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沒有證據 三等韻到底是甚麼時候從短元音變成腭化介音? 是漢末還是魏晉?另外,二等韻什麼時候「r變元音化」?有證據嗎?主要想知道「r-」離開的時間。
(二)重紐三等[-ri-]介音. 顯然比普通三等[-i-]介音複雜。但是重紐三等的數量很明顯多於普通三等。這說的過去嗎?很難想像任何正常的語言裡[ki] [king] [kim] 這類音比 [kri] [kring] [krim]要少的多....有解釋嗎?
單說常用字,我統計了一下。仙A仙B宵A宵B真A真B字數差不多,不寫了。脂A合脂B合也差不多。差別較大的是下面幾組。尤其是脂B開,支B合,鹽B,侵B緝B, 字數比A類多太多了! 祭本來字就少。庚三我沒數,不確定要和陽比還是和清比。如果和清比,庚三就又完勝。清都不能和脣音搭配。
支B開17字:碑,技妓,皮披,羆,靡,奇騎崎、直誼、義羲議儀、戲。
支A開11字:歧,卑脾婢,彌 企 移 易 避臂
支B合8字:為偽 虧 危詭 毁 委萎
支A合0字:(空白)
脂B開22字:几飢肌 鬐鰭䅲耆 眉楣 薇 丕 悲 美 鄙 否 袐 轡 冀 備 覬 器 懿
脂A開9字: 伊 匕比枇屁 棄 寐 鼻畀
鹽B 8字: 奄淹醃 險檢劍驗 貶
鹽A 1字: 厭
侵B 11字: 林禁今金欽音品吟琴禀錦
侵A 0字: (空白)
緝B 5字:及急泣吸邑
緝A 1字:揖
(二)重紐三等[-ri-]介音. 顯然比普通三等[-i-]介音複雜。但是重紐三等的數量很明顯多於普通三等。這說的過去嗎?很難想像任何正常的語言裡[ki] [king] [kim] 這類音比 [kri] [kring] [krim]要少的多....有解釋嗎?
單說常用字,我統計了一下。仙A仙B宵A宵B真A真B字數差不多,不寫了。脂A合脂B合也差不多。差別較大的是下面幾組。尤其是脂B開,支B合,鹽B,侵B緝B, 字數比A類多太多了! 祭本來字就少。庚三我沒數,不確定要和陽比還是和清比。如果和清比,庚三就又完勝。清都不能和脣音搭配。
支B開17字:碑,技妓,皮披,羆,靡,奇騎崎、直誼、義羲議儀、戲。
支A開11字:歧,卑脾婢,彌 企 移 易 避臂
支B合8字:為偽 虧 危詭 毁 委萎
支A合0字:(空白)
脂B開22字:几飢肌 鬐鰭䅲耆 眉楣 薇 丕 悲 美 鄙 否 袐 轡 冀 備 覬 器 懿
脂A開9字: 伊 匕比枇屁 棄 寐 鼻畀
鹽B 8字: 奄淹醃 險檢劍驗 貶
鹽A 1字: 厭
侵B 11字: 林禁今金欽音品吟琴禀錦
侵A 0字: (空白)
緝B 5字:及急泣吸邑
緝A 1字: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