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发病与遗传是密切相关的。研究表明,痛风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其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们很早就发现痛风发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其家族发病率约为11%-80%,有40%的痛风患者具有家族史。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多基因遗传病不同于我们平常说的单基因遗传病,即并非上代有病,下代或隔代必然发病,它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基因检测而预测是否发病的。
目前,已知和痛风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包括参与尿酸生成的基因,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PRT),以及影响尿酸肾脏排泄的基因,如尿酸盐阴离子转动体1相关基因。这些基因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的风险,但同时又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有痛风家族史或携带有痛风的易感基因,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一定就会得痛风。

人们很早就发现痛风发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其家族发病率约为11%-80%,有40%的痛风患者具有家族史。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多基因遗传病不同于我们平常说的单基因遗传病,即并非上代有病,下代或隔代必然发病,它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基因检测而预测是否发病的。
目前,已知和痛风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包括参与尿酸生成的基因,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PRT),以及影响尿酸肾脏排泄的基因,如尿酸盐阴离子转动体1相关基因。这些基因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的风险,但同时又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有痛风家族史或携带有痛风的易感基因,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一定就会得痛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