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告别“战争语言”
作者 杨林柯
在一些学校,管理者很喜欢使用战争用语,比如“奋斗”“奋战”“拼搏”“打造”“宣传”“胜利”“占领”“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突破口”“教育战线”,同一个年级的老师也互称“同志”“战友”……虽然二十世纪中叶的那场战争结束了,但战争语言在这个社会一直被滥用着,电视、广播、报刊中,与战争相关或将战争泛化的语言或标语还时有所见,而且用得理直气壮。流风所及,教育也被这种语言风格所侵染。
教育需要告别“战争语言”
说话者也许没有意识到,战争语言相对粗糙、简陋、激情、暴力的风格,容易给学生带来一种你死我活的焦虑感,而且也把说话者自己语言的贫乏、修养的肤浅和精神的焦虑暴露了出来。
直到今天,在许多学校管理者心中,人生就是一个赛场,要分出个胜负;学习就是攀登,充满“你下我上”的残酷;教育就是战争,你死我活,所以在展示学生成绩的“光荣榜”上赫然出现了“多得一分,干掉千人”的标语。
教育需要告别“战争语言”
在一些学校讲话中,充斥着“提高战斗力”“打好升学这场硬仗”这样的话,考试对学生要“严防死守”,成绩分析会上说某某班“异军突起”,学校在某个竞赛中几乎“全军覆没”,本次考试的“英雄班级”是某某班。
在管理层面,让教师之间加强“合作”,不能“单兵作战”,尤其是有经验的老教师要形成学校的“英雄联盟”,不要耍个人“英雄主义”。迎接上级检查要“全民皆兵”“出奇制胜”,对个别谈恋爱的学生不能“打草惊蛇”,但也不能“警惕太甚”“全民皆兵”。
教育需要告别“战争语言”
对学生也是如此。考完试鼓励学生时动不动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常胜将军”“要总结失败教训”“胜不骄,败不馁”“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天哪,教育什么时候成了一场场战争?这些年来,基础教育的竞争似乎越来越激烈,升学压力越来越大。但事实上,压力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得这么大,而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制造出来的。现在的全民焦虑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盲社会”的投射,民众其实不知道这个社会将走向何处,只是希望在生存竞争中胜出。人总是容易被自己的想象力所欺骗。
这些年,全社会都很关注教育,但总是把问题抛给制度。一些教师在谈到自己一些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行为和做法时,往往也是两手一摊:“没有办法,上面要我这样做啊!”光说制度问题,身在其中的教育者自己就完全可以躲到安全地带吗?这种“平庸之恶”的持续发生,不断加剧着教育生态的恶化。
其实,制度是什么?还不是人构建出来的,每个人都是制度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墙。教育问题,最终还是人的问题——在家里是父母的问题,在学校是教师问题,尤其是学校领导的问题——每个教育场中的人都是制度的一部分。教育者不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不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不强化自己的内心力量,以致被那些外在的功利盘算所挟持,自己大乱方寸,又不断制造新的教育问题,强化恶性竞争,最后把不幸都转嫁给无辜的孩子。
语言是思想的亮光,观念的外套,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也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教育的改变必然首先有教育观念的改变,而教育观念的改变,尤为重要的是从改变教育者的言说方式入手,告别战争语言,走出僵化激进的思维模式。毕竟,教育不是战争,它是慢的艺术,需要一些保守主义的东西。
作者 杨林柯
在一些学校,管理者很喜欢使用战争用语,比如“奋斗”“奋战”“拼搏”“打造”“宣传”“胜利”“占领”“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突破口”“教育战线”,同一个年级的老师也互称“同志”“战友”……虽然二十世纪中叶的那场战争结束了,但战争语言在这个社会一直被滥用着,电视、广播、报刊中,与战争相关或将战争泛化的语言或标语还时有所见,而且用得理直气壮。流风所及,教育也被这种语言风格所侵染。
教育需要告别“战争语言”
说话者也许没有意识到,战争语言相对粗糙、简陋、激情、暴力的风格,容易给学生带来一种你死我活的焦虑感,而且也把说话者自己语言的贫乏、修养的肤浅和精神的焦虑暴露了出来。
直到今天,在许多学校管理者心中,人生就是一个赛场,要分出个胜负;学习就是攀登,充满“你下我上”的残酷;教育就是战争,你死我活,所以在展示学生成绩的“光荣榜”上赫然出现了“多得一分,干掉千人”的标语。
教育需要告别“战争语言”
在一些学校讲话中,充斥着“提高战斗力”“打好升学这场硬仗”这样的话,考试对学生要“严防死守”,成绩分析会上说某某班“异军突起”,学校在某个竞赛中几乎“全军覆没”,本次考试的“英雄班级”是某某班。
在管理层面,让教师之间加强“合作”,不能“单兵作战”,尤其是有经验的老教师要形成学校的“英雄联盟”,不要耍个人“英雄主义”。迎接上级检查要“全民皆兵”“出奇制胜”,对个别谈恋爱的学生不能“打草惊蛇”,但也不能“警惕太甚”“全民皆兵”。
教育需要告别“战争语言”
对学生也是如此。考完试鼓励学生时动不动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常胜将军”“要总结失败教训”“胜不骄,败不馁”“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天哪,教育什么时候成了一场场战争?这些年来,基础教育的竞争似乎越来越激烈,升学压力越来越大。但事实上,压力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得这么大,而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制造出来的。现在的全民焦虑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盲社会”的投射,民众其实不知道这个社会将走向何处,只是希望在生存竞争中胜出。人总是容易被自己的想象力所欺骗。
这些年,全社会都很关注教育,但总是把问题抛给制度。一些教师在谈到自己一些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行为和做法时,往往也是两手一摊:“没有办法,上面要我这样做啊!”光说制度问题,身在其中的教育者自己就完全可以躲到安全地带吗?这种“平庸之恶”的持续发生,不断加剧着教育生态的恶化。
其实,制度是什么?还不是人构建出来的,每个人都是制度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墙。教育问题,最终还是人的问题——在家里是父母的问题,在学校是教师问题,尤其是学校领导的问题——每个教育场中的人都是制度的一部分。教育者不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不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不强化自己的内心力量,以致被那些外在的功利盘算所挟持,自己大乱方寸,又不断制造新的教育问题,强化恶性竞争,最后把不幸都转嫁给无辜的孩子。
语言是思想的亮光,观念的外套,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也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教育的改变必然首先有教育观念的改变,而教育观念的改变,尤为重要的是从改变教育者的言说方式入手,告别战争语言,走出僵化激进的思维模式。毕竟,教育不是战争,它是慢的艺术,需要一些保守主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