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若徽的爱情与人生
大家讨论更多的是若微爱没爱过瞻基,大多数人包括演员也有共识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她爱了不同的人,对徐滨纯粹些,对瞻基复杂些,在混杂纠结的开始以及相濡以沫半生里,她不肯坦然面对以至爱而不自知!临别之际恍然开悟却只能梦中追忆。抛开这些来看看若微是个什么样的人,聪明,坚韧,果断,这使她成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女性,她擅长什么,读书,射箭,士大夫之家的子弟最熟悉亲近的还是书本,后者么是人生巨变的被迫选择,十年练箭,出手不虛亦说明她对投入决定的事足够专注,粗浅的拳脚功夫,认不准穴道,能弹琴说明兴趣广泛,多有涉猎,读书明理,有见识有大局观,有决断力,能坚持。这样的人其实很适合成为管理人才而非专才。如果说选择一种爱.是选择一种生活,那最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还是得站在瞻基身边,即便在瞻基执政的时代,他的宽纵使她对政事的了解也很深入,当然参与度有限。瞻基病重时期她能看到工部的折子,表明参与度是逐渐深入的,瞻基病体不支,信任她任其代政,也许正是这一段她的表现让丈夫惊异,其处政能力让丈夫欣慰又忧虑,想起黑衣僧人的预言半条皇帝命,犹豫中进出名单七次,确然是人性自私的占有,帝王的猜疑在与人性的善的拉扯。
这剧确实主题先行写权力对人性的异化,那么绝对权力就罪恶么?驱除异族建立新朝,修典章明教化,下西洋万国朝,君臣同心清明的仁宣之治,就没有价值么?万物皆有二分法,只看权力掌握在什么人的手里,做了什么,求得平衡就好。若基的感情不纯粹,打一开始就是相反阵营的两个人互相利用,试探,进而相互了解,信任。进宫本身更是一场政治交换的投诚质子。本身就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对于这俩人情感来说,情爱与政局从来就是纠结一起的,不可能单纯,不管彼此初心如何,在命运裹挟下,二人也只能顺势而为,所以结局让若微信念破灭逝去,幻境中回到人生最初,不愿再踏入纷繁红尘,简单的随心而往。那也是经历了世间万千,繁华落尽,在人生尽头回望而深感悲凉决绝放手的选择。在二龙相会,入宫为质决择的最初,人生仿似一张白纸,爱她的人替她怎么选?她又能怎么选?未知的前路谁又能断定尽是寒凉荒芜?所以我爱她倔强的喊,我的路我自己选,你们谁也别想改变我!
困顿宫廷五十载,立在权力的中心,也曾手握权柄数十年,权力除了带来残酷杀戮,人性异化,应该也有温暖和善意。亲手矫诏实现朝廷与遗孤和解,那个深情的良人向她铺展开的太平治世,夫妻相守眉间心上的笑意欢情,铭感君恩理政监国守护日月山河。权力不止是杀人利刃,也是天下的公器,善用之可为百姓谋福利,为己身得福报。若无其事的若,微末小事的微,她本就是个平凡女子,却做了这许多大事,耗尽心神,风华于世。我只叹编剧太心狠,让她崩溃死去,人生总得有一番安慰,遗孤三万余人南归,他们或其后代里不能出一个打酱油的么?从科学出头,或以异才受录,露一小脸也好让若微感到些许安慰,为她被权力拨弄,为情爱囚困的一生。
说来人生总是单行道,只要有选择必得失去,在每一个选择里,真诚做自已,经历过了才是不负此生!绝对的自由谁又得到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