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模具低压下的开合模状况检查
模具分快、中、慢各3次开合,在开合程中有无异常声响,有无阻滞现象;
模具开合动作顺畅,有无干涉发生。
2. 模具顶出系统的检查(低压下)
顶出动作分快、中、慢各顶出3次,检查有无异常现象;
平面处的顶针(司筒)顶出后,是否会发生松脱或卡死;
斜面顶针或司筒装置,是否加定位销(防止松动或转动);
顶出系统(顶针或顶块)顶出时是否有异常响声以及振颤。
3. 模具复位的检查
模具分快、中、慢速度各复位3次,观看是否能回到位(复位);
复位后,斜顶针端面不高于模芯0.1mm或与模芯平齐;
复位用限位咭掣接触是否良好;
顶针顶出时是否与行位的动作发生干涉(滑块是否回到位);
模具是否装有顶针复位装置(机械式)。
4. 行位(滑块)动作的检查
模具按快、中、慢各3次开合模,观察行位动作是否顺畅;
行位回位是否正常,与顶针是否发生干涉;
行位定位是否牢靠;
液压抽芯装置动作顺序先后情况;
行位在空运行中有无拉伤、“卡死”现象。
二、型腔进胶平衡性的测试
连续依次打5模,称量其重量;
记录各模中每个产品的单件重量;
减少注塑量,依次充满20%、50%、90%的样品各3模;
称量并记录上述每个产品的重量;
如果产品最大的重量与最小的重量差异小于2%的重量则可接受;若重量波动误差在2%以内,则表明型腔进胶平衡,否则进胶就不平衡;
如果是单型腔模,也要做进胶平衡性测试(观察实际走胶情况)。
三、保压时间(浇口冻结)时间的测试
保压时间先设定为1秒时,每次成型3模产品;
依次增加保压时间,减少冷却时间,使整个循环周期不变(一直到浇口冷冻封胶,产品重量不增加为止);
如下图所示设定多个不同的保压时间,每次成型3模产品,称量指定型腔的产品重量,把数据依次记录在表格里;
根据图表确定最佳保压时间。
模具分快、中、慢各3次开合,在开合程中有无异常声响,有无阻滞现象;
模具开合动作顺畅,有无干涉发生。
2. 模具顶出系统的检查(低压下)
顶出动作分快、中、慢各顶出3次,检查有无异常现象;
平面处的顶针(司筒)顶出后,是否会发生松脱或卡死;
斜面顶针或司筒装置,是否加定位销(防止松动或转动);
顶出系统(顶针或顶块)顶出时是否有异常响声以及振颤。
3. 模具复位的检查
模具分快、中、慢速度各复位3次,观看是否能回到位(复位);
复位后,斜顶针端面不高于模芯0.1mm或与模芯平齐;
复位用限位咭掣接触是否良好;
顶针顶出时是否与行位的动作发生干涉(滑块是否回到位);
模具是否装有顶针复位装置(机械式)。
4. 行位(滑块)动作的检查
模具按快、中、慢各3次开合模,观察行位动作是否顺畅;
行位回位是否正常,与顶针是否发生干涉;
行位定位是否牢靠;
液压抽芯装置动作顺序先后情况;
行位在空运行中有无拉伤、“卡死”现象。
二、型腔进胶平衡性的测试
连续依次打5模,称量其重量;
记录各模中每个产品的单件重量;
减少注塑量,依次充满20%、50%、90%的样品各3模;
称量并记录上述每个产品的重量;
如果产品最大的重量与最小的重量差异小于2%的重量则可接受;若重量波动误差在2%以内,则表明型腔进胶平衡,否则进胶就不平衡;
如果是单型腔模,也要做进胶平衡性测试(观察实际走胶情况)。
三、保压时间(浇口冻结)时间的测试
保压时间先设定为1秒时,每次成型3模产品;
依次增加保压时间,减少冷却时间,使整个循环周期不变(一直到浇口冷冻封胶,产品重量不增加为止);
如下图所示设定多个不同的保压时间,每次成型3模产品,称量指定型腔的产品重量,把数据依次记录在表格里;
根据图表确定最佳保压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