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夏·狂热
艺人:苏打绿
厂牌:林暐哲音乐社
时间:2009/09/11
评分:★★★☆
伦敦之旅的确贯穿了“苏打绿”这张新作的始终,除了造型、化妆这些蕾丝花边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专辑音乐浓重的乐团感提升上,青峰的中性声线不再构成对听者直接甚至唯一的侵略,取而代之的是层次感更强、节奏变化更多的编曲氛围,乐手们也终于开始学会用乐器打情骂俏,台上的青峰,也可以从此不寂寞了。
回顾两年前首次踏进台北小巨蛋开个唱的苏打绿,虽然有了万众掌声的衬托,却无奈小清新见不得大场面,他们学生乐团的本质凸显无遗。而这一次,苏打绿终于可以用这么一张根正苗红的摇滚专辑证明了他们的升级。
当然,技术的提升也免不了技术的借鉴,因此在这张专辑里出现《他夏了夏天》这样很“基恩”(Keane)式的作品也就不让人意外了。不过,好在“青峰”还是保持了他学生乐团时期清新的创造力,专辑大部分出自他手的流畅旋律,也终于能让整张专辑不至于仅仅只是流于摇滚形式,可以在名团云集的伦敦地区以外,赢得一席之地。
这是“四季”概念的第二张专辑,一张由概念引发的专辑,自由度多少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因为概念引出一些不必要的牵强。所以,这注定不是一张用来打动人心的慰藉专辑,也不是用来针砭时事的人文专辑,它只是一张用文艺概念加摇滚技术粘贴而成的唱片。(爱地人)
原文来自 http://post.music.tom.com/s/4C000A8F959.html?source=TOM_N42
艺人:苏打绿
厂牌:林暐哲音乐社
时间:2009/09/11
评分:★★★☆
伦敦之旅的确贯穿了“苏打绿”这张新作的始终,除了造型、化妆这些蕾丝花边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专辑音乐浓重的乐团感提升上,青峰的中性声线不再构成对听者直接甚至唯一的侵略,取而代之的是层次感更强、节奏变化更多的编曲氛围,乐手们也终于开始学会用乐器打情骂俏,台上的青峰,也可以从此不寂寞了。
回顾两年前首次踏进台北小巨蛋开个唱的苏打绿,虽然有了万众掌声的衬托,却无奈小清新见不得大场面,他们学生乐团的本质凸显无遗。而这一次,苏打绿终于可以用这么一张根正苗红的摇滚专辑证明了他们的升级。
当然,技术的提升也免不了技术的借鉴,因此在这张专辑里出现《他夏了夏天》这样很“基恩”(Keane)式的作品也就不让人意外了。不过,好在“青峰”还是保持了他学生乐团时期清新的创造力,专辑大部分出自他手的流畅旋律,也终于能让整张专辑不至于仅仅只是流于摇滚形式,可以在名团云集的伦敦地区以外,赢得一席之地。
这是“四季”概念的第二张专辑,一张由概念引发的专辑,自由度多少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因为概念引出一些不必要的牵强。所以,这注定不是一张用来打动人心的慰藉专辑,也不是用来针砭时事的人文专辑,它只是一张用文艺概念加摇滚技术粘贴而成的唱片。(爱地人)
原文来自 http://post.music.tom.com/s/4C000A8F959.html?source=TOM_N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