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练功感觉别扭时先停停检查下:
1)步法是否正确;
出步前身势是否沉下去了,出步时方位是否正确,步伐大小是否得当,重心在两脚间移动时是否平稳。
脚下有根松沈稳固踏实最为重要。
2)身势是否中正
3)是否以腰脊为轴,带领着四肢运动;
4)身心是否稳静安舒
5)呼吸是否自然舒适
调整好了再继续下一个动作。太极拳慢练的好处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因为是慢慢的运行意识才能够照顾到全身,才能察觉到哪里没有做好该如何调整。要是动作快了一带而过哪里还能察觉到问题所在呢。动愈慢神愈全想必就有这个意思了。
有了上面这些基础就可以在松柔上多下功夫了。
有许多名家对太极内劲阐述得很繁琐(有各种各样的劲),实际上总的来说太极劲分三种,长劲,短劲,沉劲,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劲法.长劲作用与人身上可将人弹发出去,但人身体不会觉得疼,短劲(透劲,寸劲,冷劲)可伤人身体内(劲透到了身体内部,使内部受损)但皮肉不会疼,松沉劲可伤人表皮(如同软鞭作用在人身上,打皮肉疼)。
明白了以上劲法,朋友们又要问了,太极劲何来有那么大的内劲,没见身体有多大的动作就将人打出去,那么大的身体能量从何而来,其实这一点都不悬,从力学的角度上来分析,它实际上是在借力(地面的反作用力),借的反作用力越大,那么作用与人身体上的劲也就越大。
那么如何借到这种反作用力呢?只有通过放松来实现,所以说太极拳今天喊放松,明天喊放松,一辈子都在喊放松, 而放松又是无止境的,只有相对的放松,而没有绝对的放松,只有放松了才能将自身的身体重量转化成为一种重力作用下沉至地面(地心深处),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身体重心的下降,由如不倒翁,再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气势下沉(气沉丹田),放得越松,往下沉的重力作用也越大,那么借到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发劲也就越充实,就象手握一只乒乓球,当一松手,自然坠落下来,接触地面时被弹起产生出弹力(遇到地面反作用力所产生的一种状态),对于人的身体来说也是这个道理,至于如何放松就不是这里所要阐述的了。
李雅轩说练功夫的步次
(1)练柔,练软。将身上的韧带拉长,又要有伸缩力,虽是这样的练筋骨肌肉有点痛,当克服之,不如此练不出好的功夫来。
(2)练松净。要将身上、腰腿上、两臂上一切的拘束力,全部放开了。
(3)要练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动作一致。
(4)要练轻快,练灵机。
(5)要练神,练意,练气,练心劲。神是人身上的电,如神的力量充实了,每发劲可以令对方不知不觉。
(6)神气充实了,每发劲,无形无踪,如虚无所有,此所以练拳首先要松着劲,缓缓的摸以养神,俟神充实了,一切功夫自会神而明之。
(7)一些外功拳家,不懂这个道理,一味的在练力量上、硬上着手,所以他是徒劳的。
(8)如按此规矩松着劲,慢慢地练功夫,久而久之,身上手上会有奇妙的发现。这种奇妙的发现如体会到了,就等于得到了法宝,得到之后可保持着用功,否则这个法宝会又跑了,千万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