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律师吧 关注:1,966贴子:7,959
  • 0回复贴,共1

一道“亿元级”的数学题在聚投诉举报平台,有关网贷高利贷的投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道“亿元级”的数学题
在聚投诉举报平台,有关网贷高利贷的投诉占据榜首,虽然有借贷人的大量投诉,但投诉高利贷问题几乎未得到解决。
投诉者依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央行、银监会等部门发布的相关通知要求,
将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所有借款成本与贷款本金的比例计算为综合实际利率,并折算为年化形式。排查综合实际利率是否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
但被投诉网贷平台坚称自己是合法合规的。司法解释没有给出综合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至此双方论战不断,口舌之争逐步升级,存在问题无据可依,耗费了大量的依法维权的成本。
举例说明:借款10000元,分12期,按照综合实际利率24%计算等额本息还款。
网贷平台的具体计算公式为:年利率=(月还款额*分期数-到手金额)/到手本金*100%/借款年限。月还1033.33元,得出总还金额12400元。
用贷款计算器计算,按照综合实际利率24%计算等额本息还款,月还945.6元,得出总还金额11347.15元。
仅一万元,用一年,计算结果相差1052.85元。
经网贷天眼查询,2019年网贷行业成交额达512亿元,而在2015年至2018年成交额更高达万亿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应付还是应得的数额2019年保守计算差额687340万元。大胆往前推算,在前四年,两种算法年差值在千亿元以上。
而某某仲裁委员会裁决书并未认为网贷平台综合实际利率突破法律规定,向法院申请执行,是适用法律错误,还是业务能力不足,我们不能枉下论断。但出现的问题是非常明显的。
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到,近期法院的借款纠纷执行裁定书显示,不予执行某某仲裁委员会仲裁作出的裁决。
言归正传,“贷款的综合实际利率”这道题无解吗?
笔者愚钝,实在是未找到答案。而且这道题若能解开,就会明白。
是谁破坏了规则?是谁不依法行事?一目了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1-11 15: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