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01日
漏签
0
天
中华书局吧
关注:
2,812
贴子:
36,965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1
2
下一页
尾页
25
回复贴,共
2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中华书局吧
>0< 加载中...
“欧阳修” 还是 “欧阳脩”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gaohuan_51
贡士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可能有书友已经发现书局出的小绿皮版《宋史》同一套书中欧阳修的名字竟然两种写法。
本传中为“欧阳脩”
其它人传,如王曙传中为“欧阳修”
小绿皮用的是旧体字,这样一个宋代大名人,编辑在排字的时候,如果都是“修”或者都是“脩”,还能接受,
现在同一套书两种写法,是故意的吗?
可能性最大的是负责点校本传的是一个人,点校其他人传的时候是另外一个人。
gaohuan_51
贡士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修,脩本两字,均为正字,两字可以混用,简体字均写成修。读者虽然阅读无障碍,可古籍是需要严谨性的,特别是名字,应该特别去考证。
最有说服力的是去查欧阳修的帖,看看他是怎么写自己名字的,就应该明白了。
下图是欧阳修的《灼艾贴》
熊猫办公
百度广告,领先的AI写作工具,提升写作速度,优化创作模式,自动生成内容,更高效快速!熊猫办公百度广告,全新AI技术,更快更全,一键生成文档内容。
2025-04-01 22:01
广告
立即查看
gaohuan_51
贡士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以下是网上看到的一篇博文,特转载于此,很说明问题了。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书法家,可是现在的人很少知道,其实他本来名字并不叫欧阳修,实际上应是“欧阳脩”!现存欧阳修手迹如《唐书局事帖》、《气候帖》、《上思帖》和今存水丰县沙溪镇碑刻《欧阳氏谱图》(相传为欧阳修手书),署名均为“欧阳脩”。南宋绍兴四年(1134)蔺州刻本《居十集》五十卷,绍熙、庆元年问庐陵周必大等编纂的《欧阳文忠公集》其卷首题署及文章中作者姓名,都作“欧阳脩”。现有他曾招一个生病的朋友到家讨论治病的一封信札,是这样写的:
脩启:多日不相见,诚以区区。建业(另一友人)云曾灼艾,不知体中如何,来日修偶在家,或能见遇中医者,……亦有闲事思相见,不宣。脩再拜。学正足下,廿八日。
众所周知,欧阳修少孤,随母投靠叔父生活,困苦非常,母亲给他取名为“脩”。“脩”指“干肉”,其中苦心不言自明。既然这样,怎么人们能说给这个大文学家改名就改了呢?
巧就巧在古时除了本义的名词“脩”不能写作“修”之外,在其余义项上,两字常常通用。《集韵》:“修,或通作脩。”《字汇补》:“脩,与修通。”在古代文献中,“脩”与“修” 都有“长”与“善”的引申义。《诗经•小雅•六月》:“四牡脩广。”毛《传》:“脩,长。”屈原《离骚》:“恐脩名之未立。”汉•张衡《思玄赋》:“伊中情之信修兮。”李善注:“修,善也。”欧阳修,字永叔,这“永叔”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永,长也。”“善也。”《集韵》:“叔,与同。”也就是说这两个词都有长、善的意思。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当时世人习惯上常将“欧阳脩”通写为“欧阳修”。而且这种俗写和通用,早在欧阳修生前就已出现!当然这种情况原本不为欧阳修愿意接受,有事实为证:
宋仁宗嘉祐七年,费县知县苏唐卿用篆文书写《滁州琅琊山醉翁亭记》,刻石树立于县斋。石样篇末的“庐陵欧阳脩也”,随众从俗,写成“庐陵欧阳修也”。篆文石样写成后,寄送欧阳修亲自审定。当时欧阳修接到此信后就不认可这种写法,曾致书苏知县要求更正:
脩启:辱惠,仍寄示篆文石样。鄙辞何以污巨笔,然遂托字共以传不朽,岂胜其幸也。……脩再拜。“脩”字,望从“月”,虽通用,恐后人疑惑也。……
在这里欧阳修除了谦虚地向朋友表示感谢外,还很正式提出要朋友纠正名字的误写。欧阳修正是顾忌到同一人名的两种写法,势必引起后人疑惑,因而坚持“脩”的写法,反对将其名依众写成“修”。
然而,到了晚年,他却又容忍并默从了“修”的写法,甚至连自己的印章,也都以“修”代“脩”。周必大《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二后跋有云:“今文集多以“修”为“脩”,不敢轻改……。”欧阳修为何最终却又默认了呢?
这跟当时欧阳修处境有关。原来欧阳修性耿直,“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井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苏轼叙其文曰:“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识者以为知言”。(《宋史》卷三百九十《欧阳修传》)。得罪不少人,那些人总想把他赶出朝廷。当时欧阳修的妹夫张龟正有个前妻的女儿,嫁给欧阳修一个远房侄子,被人指证侵占别人财物,有谏官钱明逸陷欧阳修与此事有关,欧阳修亦上表自明:
“臣生而孤苦,少则贱贫。同母之亲,惟存一妹,丧厥夫而无讬,携孤女以来归。张氏此时,生才七岁。……况晟于臣宗,已隔再从;……然其既嫁五六年后,相去数千里间,不幸其人自为丑秽,臣之耳目不能接,思虑不能知。……以至究穷于资产,固已吹析于毫毛……”
后虽朝廷查证欧阳与此事无关,但朝廷仍以财物不明的罪名把他降到滁州。后来因误在布衣下穿紫袄(官服),再一次为御史蒋之奇所攻击,又把这件事扯了出来。欧阳修激愤异常,屡次上书要求“以(蒋)之奇所奏出付外庭,公行推究,以辨虚实,显示多方。取进止。”好在当时神宗皇帝还算明白,神宗治平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差中使朱可道赐御札:
“春寒安否?前事,朕已累次亲批出诘问,因依从来,要卿知。付欧阳修。”
不久(治平四年三月四日),再差中使朱可道赐御札:
“春暖,久不相见,安否?数日来,以言者污卿以大恶,朕晓夕在怀,未尝舒释。故累次批出,再三诘问其从来事状,讫无以报。前日见卿文字,力要辨明,遂自引过。今日已令降黜,仍出榜朝堂,使中外知其虚妄。事理既明,人疑亦释,卿宜起视事如初,无恤前言。赐欧阳修。”
从两封御札里我们可以看到神宗皇帝对欧阳修关爱有加,轻言抚慰,所以流言自止。本来事情到此为止了,可是没有想到皇帝在这两封御札中都把他的名字写成了欧阳修。在当时尴尬处境下,欧阳修无可奈何不得不屈从。此后,他的姓名就以“欧阳脩”、“欧阳修”两种写法并存于历代文献,且以“修”代“脩”俗写方式后来呈现渐居上风的态势。
此“欧阳修”最终战胜了彼“欧阳脩”!
Fisher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应该是点校用的底本就这样吧,正史点校范例一般都不会修改正文。除非是重大明显传写错误,而且别的版本有依据的。
估计修订本会考虑统一字形。两种字形存在,阅读很不方便。
刀锋丨剑舞
进士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现在都是电脑排版,统一检索、修正,修订本应该不会有这种疏漏了。
流年浮光亂
举人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错字难免的 我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孟子》影印版上面还有错字呢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避讳的原因
生天地化鬼神
进士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辛德勇好像有篇文章是讨论这个的
江湖浪子侠客心
童生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新修订版全都改“修”为“脩”,参考《三代学人接力完成《五代史》校订 》
https://www.sohu.com/a/35188031_117499
广陵区云思信息咨询中心..
低价格高线索竞价广告关键词竞价+信息流推广,按效果付费,让订单轻松翻倍。竞价广告投放广告 致力于助力中小企业提高网络营销效率,节约营销成本
2025-04-01 22:01
广告
立即查看
贴吧用户_5b221AZ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很细心
橙红色郁金香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呵呵
正宗小小白鼠
吧主
1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赞
犬儒派拧巴门主
举人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最近读书局的春秋左传诂和礼记集解,同时参考了书局的新编中国历史纪年表,前两本书中也有类似情况,后与後、于与於等等,明显是一人校对一部分,最后并无人统一校对一过。以书局声名之隆,书籍价格之高,如此内容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尤其新编中国历史纪年表更是错讹百出,礼记集解中也有不少讹误,例如明显应该是未字,但错为末字。读书人欲得一善本而难遂人愿,实在是憾事。
费大幅变不变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可以去听听北大辛德勇教授的讲座,他专门讲了应该为脩字
正宗小小白鼠
吧主
1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顶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