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吧 关注:3,171贴子:13,859
  • 8回复贴,共1

社会伦理、魏晋风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生态混乱,社会伦理处在溃败边缘时,逐渐风干的人性,总会凸显本原的风骨。
社会伦理有时缓变有时巨变,伴随惊喜与错愕。
社会伦理与灵魂有关,视其如草芥者,在飞扬中魂飞魄散。珍而重之者常常手足无措,以最后的人性,罩住如豆的长明灯,维续着正统法脉。
古时的地方父母官,考核政绩很重要的一条便是教化民风民俗。
这些年总觉得这很重要,或许与生活的地域有关。



1楼2009-09-23 11:21回复
    呃,三九吧主。真是好久不见~~一向都好吧:)


    IP属地:北京2楼2009-09-24 17:12
    回复
      是啊。当外界再没有什么可信的时候,那么。。。自己就比什么都重要。呃~这问题,想想,太有普遍性了。
      其实对“忘我”的追求,恰正是对社会极度失望的反应。大约一逢乱世,道家便盛行。。。也便是这原因吧。


      IP属地:北京3楼2009-09-24 17:16
      回复
        吧主好啊:)
        魏晋风度和魏晋风骨应该区别挺大的,具体到名士们都可进行类别划分。
        风俗搬迁,伦理拆迁,风骨有钉子户的感觉。
        一个时代的风骨,便是旧伦理的底线。


        4楼2009-09-26 11:10
        回复
          嗯,,,是。“魏晋风骨”这个词说得比较含混。。
          这个说法大约是把“建安风骨”和“魏晋风度”混到一起来说了。
          但是我以为,建安文人和正始以后的玄学名士,气质还是颇有不同的。现在感觉建安文人与玄学名士最为接近的,倒是曹丕~~


          IP属地:北京5楼2009-09-26 22:08
          回复
            得个弄弗清爽哉


            6楼2009-09-29 01:00
            回复
              4世纪以后是误国贼与汉奸的大爆发期,整个一神州陆沉,百年丘墟,做汉奸的不以为耻,误国的不以为愧,九州处处开奇葩,真是到了率兽而食人的时代,还借口道家玄言。彼时之人有相当多的已经达到“至贱”的境界,几近顾炎武所谓的亡天下了。


              7楼2009-09-30 01:15
              回复
                建安风骨,魏晋风度!曹丕接近玄学??保留意见。不过我喜欢他的诗“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删除|8楼2009-10-01 09:45
                回复
                  嗯,感觉性情已是那般瞄头,但他还没有理论指导。觉得曹家父子,,,虽然曹操重法,曹丕崇儒。。。但个个骨子里,大都是啥啥也不信的。。呵呵。


                  IP属地:北京9楼2009-10-01 2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