总变化量一定百分数所需的时间。
(7)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仪器鉴别由两相近组分产生信号的能力。
4.分析仪器和方法校正
(1)校正的定义
仪器分析中将分析仪器产生的各种响应信号值转变成被测物质的质量或浓度的过程称为校正。
(2)定量方法校正的种类
①外标法
外标法的共同点是所使用的标准物质与被测定物是同一物质。
②内标法
内标法的标准物与被测定物不是同一物质。
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一、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
1.经典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方法
(1)定义
仪器分析是指通过测量物质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及其变化来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的分析方法。
(2)特点
①试样用量少;
②检测灵敏度高;
③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在线检测;
④可在物质原始状态下分析,实现试样非破坏性分析及表面、微区、形态等分析;
⑤可实现复杂混合物成分分离、鉴定或结构测定;
⑥相对误差较高,不适宜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
⑦分析成本高。
(3)类型
①光学分析法;
②电分析化学法;
③分离分析法;
④其他仪器分析方法:质谱法、热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析法等。
二、分析仪器
1.分析仪器的类型
(1)通用分析仪器;
(2)专用分析、测量仪器。
2.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单元
(1)试样系统;
(2)能源;
(3)信息发生器;
(4)信息处理单元;
(5)信息显示单元。
3.分析仪器的性能指标
(1)精密度
分析数据的精密度指同一分析仪器的同一方法多次测定所得到数据间的一致程度,是表征随机误差大小的指标。
(2)灵敏度
①定义
灵敏度是指区别具有微小浓度差异分析物能力的度量。
②决定因素
包括:a.校准曲线的斜率;b.仪器设备的重现性或精密度。
(3)检出限
检出限为一定置信水平下检出分析物或组分的最小量或最低浓度。
(4)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是指定量测定最低浓度(LOQ)扩展到校准曲线偏离线性响应(LOL)的浓度范围。
(5)选择性
一种仪器方法的选择性是指避免试样中含有其他组分干扰组分测定的程度。
(6)响应速度
响应速度是指仪器对检测信号的反应速度,定义为仪器达到信号总变化量一定百分数所需的时间。
(7)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仪器鉴别由两相近组分产生信号的能力。
4.分析仪器和方法校正
(1)校正的定义
仪器分析中将分析仪器产生的各种响应信号值转变成被测物质的质量或浓度的过程称为校正。
(2)定量方法校正的种类
①外标法
外标法的共同点是所使用的标准物质与被测定物是同一物质。
②内标法
内标法的标准物与被测定物不是同一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