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票房榜吧 关注:237,844贴子:11,188,481

【TNABO】年度观影十(?)佳和吐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年观影依旧很少,而且类似视与听/手册250/100佳级的大师之作几乎没怎么看。上半年比较勤的时候看了不少类型片。
以下不分顺序,以时间排序,也不一定是今年观影在私影史中排名最前的几部,而是印象最深的佳作


IP属地:福建1楼2019-12-30 23:12回复

    倒数第三部奥胖长片。已经从早期的好莱坞式影像转变成类似电影论文的实验作品了,在满溢出屏幕的自恋气味和某种被称之为“奥逊·威尔斯”的东西之下,是绝对的天才。深谙叙事和操控的奥胖终于用电影重构了某种过程,就电影能触及的深度和表现手法而言都令人赞叹。
    不敢说完全看懂了,但很爽。个人而言,审判、不朽故事、赝品是递进的。当然,审判依旧是个人奥胖最佳


    IP属地:福建2楼2019-12-30 23:20
    回复

      虽然远没有CC海报好看,但真觉得这样的海报才更能代表帕尔玛。
      虽然今年之前已经看过了十来部希胖,但除了惊魂记、怪尸案和瑞贝卡外都没觉得特别好。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帕尔玛带我重新认识了希胖。
      不过本片更让我回顾了《放大》和《对话》,虽然其深度并不能和这两者相比,但的确是此种形式让我重新试图去理解所谓 电影的本体论。
      或许本作并没有那么好,但无疑是帕尔玛作品序列中第一流的作品。
      今年帕尔玛让我特别惊艳的作品还有 魅影天堂 和 蛇蝎美人,都是纯粹的类型和cinema的魅力。当然他也有在剧作上烂尾的毛病,虽然表达上是完整的,但作为类型片会有些不爽。


      IP属地:福建3楼2019-12-30 23:28
      收起回复

        没错,就是范霍文的本能!
        目前看过的neo-noir(这么说新黑片真的让人感觉很有XX)排前三的存在。
        应该是表现性别焦虑最完美的类型片了,迷梦般的追寻和悬疑处理让人想起《迷魂记》——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帕尔玛带来的影响——很多人吐槽的结尾反转反倒让我觉得是对性别关系的一个过于明显的明喻。
        发现范霍文也是个厉害的类型片导演/我始终觉得女二比女一更好看/迈克尔道格拉斯简直是我心目中男性暴力的化身


        IP属地:福建4楼2019-12-30 23:46
        收起回复

          刷完了娄烨除了周末情人外的作品。这部虽然不是最好的却是最喜欢的。
          真的让人想起科长,虽然矫情得过于直白,但真切的生活状态下对自我所处空间的捕捉却是类似的。尽管娄烨后来变得更成熟,但从来没再出现过如此珍爱的城市和如此强烈的作者。还有更好的城市影像吗?(铁西区:你说什么? 你不算!)


          IP属地:福建5楼2019-12-30 23:51
          回复


            这两部可以放到一起来讲。
            虽然今年看了不少恐怖片等会也有一部恐怖片,但这里更多地将《德州电锯》和《法国贩毒网》一起作为动作片看待,二者都延伸了个人对于动作的认知。
            前者通过运动将前半段的渎神式邪恶过渡至癫狂诡异,最终将机械的运动转化为难以言喻的潜意识韵律。最终将明媚下可笑的癫狂转化为不可知的怪诞。真正认识到蒙太奇的一部作品。当然也因此最终认识到伯恩2/3究竟有多优秀,也因此虽然3在类型完成和场景设计上都要更胜一筹个人却对2评价更高。
            后者则用动作达成了长镜头式的效果,那场著名的追车戏(如今看来)和当代同类并不采用同一种机制达成。这更多出自其现实(并非现实主义)的一面,粗粝的在场感可以被游戏所学习(不玩游戏不懂)。
            PS,个人之前对动作片的理解停留在盗火线上。


            IP属地:福建7楼2019-12-31 00:02
            收起回复


              恶意拉踩的两部,说不定可以吸引人气(并不)。
              虽然最开始只是撒气但在不断回顾中感觉确实好,所以特意为这两部留出了一个位置。
              今年再影院看宫崎骏后终于补完了最后一部今 敏。说实话我还是觉得宫崎骏更“高端”,毕竟cinema,其最好的作品里对画面和元素的使用都是基于影像而非强调叙事(当然也是个人就当下的看法)。不过千与千寻好像概念性太强以致于影像略乏力了。
              不过不是为了拉踩宫崎骏,,而是复联4。你说人家用一部作品就能延展出如此丰富(但深厚吗?存疑)的经历以积攒如此强烈的情绪,相比之下您用10年时间——去年总算学奥特曼(或美剧)弄出了剧终集的情绪结果就这?弱得丢人。复联4算不上今年的失望但就个人而言绝对值得吐槽,3虽然未及预期好歹攒足了气势,本作?
              入选的另两个理由是本片OST成为个人年度最佳和这可能是今年重看最多的电影。还是挺刺激挺解压的。
              玩具3则是因为玩具4。之前虽然看过(并一度位列个人皮克斯最佳),但却是很久之前了,而且几乎忘记了细节。
              玩具3以几乎胜过玩具1单部创造基于日常的世界的水平给系列结尾、塑造情绪。在垃圾堆上达到了情节内情绪高潮的同时也完成了好莱坞电影中最不伪善的回答。
              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勿需多言,但随着时代的演技其涉及的现实矛盾也越来越多。以皮克斯为例,最振聋发聩的或许是去年的超人2;以个人观影为例,最佳例子则是瑞克和莫蒂为首的一系列点子动画。但最终呢?要么是避开矛盾转向happily ever after的传统结局而仅将现实矛盾视作某种好看的作者性饰品,或者干脆将其作为另一种奇观进行消费,却从来没有面对矛盾的本质或试图在逻辑上延续探讨。
              但玩具3几乎没有。它几乎抵达了好莱坞主流作品中批判的最远处。一方面延续三部曲中的逻辑将玩具从物置换为陪伴式的亲子状态,建立幼儿园这一最终属地将玩具由单一指向的物转化为主体性的“人”,以成长完成其最终命运。另一方面也通过垃圾堆那场戏完成了其物性的终结:被处理、重置、没得感情,这只不过是大规模生产消费的一环。这是残酷而直白的。在后半年经历了小丑、别告诉她等作品后这种感觉尤为强烈(某种程度也包括爱尔兰人,虽然后者中政治性很弱)。
              玩具4真的太讨厌了。打破了原有逻辑的完整性、更加逼近必然涉及的人-物矛盾却再度虚化:之后要玩具独立猩球崛起么?其情绪伸展则几乎是三部曲的反复,却不在具有除了利用前作情感累积之外的情绪力度。


              IP属地:福建8楼2019-12-31 00:40
              收起回复


                IP属地:福建9楼2019-12-31 00:41
                回复
                  虽然当初说是为了寄生虫补的奉俊昊,但补完后至今没看寄生虫
                  今年的确是类型片上头的一年。本片超越母亲和杀人回忆暂列个人奉俊昊第一。最惊喜的无异于观察导演如何在类型内调度真实,用韩式刻意弥合真实与类型间的鸿沟,这无疑是电影的伟大时刻。在类型-真实的表达上甚至超越了杜琪峰(没看几部)。


                  IP属地:福建10楼2019-12-31 13:20
                  收起回复

                    今年看了4部塔蒂。
                    《玩乐时间》的确更伟大,对城市空间和现代性的探寻完全立足于电影这一机制上,cinema!声画和调度更是让这部作品获得永不过时的崇高地位。
                    但是,个人真的更喜欢《我的舅舅》。虽然已经具备后来探索空间的雏形(个人认为在之前几部中这一趋势还不明确,比如假日更强调时空下的自由),但还没以此统领全片;相较之下塔蒂的趣味性要保留得更充分一些,善意和爱也更完整地被体现。玩乐时间中只留存于片尾的生气在市郊秩序中建立并由于勒传递至城区,并最终流动成突破现代性的力量。
                    另外,真的比玩乐时间好笑!咸鱼喷泉绝了,几乎超越《你逃我也逃》的元首成为个人最喜爱的喜剧道具。
                    再扯一下,个人也很喜欢基顿,在观看塔蒂的时候不断对比。虽然都是空间操控者,但基顿可能是更纯粹的喜剧作者,他不涉及人-物的反叛,只是一视同仁,人和空间是一体的;而塔蒂则无疑将人和空间分隔看待。最后觉得他并没有真的继承基顿。
                    最后,有谁能解释下巴赞谈《于勒先生的假期》讲的是什么意思?


                    IP属地:福建12楼2019-12-31 17:09
                    收起回复

                      好像今年出了CC,春季起,豆瓣主页上就有人开始吹本片,最后终于接受安利。
                      状态的捕捉,将角色弥散至所处的空间并重新构成角色。比起后来那些更形式主义且炫技的作品,本片所抵达的不仅是影像,还有真实。现实并不绵延,它只是笼罩。没弄清观众是如何参与到这个过程中的(应该是参与,而非仅是观看)。
                      完美的女性主体。太真诚了。难以想象这是70年代的美国电影,或者,这就是70年代的美国电影(阅片量太低少见多怪)。


                      IP属地:福建13楼2019-12-31 17:22
                      收起回复

                        完全吹不动。甚至算不上绝佳的观影体验。绝对是奇妙的。
                        想刷林奇来着,穆赫兰道感觉解释过了点(或者没真正看懂好在哪),之后看了橡皮头感觉???不适。虽然接受了也有点牛逼。但这部真的把我震撼了,事后被反复体味的未知和(非身体的)在场。这是好吗?什么是林奇主义?


                        IP属地:福建14楼2019-12-31 17:30
                        回复
                          honorable mention

                          没错。我给本片打9+
                          从15年就偶尔黑一黑新海诚的我这次终于输了。豆瓣上有一群网友是吹这部作品(还有双子、拳王等)的,然后我意外地很赞同(不是观看评论后的印象)。
                          非常愚蠢的剧作,向一个方向努力到极致的结果。但这次新海诚终于收获了其应有的情绪力度。相比之前所有转化为“求不得”的、本质上是高度社会化的日式假文艺真矫情,本片中,通过反社会达成的逃避和冲击最终将社会的一极转化为私人的附属,因而导演所有假借私人情绪实则仰赖共同记忆的鸡贼手法重新具备了指向——这可能是幼稚的、分裂的、逃避的,但绝对是私人的、真切的、强大的。


                          IP属地:福建15楼2019-12-31 17:41
                          回复
                            关于吐槽:之前在豆瓣看到个说法。会吐槽但不会赞扬,这是水平的限制。对照规则总比建立体系要容易。
                            本人就处在能吐槽的阶段。


                            IP属地:福建16楼2019-12-31 17: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