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朝吧 关注:105贴子:8,688

大元逆臣纳哈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纳哈出(?-1388)扎刺儿氏,蒙古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木华黎裔孙。元太平路(治所今安徽当涂)万户。元朝末期辽阳行省实际统治者。
少袭其祖开元王之位。
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克太平将其俘获,朱元璋以其为名臣后人,待之甚厚,劝其归顺,但其坚决不肯。后来朱元璋好言相抚,厚赠银两,准其北归元朝。元亡后,元顺帝北逃,史称北元。以纳哈出手握重兵,封其为丞相,继封太尉。不久,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明,辽东大部为明所有,纳哈出领兵踞开元路(今开原),屯兵二十万于金山(今昌图金山堡以北至辽河南岸的吉林双辽东北农安县一带),持畜牧丰盛,与明军对峙。当时元顺帝早已于明洪武三年崩,太子爱猷识理答腊继位,是为元昭宗,在位八年崩,由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纳哈出成为元末主要势力,明取得辽东后,明太祖数遣使招抚,其置而不答。洪武八年(1375),入犯辽东,兵锋直达金州,为辽东都卫马云、叶旺等击败。其后屡入塞犯,皆为明军所败。洪武二十年,冯胜率大军二十万逼金山,史称金山之役。再遣故元将乃刺吾至纳哈出处招抚。纳哈出见大势已再难更变,遂降于明。降后,朱元璋亲封纳哈出为海西侯,赐铁券丹书。二十一年,纳哈出从傅友德往征云南,途中卒于武昌舟中,葬于南京。子察罕改袭沈阳侯。二十六年,坐蓝玉党伏诛。
其人者,依祖荫而承王位,即国难一至,王朝危崩之际,受封右丞相之大位重责,不料深负圣望,殆大明兵锋一至,望风而降,于族于国,实无寸功,背祖忘德,其罪殊巨,为蒙奸之中第一人也。后坐蓝玉案巨,可见明太祖对于此人,视若豚犬而已!@关山浣水-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1-17 23:07回复
    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克太平将其俘获,朱元璋以其为名臣后人,待之甚厚,劝其归顺,但其坚决不肯。后来朱元璋好言相抚,厚赠银两,准其北归元朝。
    太祖之恩和贵族对纳哈出之恩,孰轻孰重乎?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1-18 05:38
    收起回复
      以纳哈出手握重兵,封其为丞相,继封太尉。不久,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明,辽东大部为明所有,纳哈出领兵踞开元路(今开原),屯兵二十万于金山(今昌图金山堡以北至辽河南岸的吉林双辽东北农安县一带),持畜牧丰盛,与明军对峙。
      人家凭实力封位,何来凭荫之说
      而且依旧对峙明军以报元顺帝之恩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1-18 05:42
      收起回复
        明取得辽东后,明太祖数遣使招抚,其置而不答。洪武八年(1375),入犯辽东,兵锋直达金州,为辽东都卫马云、叶旺等击败。其后屡入塞犯,皆为明军所败。金山之役。再遣故元将乃刺吾至纳哈出处招抚。纳哈出见大势已再难更变,遂降于明。
        甚至元顺帝死后,纳哈出明知不敌仍屡屡犯边,后为全部落免遭池鱼之灾弃暗投明,乃是顺天道而应人心也,我们钓鱼城不也降了,差别只是三十余名军官自刎殉国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1-18 05:51
        收起回复
          至于楼主最后句恕我直言有些荒谬了。此时纳哈出已逝,其子察罕和蓝王交好而受牵连,恰恰从侧面说明明庭对其不薄,所以察罕才能和蓝玉傅友德等功勋重臣互为知己,相互倚重。请问哪只豚犬有此待遇?至于坐案被杀,是大明内政,察罕和蓝玉关系太好了,私谊覆及官场公务。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1-18 10:17
          回复
            昭宗北奔后,痛定思痛,力图恢复中原,中兴元朝。他改年号为“宣光”,取杜甫《北征》诗中“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之意,希望成为周宣王、汉光武帝那样中兴国家的君主。[33]昭宗“延揽四方忠义,以为恢复之计”[34],特别是不计前嫌,重用在定西沈儿峪新败的扩廓帖木儿,拜他为都总兵、河南王、中书右丞相,并起用哈剌章、蛮子等人,大有振作之势。其时北元的领土除了漠北以外,还保有河西走廊、辽东、云南等地,势力还是相当强大的,于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宣光二年(1372年,洪武五年)正月派徐达、李文忠、冯胜三道出师,讨伐北元,欲“永清沙漠”。[35]扩廓帖木儿先是佯败,诱敌深入,大破明军,中路徐达部阵亡万余人(一说数万人),东路李文忠部在漠北虽未像徐达那样完败,但也损失惨重,撤兵而还,只有西路冯胜、傅友德部连战连捷,占领北元的甘肃全境。这次战争挫败了明军进攻的锐气,保住了元王朝的一线命脉,是昭宗领导下的一个重大成就。
            此后数年间,明朝对北元改为守势,元昭宗整合云南、辽东各方势力,以求进军中原,高丽的新王辛禑也弃明投元,并派谢恩使李子松入漠北朝贺,上表称颂昭宗“敷虞文德,两阶之舞雍容;复汉官仪,十行之诏密勿”。昭宗君臣看见穿着朝服行礼的高丽使臣后老泪纵横,说:“自我播迁,困于行间,不图今日复见礼仪!
            @关山浣水-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1-18 12:43
            收起回复
              @摩羯美杜莎女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1-18 18:44
              回复
                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克太平将其俘获,朱元璋以其为名臣后人,待之甚厚,劝其归顺,但其坚决不肯。后来朱元璋好言相抚,厚赠银两,准其北归元朝。就这点楼主就没有理由骂人家!如果不是朱元璋的宽宏大量,换着蒙古人或者满人纳哈出早被砍头了,楼主有什么资格骂人家,可借鉴我们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9楼2020-01-19 10:39
                回复
                  对于蒙奸,我建议楼主更应该是骂科尔沁,他们才名副其实


                  10楼2020-01-19 10:44
                  收起回复
                    无疑纳哈出是明智的,当初被朱元璋抓捕,面对威逼利诱坚决不降,后再明太祖念其是人才宽宏大量之下放回!可以说是死过一次了的。回辽东后组织军队与明朝对视了10几年,在四面楚歌之下不得已投降了明朝,我觉得他无愧于黄金家族无愧于蒙古人。试想当初他要是不投降,蒙古数10万军民必将战死沙场,楼主难道想看到这一幕?元灭宋,崖山数10万大宋子民跳海殉国至今是我大汉民族之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1-19 12:31
                    回复
                      相反看看科尔沁,可以说几乎没有抵抗的情况下拖家带口投降满清,置林丹汗生死存亡于外,只为自身的荣华富贵!根本连纳哈出都不如,根本没法比!货真价实的叛逆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1-19 12:34
                      回复
                        你以为那二十万人投降了,就被看成“人”了?要这样我还骂他,你见我骂过满桂吗,满桂也打过蒙古,而且他就是砍蒙古人脑袋,才被渐渐升为总兵的。
                        没有要求他殉国,打一仗也不是为了木华黎的面子,打一仗,证明我们不是说不能打或者怕你们才降的,何必被后人称为“驱狗杀狗”?这二十万人降了还不如死在辽东,在大明将士眼里,这二十万人早被开除人籍了!@摩羯美杜莎女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1-19 18:22
                        收起回复
                          讲真,纳哈出对得起蒙元的厚养了。因他第一次被抓根本没有投降,如果换成其他人,他早就被杀了。还有他第二次赤心报蒙古国的机会?而且他第二次为反明保元事业做出的努力,比大部分蒙古人还要多。最後走到絕境才被迫投降。
                          像是根本没有抵抗就投降的鄭芝龍,因為內部矛盾就投降的孫可望,纔是真正的奸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1-31 18:25
                          回复
                            而且鄭芝龍和孫可望的下場比納哈出慘多了,前者先是被軟禁北京再是全家被殺,後者在滿清什麼錯都沒犯就被滿清在打獵時弄死,再被削掉王爵。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1-31 18:27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1-31 2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