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方式,是一个特定群体的人对于特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通过不同的方式建构起来的话语圈。换言之历史记忆也就是一种集体记忆,杨·阿斯曼认为集体记忆就是文化记忆,他指出记忆不只停留在语言与文本中,还存在于各种文化载体中,譬如博物馆、纪念碑、文化遗迹、歌曲、公共节日与仪式等。通过这些载体,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才能够将传统代代延续下来。民众对历史人物的记忆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依靠口头传播的语言,第二种是文本的记忆,第三种是物化的空间记忆。这三种记忆方式都因为有了特定历史英雄人物而有了特殊的意义。
一、霍去病文化的历史记忆建构
(一)口头传承的传说记忆
民间传说是一个社会群体对某一历史事件或特殊历史人物的集体记忆,传说背后蕴藏着特定的文化心理,民众通过传说也在表达着对人物、事件的一种认同感。在霍去病故里山西临汾高堆村也流传着关于他的一些传说,传说的讲述也体现着浓厚的地方化色彩。
1.“高堆村”名字由来的在地化讲述
在地化就是民间传说在其流传过程中,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不同风格特色的传说文本。高堆村凭借自己的地貌特征形成了关于霍去病的独特地方话语。相传汉武帝来到平阳尧庙祭尧,祭尧结束后汉武帝想到自己的武将霍去病的祖籍是平阳,于是就想去霍去病的老家看看,前进途中汉武帝便向路人询问“霍去病的老家在哪里”?路人说“他的老家就在那个高高的土堆那里”。在西汉时并没有高堆村这个名字,于是汉武帝就说,那这个村就叫“高堆村”吧。高堆,顾名思义就是高高的土堆,其地貌属于属典型的黄土地貌中的黄土峁构造,但在传说的讲述中,加入了合理的时间、人物、情节等,并将情节与地方独有的特征相结合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说。
2.由历史记载衍生出的民间传说《汉书·霍光传》中这样记载:“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仲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仲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仲孺,未及求问,会为骠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遣吏迎霍仲孺”。由史书记载也引申出了这样一个传说:霍去病抗击匈奴时路过平阳府,回老家看望自己的父亲霍仲孺。回到老家霍去病看到自己父亲生活的环境过于简陋,周围各种设施也很不完善。霍去病就向父亲提出了将父亲接去长安的想法,但是却遭到了父亲的拒绝,为了改善父亲在高堆的生活居住环境,霍去病将父亲门前泥泞不堪的土路改造了一番,将土路全部铺上了石头。现在这个坡便叫“石头坡”,人们也称之为“孝顺坡”。高堆村也确实有“石头坡”这个物质景观存在,当文本记载与物质载体相结合,就形成了可信度高、说服力较强的民间传说。刘村镇在“孝顺坡”坡东面修建了敬老院,敬老院与“孝顺坡”相结合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对现代年轻人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
3.带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
所谓传奇性,是指传说首先要具有情节性,而且故事的发展基本上要符合生活的逻辑。
关于霍去病名字的由来就带有一定的传奇性: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深得武帝的宠爱,而卫少儿是卫子夫的姐姐凭着这层关系,卫少儿能经常出入皇宫。据传,霍去病生下来不久,连个名字都没有起,有一次卫少儿抱着孩子进宫探望妹妹卫子夫,但适逢武帝身患感冒,卧病在床,所以此时的皇宫异常安静,忽然小孩的一声啼哭打破了本来的安静,这一下可吓坏了卫少儿,她身体瘫软,跪在地上准备汉武帝降罪于她。可奇怪的是汉武帝非但没有怪罪,还嘉奖了她。原来是因为汉武帝听到婴儿的特大哭声,惊得出了一身冷汗,正是这一身冷汗,汉武帝感到身体轻松舒服起来,病完全好了。因祸得福,这个孩子也被赐名为“去病”。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加上合理的故事情节,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为人物增加了传奇性的色彩。
(二)文本记忆
文字具有极强的记忆功能,它是对文化记忆最直接的方式,不同文本的记载更加反映了历史人物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关于霍去病的记载有《史记·霍去病传》《汉书·地理志》等。在这里主要整理一下霍去病故里河东平阳的书籍中有关霍去病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