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问题15:机器茶是怎么回事?#手工茶与机器茶#
经常见到网上的“专家”说:机器茶容易泡开,手工茶泡不开,貌似很有道理。也给茶友产生误解,为什么有的好茶还那么容易涨开呢?
这里所说的机器茶指的是机压茶,是用压茶机压制而不是包揉而成的茶叶。压茶机自200年起,安溪全境被禁止使用,但也有周边地区少量茶农继续使用压茶机,这部分茶叶也会流入安溪的批发市场销售。
图:压茶机尊容,被集中收缴等待拆解变卖。



偶然有茶友发来图片,让我看什么工艺,我没看出来,但却有意外发现: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机压茶吗



机压(没经过包揉的)茶和手工(包揉)茶的叶底区别:上面三张是机压茶(借用茶友图片),
机压茶和包揉茶区别不在于泡不泡的开,而在于:叶片是否死板和活泼,平坦和翘边,破烂和完整
下面几张是包揉茶。



手工茶其实不是纯粹的全手工,而是在很多步骤采用人力操作,铁观音的成型过程比较繁复,也要随时关注质量的转变。所以包揉是个很重要很辛苦的过程,近几年茶叶价格太低,茶农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茶叶卖不回成本价也很常见,导致茶农心灰意冷,工序也尽量减省,甚至基本不经过包揉,通过压茶机压上15遍左右,茶叶也可以成型,这样的茶叶发酵不充足,质量低,但外形紧结漂亮,色泽翠绿讨好。这就是所谓的“机器茶”。
正常的手工茶有可能也辅助使用压茶机,但包揉工序绝对不会省略,大约也需要15趟以上的速包(作用是卷紧)和平揉(作用是卷曲)。查看原文:简单问题15:机器茶是怎么回事?【茶言观舍吧】_百度贴吧 https://tieba.baidu.com/p/5059056343
生铁的制作过程除了杀青温度在200°以上,烘焙的温度都在80°以下,茶叶的纤维不经过碳化,所以容易泡开,哪怕压的太久太紧。高温的所谓“碳焙”和传说的“人参乌龙茶”由于纤维素碳化,失去弹性,所以很难泡开。泡不开不等于好茶,往往是烤坏的劣茶。
机器茶还是有迹可循的,叶子边缘没有卷翘,如一张纸折叠,包揉过的茶叶就像揉揍的纸。速成的机器茶用力度大,茶叶压碎的多,叶片不完整。精心制作的茶叶模仿手工力度,慢工细活,茶叶底比较完整。
图:包揉茶的叶底如下:




包揉机:

经常见到网上的“专家”说:机器茶容易泡开,手工茶泡不开,貌似很有道理。也给茶友产生误解,为什么有的好茶还那么容易涨开呢?
这里所说的机器茶指的是机压茶,是用压茶机压制而不是包揉而成的茶叶。压茶机自200年起,安溪全境被禁止使用,但也有周边地区少量茶农继续使用压茶机,这部分茶叶也会流入安溪的批发市场销售。
图:压茶机尊容,被集中收缴等待拆解变卖。



偶然有茶友发来图片,让我看什么工艺,我没看出来,但却有意外发现: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机压茶吗



机压(没经过包揉的)茶和手工(包揉)茶的叶底区别:上面三张是机压茶(借用茶友图片),
机压茶和包揉茶区别不在于泡不泡的开,而在于:叶片是否死板和活泼,平坦和翘边,破烂和完整
下面几张是包揉茶。



手工茶其实不是纯粹的全手工,而是在很多步骤采用人力操作,铁观音的成型过程比较繁复,也要随时关注质量的转变。所以包揉是个很重要很辛苦的过程,近几年茶叶价格太低,茶农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茶叶卖不回成本价也很常见,导致茶农心灰意冷,工序也尽量减省,甚至基本不经过包揉,通过压茶机压上15遍左右,茶叶也可以成型,这样的茶叶发酵不充足,质量低,但外形紧结漂亮,色泽翠绿讨好。这就是所谓的“机器茶”。
正常的手工茶有可能也辅助使用压茶机,但包揉工序绝对不会省略,大约也需要15趟以上的速包(作用是卷紧)和平揉(作用是卷曲)。查看原文:简单问题15:机器茶是怎么回事?【茶言观舍吧】_百度贴吧 https://tieba.baidu.com/p/5059056343
生铁的制作过程除了杀青温度在200°以上,烘焙的温度都在80°以下,茶叶的纤维不经过碳化,所以容易泡开,哪怕压的太久太紧。高温的所谓“碳焙”和传说的“人参乌龙茶”由于纤维素碳化,失去弹性,所以很难泡开。泡不开不等于好茶,往往是烤坏的劣茶。
机器茶还是有迹可循的,叶子边缘没有卷翘,如一张纸折叠,包揉过的茶叶就像揉揍的纸。速成的机器茶用力度大,茶叶压碎的多,叶片不完整。精心制作的茶叶模仿手工力度,慢工细活,茶叶底比较完整。
图:包揉茶的叶底如下:




包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