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度娘,本文伪学术,纯练心理分析兼探讨人物塑造。本文从九型人格角度的分析电视剧《陈情令》角色心理。
楼主初来乍到,年纪大不混各种圈,一家之言还请海涵,谢谢大家。
==============================================
缘起:近日受好友 景天阳雪 影响,迷恋于心理学中九型人格理论,又因好奇心去看了热门剧《陈情令》,在对剧的架构和细节把握不禁赞赏的同时,忍不住将剧中人物当做九型人格的研究对象胡乱思索。然而得出的结论令我颇有启发,故想将这一段思考记录下来。
《陈情令》的角色让我这个九型爱好者来看,非常之“典型”。从剧情上来讲,矛盾集中跌宕,且充斥着各种日常态、应激态、压力态,客观上达到了论据翔实的效果。而人设上,角色形象鲜明、人物行动和演员表演几乎完全扣合各型号的心理逻辑,即使是九型初学者,定型号也几乎可以称得上一眼即中。个人认为,本剧给爱好“虚构人物”心理分析的人,提供了非常适宜的一个研究范本。
(因现实中的人多半更为复杂,且旁人难以窥探全貌,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信息充分收集,故进行九型分析,有时不容易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答案。而虚构人物分析则因为资料详尽、角色行为通常较为典型而容易很多,本人只是未窥门径的爱好者,故还是喜欢从简单的开始。)
所用知识体系简介:九型人格,又名性格型态学,根据人自身反应出的气质而划分出九种不同的人格分类。目前普遍是应用于企业招聘、员工培训、人际关系、心理治疗等方面的一门知识体系。目前分类简述如图,更深入全面的描述请百度。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ece8392effe9925cb0c695804a95ee4/0f2ccba88226cffc1af024e5b6014a90f703ea7e.jpg)
备注:1、因本人非心理学专业人士,只是一个刚刚接触此门学问的爱好者,对知识的理解甚为浅薄机械,还停留在从各种科普文章里找依据的水平,想到哪写到哪,解读也可能颇有不当,仅为个人看法。对任何文中涉及角色不黑不吹,力求当成一个真实案例做到审慎客观。是文艺角色必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不存在刻意贬低某某角色。欢迎对九型人格有兴趣的小伙伴们从学术角度指点讨论。
2、看剧之前非原著读者,故论据以第一印象的电视剧剧情为主,原著为辅。本文为纯学术证明题向,只研究角色塑造的完整性科学性等方面,本IP其他纠葛、与原著情节差异优劣等问题不在此文讨论范围内。
3、为了保持个人思路的独立性和写作此文的勇气,刻意避免去读本剧其他剧评书评等等,导致见解可能落伍偏差、亦可能已为老生常谈,勿笑勿怪。
楼主初来乍到,年纪大不混各种圈,一家之言还请海涵,谢谢大家。
==============================================
缘起:近日受好友 景天阳雪 影响,迷恋于心理学中九型人格理论,又因好奇心去看了热门剧《陈情令》,在对剧的架构和细节把握不禁赞赏的同时,忍不住将剧中人物当做九型人格的研究对象胡乱思索。然而得出的结论令我颇有启发,故想将这一段思考记录下来。
《陈情令》的角色让我这个九型爱好者来看,非常之“典型”。从剧情上来讲,矛盾集中跌宕,且充斥着各种日常态、应激态、压力态,客观上达到了论据翔实的效果。而人设上,角色形象鲜明、人物行动和演员表演几乎完全扣合各型号的心理逻辑,即使是九型初学者,定型号也几乎可以称得上一眼即中。个人认为,本剧给爱好“虚构人物”心理分析的人,提供了非常适宜的一个研究范本。
(因现实中的人多半更为复杂,且旁人难以窥探全貌,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信息充分收集,故进行九型分析,有时不容易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答案。而虚构人物分析则因为资料详尽、角色行为通常较为典型而容易很多,本人只是未窥门径的爱好者,故还是喜欢从简单的开始。)
所用知识体系简介:九型人格,又名性格型态学,根据人自身反应出的气质而划分出九种不同的人格分类。目前普遍是应用于企业招聘、员工培训、人际关系、心理治疗等方面的一门知识体系。目前分类简述如图,更深入全面的描述请百度。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ece8392effe9925cb0c695804a95ee4/0f2ccba88226cffc1af024e5b6014a90f703ea7e.jpg)
备注:1、因本人非心理学专业人士,只是一个刚刚接触此门学问的爱好者,对知识的理解甚为浅薄机械,还停留在从各种科普文章里找依据的水平,想到哪写到哪,解读也可能颇有不当,仅为个人看法。对任何文中涉及角色不黑不吹,力求当成一个真实案例做到审慎客观。是文艺角色必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不存在刻意贬低某某角色。欢迎对九型人格有兴趣的小伙伴们从学术角度指点讨论。
2、看剧之前非原著读者,故论据以第一印象的电视剧剧情为主,原著为辅。本文为纯学术证明题向,只研究角色塑造的完整性科学性等方面,本IP其他纠葛、与原著情节差异优劣等问题不在此文讨论范围内。
3、为了保持个人思路的独立性和写作此文的勇气,刻意避免去读本剧其他剧评书评等等,导致见解可能落伍偏差、亦可能已为老生常谈,勿笑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