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想必大家对踏歌的同名舞蹈《踏歌》已经耳熟能详,不过,作为舞台艺术化的表演,《踏歌》虽然是很大程度上展现了踏歌舞的样貌,但仍然有些地方还鲜为人知中。
踏歌的主要特点是:歌唱、踏地与舞袖。
歌唱:是“词”与“调”的合一,踏歌之“歌”是“音调”的不断重复,但“词”却要求不断变化,词多是显著特点,所以“新词婉转递相传”是“踏歌”最吸引人的新意了(有新意才有创意咩?^ ^)。中国之“乐”自古便是诗、歌、舞三位一体(乐诗言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也即起舞激(百度)情时会即兴作诗和调而唱。然而现代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语文课上诗词学习成了纯粹的意思翻译,我们的学生剩下的只有“背诗”一途时,即兴作诗已宣告丧失了发展的土壤,诗词创作变得高不可攀,事实是如此吗?刘禹锡在《纥那曲》中记蓝采和写的《踏歌》诗:“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有几何……”姑且不论是否真有蓝采和此人,但此诗可以给我们一个启发——踏歌中的诗词并不是非得如何妍丽,可以随意填词自创。取个不太恰当的例子:hip—hop,和着拍子节奏,不断的自创词“嘿,今天天气还不错,对面大楼在起火”“唷,你还在幸灾乐祸,小心雷打你身过”……
建议:
两种方式:一个一个传唱或集体合唱:步骤1:先规定好一个旋律(可以是已有的某段歌曲的一段/节或自创的),步骤2:出个主题,比如:中秋节;步骤3:然后以一个接一个(或集体)按着相同的旋律唱自己创作的(或吟唱古诗)有关“中秋节”的诗句,边唱边舞。(无论哪种形式,都注意要邀请旁边群众加入)也许“三百内人联袖舞,一时天上著辞声”不再只活在诗词中呢?
踏地:亦即和着歌声以足踏地,踏出鲜明的节奏。其实从《踏歌》这名字中的“踏”字中就可以看出,这种舞蹈的过程中多是活泼轻快甚至激烈的节奏,间或辅以舒缓的节拍作拂袖动作,并非从头到尾“仙仙徐动何盈盈”式的。
舞袖:从上面的诗句中踏歌虽是“连袂而行”但也不是自始至终都手拉手,踏节过程中还会有分开手拂袖、甩袖的动作——“倩看飘飖雪,何如舞袖回”、“罗袖拂寒轻”;而头部会随着身体运动或倾或斜、时举时低——“簪花举复低”“振袖倾鬟风露前”。舞态上有时候还会分行,进退屈伸、离合变幻,错开而舞——“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崔液<踏歌词>)。
佳节之日,明月初现,人们换上汉服,梳妆打扮后前往广阔之地,远离钢筋水泥筑成的束缚,唱起新拟之词,手拉手欢畅流连,是否,会有人注意掉落的花钿?
奉上描写踏歌诗及踏歌词若干,共赏:
唐•刘禹锡《踏歌行》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唐•储光义《蔷薇》
袅袅长数寻, 青青不作林。
一茎独秀当庭心,数枝分作满庭阴。
春日迟迟欲将半,庭影离离正堪玩。
枝上莺娇不畏人,叶底蛾飞自相乱。
秦家女儿爱芳菲,画眉相伴采葳蕤。
高处红须欲就手,低边绿刺已牵衣。
蒲萄架上朝光满,杨柳园中暝鸟飞。
连袂踏歌从此去,风吹香气逐人归。
唐•崔液《踏歌词》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画堂。鸳鸯裁锦袖,翡翠帖花黄。
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庭际花微落,楼前汉已横。
金壶催夜尽,罗袖拂寒轻。乐笑畅欢情,未半着天明。
唐•顾况《听山鹧鸪》
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
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联袖舞,一时天上著辞声。
唐•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宋•王安石《踏歌行》
宿雨清畿时,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
宋•李筼房《武林旧事》
斜阳尽处荡轻烟,辇路东风入管弦。五夜好春随步暖,一年明月打头圆。
香尘掠粉翻罗带,蜜炬笼绡斗玉钿。人影渐稀花露冷,踏歌声度晓云边。
宋•张武子《武林旧事》
贴贴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牵,都城半掩人争路,犹有胡琴落后船。”
~~~~~~~~~【【下面是踏歌词:歌唱内容可以很随意的】】~~~~~~
唐•蓝采和《踏歌》
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
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
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
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
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现代•卜印缜《踏歌行》
青萍伊水人家,古剑琴萧盏茶。泼墨展卷狂入画,演尽世间繁与华。都成了黄沙!
踏歌行去天外,云上有花无花?君子小人皆作古,善恶是非总有它。哪来的真假?
绘画:大汉玉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