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之外还有哪两不孝?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做人准则,其中的孝道,是最最重要的。有句俗话说就是:“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之重要。不仅是普通民众要孝敬父母,就是封建君主大多也是以“孝治天下”。
西汉时期,就出了个有名的“孝子皇帝”,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四儿子刘恒,亦即后来的汉文帝。史载: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汉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被人编入了“二十四孝”,刘恒的先进事迹才得心广泛流传。刘恒不仅事母至孝,工作也很认真敬业,是汉代政绩超前的几位皇帝之一。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以孝治天下,能开创广受史家称赞的“文景之治”,可以说是孝的力量的最好发挥。
关于“孝”字,民间流行有许多醒世的格言短语,其中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算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了。
除了“无后”为不孝外,还有哪两种行为也与“无后”同列为不孝的呢?
不孝的三件事是:一、对父母的过错“阿意曲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二、家境贫困,父母年老,却不愿当官求俸禄以供养父母;三、不娶妻子,没有儿子,断绝了后代。
看看,这三孝,前两孝都是对父母而言的,一是精神上的,一是物质上的。
精神上的是说,虽然做子女的不能忤逆父母,要事事随着父母心意,但在关键的时候还是得要坚持原则,在明知父母的行为与言论不当的情况下,不能站出来指正,以至让父母犯下了为世人所不齿的错误,陷父母于不义,不是真孝,是蠢孝。
物质上的是说,古代有许多自命清高的贤能之士,宁愿饿肚子守一份清名,也不愿入朝为官,有些人甚至为了躲避朝廷的征召而活活饿死。这样的贤士是令人敬佩的,但是,如果家有父母需要供养,而自己又无谋生之技仍不愿出去工作(做官),混一份工资孝养父母,也是为不孝。
至于为什么把“无后”定为最大的不孝,因为无后不仅仅是针对父母的,而是针对整个家庭一脉的,所以其责就更加重大了。
那么,不孝的情况真的就只这三种吗?这可能是个误解,因为,三字在汉语的语境中表示多的意思,有语云“一而再、再而三、三生万物”,可见,这三字并非实指。据此,不孝有三的“三”也或为虚指。收起全文d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做人准则,其中的孝道,是最最重要的。有句俗话说就是:“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之重要。不仅是普通民众要孝敬父母,就是封建君主大多也是以“孝治天下”。
西汉时期,就出了个有名的“孝子皇帝”,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四儿子刘恒,亦即后来的汉文帝。史载: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汉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被人编入了“二十四孝”,刘恒的先进事迹才得心广泛流传。刘恒不仅事母至孝,工作也很认真敬业,是汉代政绩超前的几位皇帝之一。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以孝治天下,能开创广受史家称赞的“文景之治”,可以说是孝的力量的最好发挥。
关于“孝”字,民间流行有许多醒世的格言短语,其中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算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了。
除了“无后”为不孝外,还有哪两种行为也与“无后”同列为不孝的呢?
不孝的三件事是:一、对父母的过错“阿意曲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二、家境贫困,父母年老,却不愿当官求俸禄以供养父母;三、不娶妻子,没有儿子,断绝了后代。
看看,这三孝,前两孝都是对父母而言的,一是精神上的,一是物质上的。
精神上的是说,虽然做子女的不能忤逆父母,要事事随着父母心意,但在关键的时候还是得要坚持原则,在明知父母的行为与言论不当的情况下,不能站出来指正,以至让父母犯下了为世人所不齿的错误,陷父母于不义,不是真孝,是蠢孝。
物质上的是说,古代有许多自命清高的贤能之士,宁愿饿肚子守一份清名,也不愿入朝为官,有些人甚至为了躲避朝廷的征召而活活饿死。这样的贤士是令人敬佩的,但是,如果家有父母需要供养,而自己又无谋生之技仍不愿出去工作(做官),混一份工资孝养父母,也是为不孝。
至于为什么把“无后”定为最大的不孝,因为无后不仅仅是针对父母的,而是针对整个家庭一脉的,所以其责就更加重大了。
那么,不孝的情况真的就只这三种吗?这可能是个误解,因为,三字在汉语的语境中表示多的意思,有语云“一而再、再而三、三生万物”,可见,这三字并非实指。据此,不孝有三的“三”也或为虚指。收起全文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