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学不会依恋的人,在爱情里有多不靠谱?
那些真正孤独成圣的人,是我们都忽略他此前曾有饱满的关系。
1
我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王家卫的电影,多是压抑的情戏,可是压抑得唯美,压抑得默契。同时,电影中处处散发着绝望,并且,还不是彻底地绝望。
绝望中,还总藏着一根若有若无的细线。这根细线就是王家卫的电影中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程度,也是相信的程度。只有懂了这一点,才能品出绝望的味儿来。
他电影中那些男男女女,一直都执着而委婉地抓着这根细线,可终究再没有前进一步。
《一代宗师》中,章子怡饰演的宫二与梁朝伟饰演的叶问爱上彼此时,是在对打中,两人的鼻尖在一线间擦过。那一瞬间,世界安静了下来,两人之间产生了感情。
这份感情的表达,最终变成叶问的扣子和宫二头发的灰烬。他们通过这么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彼此的想念。
这份含蓄,就是英国精神分析大师比昂说的负爱和负恨,就是憋着爱和憋着恨。
所谓“负爱”就是“憋着爱”,即不敢轻易表达爱,甚至不敢轻易去爱。憋着爱也憋着恨的人中,也许有人会拥有看似无比完整的心灵知识,但这些心灵知识却不能帮助他活在关系中,活在饱满的情感中。
所以宫二最终对叶问说:“让你我的恩怨就像一盘棋保留在那儿。”只是停在这儿,不再前进一步。结果,纵然“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可一次次重逢,硬是没把爱活出来。
电影最后,男主角叶问的武馆开张,弟子们忙得不亦乐乎,唯独叶问安坐着。外界的喧嚣,更衬托了叶问的寂寞。
在这段关系中,他们都没有向前,没有将自己向对方充分敞开,没有建立彼此间的依恋关系。按照比昂的理论,最好的活法,就是去爱、去恨,乃至快意恩仇。
而如果爱也迟疑,恨也迟疑,总是在纠结中,一个人就会活得非常憋屈、非常难受了。
一个人只有真正体验过,自己与人或世界的某种隔膜被浓烈的爱恨情仇给撕裂了,才能活生生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深切地体验到,原来这就是关系,原来这就是爱恨,原来这就是情感,原来这就是活着。
2
什么是好的依恋?
我在广州的“得到”小组开会时,黄玉玲老师迟到了五分钟,并且她是急急忙忙赶过来的。她为什么会迟到?
她讲了几件小事,并认为现在这一段时间,她的世界处于失控中。为什么会失控?因为那时爆出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让她非常焦虑,而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在读幼儿园,一个在读小学。
同时,很多知名女性在网上坦露自己被猥亵甚至性侵的事。这些事情让黄玉玲陷入了深深的恐慌,如果这种事发生在女儿身上,她会死掉。这个世界是有“魔鬼”的,有些人就是想把自己的魔手伸到最无辜、最无助的幼儿身上。
因为这样的担心,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焦虑感强了很多,对周围世界的警惕心强了很多。
然后,有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发生了。他们一家人开车出去,老公开车,黄玉玲坐在副驾驶位上,感觉自己的身体一直有点儿紧绷着。突然,老公打了一个哈欠并喊她。黄玉玲被吓一大跳,那一刻她觉得,这是一个“大魔鬼”在喊她。
这种紧张和恐惧让我们想起了我最近多次说的话:“我”并不希望控制一切,那太孤独,而是希望“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你”存在;可我更惧怕的是,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敌意的“它”在那里。
如果外部世界是充满敌意的,是“它”的世界,那“我”就会倾向于控制一切,并陷入自恋,这是自我保护;如果外部世界是有基本善意的,是“你”的世界,那“我”就会放下控制,把“我”交付给“你”,这就是依恋、是信任。
所以,自恋和依恋不仅是情感的事情,而且还是深刻的隐喻。婴儿依恋妈妈,孩子依恋大人,成年情侣依恋彼此,这都是在皈依“你”的世界。“我”会发现自恋的世界何等孤独、狭窄,而“我”之外的世界是何等精彩、宽广。
相反,当陷于严重的自恋与控制时,我们想切断与“它”的联结,所以还会选择封闭,就是把心关起来。
因此,真可以说,联结是善,封闭是恶。
再讲讲黄玉玲老师的另一个故事。他们一家出去旅行,要赶飞机,结果车在路上坏了。虽然一家人想尽各种办法,尽快赶到了机场,但还是迟了五分钟,不能办理登机手续了。
那一刻,黄玉玲的感觉像是要掉下悬崖,情绪一下子变得非常糟糕。这时,老公对她说:“老婆没事,是可以改签的。”然后,他们顺利地办理了改签手续。
老公的说法和做法,让黄玉玲的情绪平静了下来。这一刻,她对老公的依恋变得更深了一点儿。她的确感知到,在她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老公在那里存在着。
我们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会体现在我们的身体上。当我们想切断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时,我们几乎必然做的一个选择是,切断头脑和自己身体的联系。而当我们愿意和外部世界保持联结时,我们也会保持头脑和身体的天然链接。
所以,依恋并不仅仅是一个情感问题,其背后有极深的意义,一如我提出的一句话:“一个人对爱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那些真正孤独成圣的人,是我们都忽略他此前曾有饱满的关系。
1
我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王家卫的电影,多是压抑的情戏,可是压抑得唯美,压抑得默契。同时,电影中处处散发着绝望,并且,还不是彻底地绝望。
绝望中,还总藏着一根若有若无的细线。这根细线就是王家卫的电影中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程度,也是相信的程度。只有懂了这一点,才能品出绝望的味儿来。
他电影中那些男男女女,一直都执着而委婉地抓着这根细线,可终究再没有前进一步。
《一代宗师》中,章子怡饰演的宫二与梁朝伟饰演的叶问爱上彼此时,是在对打中,两人的鼻尖在一线间擦过。那一瞬间,世界安静了下来,两人之间产生了感情。
这份感情的表达,最终变成叶问的扣子和宫二头发的灰烬。他们通过这么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彼此的想念。
这份含蓄,就是英国精神分析大师比昂说的负爱和负恨,就是憋着爱和憋着恨。
所谓“负爱”就是“憋着爱”,即不敢轻易表达爱,甚至不敢轻易去爱。憋着爱也憋着恨的人中,也许有人会拥有看似无比完整的心灵知识,但这些心灵知识却不能帮助他活在关系中,活在饱满的情感中。
所以宫二最终对叶问说:“让你我的恩怨就像一盘棋保留在那儿。”只是停在这儿,不再前进一步。结果,纵然“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可一次次重逢,硬是没把爱活出来。
电影最后,男主角叶问的武馆开张,弟子们忙得不亦乐乎,唯独叶问安坐着。外界的喧嚣,更衬托了叶问的寂寞。
在这段关系中,他们都没有向前,没有将自己向对方充分敞开,没有建立彼此间的依恋关系。按照比昂的理论,最好的活法,就是去爱、去恨,乃至快意恩仇。
而如果爱也迟疑,恨也迟疑,总是在纠结中,一个人就会活得非常憋屈、非常难受了。
一个人只有真正体验过,自己与人或世界的某种隔膜被浓烈的爱恨情仇给撕裂了,才能活生生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深切地体验到,原来这就是关系,原来这就是爱恨,原来这就是情感,原来这就是活着。
2
什么是好的依恋?
我在广州的“得到”小组开会时,黄玉玲老师迟到了五分钟,并且她是急急忙忙赶过来的。她为什么会迟到?
她讲了几件小事,并认为现在这一段时间,她的世界处于失控中。为什么会失控?因为那时爆出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让她非常焦虑,而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在读幼儿园,一个在读小学。
同时,很多知名女性在网上坦露自己被猥亵甚至性侵的事。这些事情让黄玉玲陷入了深深的恐慌,如果这种事发生在女儿身上,她会死掉。这个世界是有“魔鬼”的,有些人就是想把自己的魔手伸到最无辜、最无助的幼儿身上。
因为这样的担心,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焦虑感强了很多,对周围世界的警惕心强了很多。
然后,有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发生了。他们一家人开车出去,老公开车,黄玉玲坐在副驾驶位上,感觉自己的身体一直有点儿紧绷着。突然,老公打了一个哈欠并喊她。黄玉玲被吓一大跳,那一刻她觉得,这是一个“大魔鬼”在喊她。
这种紧张和恐惧让我们想起了我最近多次说的话:“我”并不希望控制一切,那太孤独,而是希望“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你”存在;可我更惧怕的是,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敌意的“它”在那里。
如果外部世界是充满敌意的,是“它”的世界,那“我”就会倾向于控制一切,并陷入自恋,这是自我保护;如果外部世界是有基本善意的,是“你”的世界,那“我”就会放下控制,把“我”交付给“你”,这就是依恋、是信任。
所以,自恋和依恋不仅是情感的事情,而且还是深刻的隐喻。婴儿依恋妈妈,孩子依恋大人,成年情侣依恋彼此,这都是在皈依“你”的世界。“我”会发现自恋的世界何等孤独、狭窄,而“我”之外的世界是何等精彩、宽广。
相反,当陷于严重的自恋与控制时,我们想切断与“它”的联结,所以还会选择封闭,就是把心关起来。
因此,真可以说,联结是善,封闭是恶。
再讲讲黄玉玲老师的另一个故事。他们一家出去旅行,要赶飞机,结果车在路上坏了。虽然一家人想尽各种办法,尽快赶到了机场,但还是迟了五分钟,不能办理登机手续了。
那一刻,黄玉玲的感觉像是要掉下悬崖,情绪一下子变得非常糟糕。这时,老公对她说:“老婆没事,是可以改签的。”然后,他们顺利地办理了改签手续。
老公的说法和做法,让黄玉玲的情绪平静了下来。这一刻,她对老公的依恋变得更深了一点儿。她的确感知到,在她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老公在那里存在着。
我们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会体现在我们的身体上。当我们想切断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时,我们几乎必然做的一个选择是,切断头脑和自己身体的联系。而当我们愿意和外部世界保持联结时,我们也会保持头脑和身体的天然链接。
所以,依恋并不仅仅是一个情感问题,其背后有极深的意义,一如我提出的一句话:“一个人对爱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