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落陨澈吧 关注:5贴子:107
  • 0回复贴,共1
  • 219.140.59.*
乐色未央  
“古韵幽幽”栏目策划稿:
                                                     《琵琶语》
    琵琶,东方文化中渊远流传的乐器,早在秦朝就已经出现。因为清亮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逐渐从伴奏乐器,成为独奏,称之为‘金石之声’。琵琶之语,本该默然泪千行,而这首曲子却给人带来了欣然愉悦的心情,仿如清水流心,静谧安然。
    清亮温婉的琵琶乐,加以多种元素编排,竟丝毫不失原韵。淡到化不开的,终是千回百转的那几声曲调,让人魂牵梦萦。琵琶声声诉,相思绵绵。弦弦撩拨得不是音符,是心上某个角落的神经。第一次听到琵琶曲可以如此温柔、轻灵又充满时代感,却又觉得琵琶就该是这样的。那细细的琴弦的每次拨动,内心的感觉,既像被清澈的溪水过滤了一般,宁静致远;却又涌起莫名的忧愁,前世今生,似曾相识,走过的路,看过的人,往事前尘,如电影镜头一一浮现。 
    林海的《琵琶语》,声如泣,弦如诉。四周空旷,万物静溢,自不知身在何处,只感觉张开双臂就可坠浮云雾里,久闭双眼不肯睁开,惟恐珠落玉盘,泪湿衣襟。“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周庄水上的琵琶声搭配钢琴,撩拨无尽心上事。缠绵悱恻的悠扬,是琵琶特有的音色,如珍珠般点点打在心头,宛若置身于空灵的竹林深处,怀抱琵琶吟唱淡淡的忧伤。
《欢沁》
     轻快、散漫、闲情,有儿童嬉戏, 有丛林鸟语。擅长说情的琵琶也可以轻巧如斯,这绝对令人惊艳的一曲。轻灵婉转,就像童年时候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小小的心灵很容易的就充满了欢喜,焦躁的心情也缓缓的平复。
    此曲的演奏是琵琶与琵琶的重奏,琵琶与笛子的重奏,琵琶与钢琴的重奏。琵琶的弹按有点顽皮,流畅的轮指有点狡黠,从而让这首曲子洋溢着令人难以言说的清新明快。跳跃明亮的音质,别致的轻巧的曲风,惹的人不禁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
    一曲欢沁让我知道了琵琶原来还可以这样跳脱轻快 ,无论是忧思暗恨还是张扬洒脱,乐器的灵魂是人所赋予的,不同的人手中的琵琶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灵魂。毕竟谁也没有规定琵琶只能弹闺怨沙场 ,那么,阳春三月,樱飞草长亦何不可?
《鸥鹭忘机》
   《鸥鹭忘机》,一名《忘机》,宋代刘志方所作。此曲由两个乐段加一个泛音的尾声组成,曲情充满生趣和怡然自得,和谐的琴声泛起,引导人们的思维赶往美丽的大自然,心境也随之而豁然开朗。通过鸟的安详神态,表现了人们对鸥鹭忘机式的质朴。乐曲表现了真、善、美的精神世界。
     此曲既是一首古琴曲也是《列子》里一篇寓言故事。大意是说:一个住在海边的人每天清晨都到海边,和海鸥一起游玩。海鸥成群结队地飞来,有时候竟有一百多只。后来,他的父亲对他说:“我听说海鸥都喜欢和你一起游玩,你乘机捉几只来,让我也玩玩。”第二天,他又照旧来到海上,一心想捉海鸥,然而海鸥都只在高空飞舞盘旋,却再不肯落下来了。
“鸥鹭忘机”一词即来源于上述寓言的前半部。“忘机”是道家语,意思是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自甘恬谈,与世无争。“鸥鹭忘机”即指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这首琴曲规劝人们要心地善良,不要存有害人之心。只有心地纯正无邪、自然淡泊,鸥鸟才会与之友善而不具防备之心,整个世界才会和睦相处下去。
(每首曲子的乐评介绍较长,但是便于修改与参考。)



1楼2009-09-24 20:5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