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体淋巴细胞和自体淋巴细胞序贯局部注射抗肿瘤法
异体淋巴细胞(HL)可用医院血库或血站单采机获取的健康供者白细胞(即临床用于成分输血的浓缩白细胞)。自体淋巴细胞(AL)就是患者自己静脉用血库的白细胞单采机分离的浓缩白细胞。制备的白细胞无需特殊处理,调整浓度后可直接注射。价廉、安全、方便。用单采机一次可处理几升血液,可获得高达1.5-3.0×10^10白细胞(包括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首轮治疗:第一步注射,用单采机分离或手工分离健康人浓缩白细胞(作为异体淋巴细胞HL),立即用正常人血浆稀释成白细胞悬液(白细胞密度1-3×10^10/10ml)。首日取白细胞悬液10ml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到患者病变部位(瘤灶及周边组织或脏器)多点注射。瘤灶内注射法:先向瘤灶组织内注射5ml白细胞悬液,再边退针边注射将其余5ml注入整条穿刺道内至皮下。次日和第三日分别以不同方位和进针角度同法向上述病变部位及穿刺道内注射。10天后再按照同法注射3天。可根据患者反应和耐受程度调整白细胞数和天数。末次注射后10天开始第二步注射,用同法从患者静脉血分离患者自体白细胞,用正常人血浆调整白细胞密度至3×10^10/10ml,制成自体白细胞悬液。将自体白细胞悬液分成三份,同上法以三种不同进针角度进行自体注射(首日)。5天和10天后分别按首日法再注射一次。
首轮治疗后5-10天,可按同法进行第二轮治疗。而后,可按同法进行多轮注射。可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上述白细胞数和天数。原则上尽可能多注射白细胞。为了使输入的异体淋巴细胞能存活,可短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比如,从注射前三天开始每日口服环孢素(6mg/kg/日)直至第三次注射后第二天停药。
本法创新点是用价廉安全的血库机采供者白细胞作异体淋巴细胞(HL),HL在局部激活浓集的宿主患者自体淋巴细胞(AL)。间歇地用HL在宿主局部刺激AL,通过适度的局部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E或GVHD)和宿主排异反应来抗肿瘤。也可通过血管介入从动脉插管将上述白细胞悬液注射到肿瘤部位
参考文献:
1.一种特殊的成分输血——供者淋巴细胞输注.中国输血杂志, 2002,15(2): 146-147。用血细胞分离机(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采集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供者淋巴细胞植入宿主体内,其中的T细胞在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协同下,通过直接细胞接触产生异基因反应,这种反应虽然是异体抗原特异性而不是肿瘤细胞特异性,但这种反应可以攻击宿主体内的肿瘤细胞。
2.异体淋巴细胞和自体淋巴细胞序贯局部注射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实用肿瘤学杂志,2018,32(6):493-497.
3.肝组织内序贯注射灭活异体淋巴细胞和自体淋巴细胞治疗小鼠肝癌移植瘤的研究.肝脏,2018,23(5):387-390.
二、预混异体淋巴细胞和自体淋巴细胞脑内局部注射治疗脑肿瘤方法
1、异体淋巴细胞(HL)用医院血库或血站单采机分离的健康供者白细胞(即临床用于成分输血的浓缩白细胞)
2、将HL灭活成iHL:将分离的供者白细胞用磷酸盐缓冲液(PBS)调细胞密度2×10^6/ml,取200ml ,分装离心(1000rpm,10min)去上清,沉淀中加入总量25mL丝裂霉素(终浓度30mg/L)和175mL生理盐水轻摇成混悬液。将混悬液置37℃水浴40min。离心去上清。沉淀用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重悬,同法离心洗涤3次。沉淀用PBS重悬,调细胞密度为1×10^8/ml,即为iHL。测细胞活率大于90%
3、自体淋巴细胞(AL)制备:用血库单采机从患者自己静脉分离白细胞,用无血清RPMI1640重悬,离心(1000rpm,10min)洗涤3次。沉淀用PBS重悬,调细胞密度为5×10^8/ml,作为AL。测细胞活率大于90%
4、取1mliHL(1×10^8/ml)加1mlAL(5×10^8/ml)(细胞总数6×10^8/2ml)轻摇成混悬液。注射方法:根据脑瘤位置在头皮上选定穿刺点,切开皮肤,用骨钻钻一小骨孔。在B超或CT引导下用套管针(在穿刺针管内套一生物相容性好的内管,该内管壁上有多个壁孔)经小骨孔穿刺到脑内肿瘤部位,然后退出针管将内管留在原处,再通过内管将制备的淋巴细胞混悬液注入肿瘤部位(注射时有小部分混悬液可通过内管壁孔挤到内管外侧)。保留内管,将内管外端引出头皮,用骨蜡止血,缝合头皮。首次注射后第3天和第6天,再经保留的内管各注射一次
此为一轮注射。以后每间隔10-30天可进行多轮注射。本法价廉、安全、简便,符合医疗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