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梦潮轩主
榻前出明月,
明月光如洗。
飞花邀落叶,
相与共濯衣。
个人不是很喜欢一二句的顶针,五言绝句本来篇幅很小,顶针占去太多篇幅了。“飞花邀落叶”拟人得很有意思,四句的“濯”字也很值得玩味。
总体基调宁静淡然,纤尘不染,有种超脱尘世的洒脱。
《无题》
——映溪居士
孤窗更漏寂,
清霜染墨笈。
寒驿无情月,
仲秋教别离。
“更漏寂”神乃“鸟鸣山更幽”,再赞“清霜染墨笈”,三四句也氛围极佳,“无情月”三字,恨意十足啊。
映溪果然就要做悲得多,总体基调幽怨悲凄,深陷悲欢离合的无常尘世……
《吟月球万有引力致潮汐》
——绿秋山人
凌霄近故里,
情索牵浩汐。
一江钱塘泪,
漫过望妻堤。
一二句非常精妙!如此今词古写,且类比得绝赞。再“一江钱塘泪”本次的压卷之句!惊艳至极,简直后主附体|||
本诗基调近乎是叹息的口气,貌似在讲述一个悲剧色彩的神话传说,有种难以抗拒的宿命感,一如月升月落……
《边戍中秋夜》
——揭瓦客
罡风喑羌笛,
霜月蚀铁衣。
边戍千帐中,
何人梦川西?
说一下我自己,第四句其实是我杜撰了一个家在川西的古代士兵|||
主体基调还算豪放悲壮吧,小突破= =!
《无题》
——乱云居士
残章不得拾,
旧梦空留忆。
掷袖凭何奈,
寒蟾隔万里。
喜欢一二句的对仗,很有欲语还休的感觉,诚“残章旧梦”皆是睹物思人也。三四句稍逊一二句,且四句连接三句连得不是很通顺。
本诗的基调是三四句定下的,乃“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之作也。
《无题》
——筠蓁君
瑶镜照故里,
尽杯停箸忆。
寒枝凝霜曳,
烛冷圆月西。
第一句不过不失。
第二句的“尽杯”和“停箸”这类排比式内容,因为五言篇幅小,所以这种没有递进的情景描写比较浪费篇幅,且最后的“忆”字接的太生硬。
第三句“寒枝凝霜”还不错,关于“曳”,你本意是“摇曳”的意思吧,但单独的“曳”本意并没有“摇曳”的意思……
第四句,先赞“烛冷”二字,但后面的“圆月西”有点怪怪的,拗口……
本诗并不算太通顺,勉强说得通,还需再接再砺,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