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太阳坏病救逆之论
太阳坏病入阳明去路
1 太阳坏病入阳明去路者,误治汗下而伤燥也,伤津亡液,燥气大发,故入阳明也。太阳之坏合阳明之燥也。足阳明胃从手阳明大肠化气,胃化大肠之燥也。阳旺于阳明,伤津亡液,则坏入阳明。
太阳五十六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桂枝汤主之。
———————————————
1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此下为逆,必不愈也。今仍脉浮者,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桂枝汤,调营和卫也。已是先发汗之后,故此外解则用桂枝汤,通经解肌,调和营卫,表解里和。
(此对比太阳二十二,麻黄之后用桂枝)
2 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是为误治,病必不愈。仍脉浮者,故知在外,虽是误治,但未离经而内传,仍在太阳,仍用桂枝汤,以解表之脉浮。对比五十四条,若成坏病,则桂枝不中也。
论;桂枝汤证,若是迟治,汗出而内燥,也易内传阳明胃腑。
太阳五十七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
1 大下者,利亡津夜也,复发汗者,则汗亡津液也,津液亡泄,不化为溺,没有小便,故小便不利也。津液从汗下亡失也。勿治之,使津液续复,得小便一利,必自愈也。
2 论小便之证;
土湿木郁,不得疏泄,膀胱湿热,则小便不利,是一定之理。小便不利,当是湿寒,为何此反成亡津伤液者,因误治大下与发汗亡津也,此小便不利,是无水之义。
3 阳盛之人,汗下则亡阴,而伤燥热;阳虚之人,汗下则亡阳,而伤湿寒。此也为一定之理。
汗下之后,阳盛之人则亡津伤燥,阳虚之人则亡阳伤湿,反论也同。同一治法,人虚实不同也。从定理之中找辩证也。
4 下后又汗,此为逆也,亡津液也,此未内陷,也未离经,只是亡津而伤燥。
土湿则小便不利,胃热则小便即数,此也为一定之理(后学则知)。本条反小便不利者,亡津无水也,太阳误治也。
感谢转发,传播健康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太阳坏病入阳明去路
1 太阳坏病入阳明去路者,误治汗下而伤燥也,伤津亡液,燥气大发,故入阳明也。太阳之坏合阳明之燥也。足阳明胃从手阳明大肠化气,胃化大肠之燥也。阳旺于阳明,伤津亡液,则坏入阳明。
太阳五十六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桂枝汤主之。
———————————————
1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此下为逆,必不愈也。今仍脉浮者,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桂枝汤,调营和卫也。已是先发汗之后,故此外解则用桂枝汤,通经解肌,调和营卫,表解里和。
(此对比太阳二十二,麻黄之后用桂枝)
2 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是为误治,病必不愈。仍脉浮者,故知在外,虽是误治,但未离经而内传,仍在太阳,仍用桂枝汤,以解表之脉浮。对比五十四条,若成坏病,则桂枝不中也。
论;桂枝汤证,若是迟治,汗出而内燥,也易内传阳明胃腑。
太阳五十七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
1 大下者,利亡津夜也,复发汗者,则汗亡津液也,津液亡泄,不化为溺,没有小便,故小便不利也。津液从汗下亡失也。勿治之,使津液续复,得小便一利,必自愈也。
2 论小便之证;
土湿木郁,不得疏泄,膀胱湿热,则小便不利,是一定之理。小便不利,当是湿寒,为何此反成亡津伤液者,因误治大下与发汗亡津也,此小便不利,是无水之义。
3 阳盛之人,汗下则亡阴,而伤燥热;阳虚之人,汗下则亡阳,而伤湿寒。此也为一定之理。
汗下之后,阳盛之人则亡津伤燥,阳虚之人则亡阳伤湿,反论也同。同一治法,人虚实不同也。从定理之中找辩证也。
4 下后又汗,此为逆也,亡津液也,此未内陷,也未离经,只是亡津而伤燥。
土湿则小便不利,胃热则小便即数,此也为一定之理(后学则知)。本条反小便不利者,亡津无水也,太阳误治也。
感谢转发,传播健康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