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雷米亚吧 关注:624贴子:6,927

【我美丽(?)的张家口】之坝上草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喂熊……
[美丽吗?咳咳……]


1楼2009-10-03 18:30回复
    +
      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以北,曾经是清帝秋游巡猎的地方。这里空气纯净,污染极少,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天然草原。夏季的草原上天气凉爽,繁花遍野,白云飘飘,这时是游览草原风光的最佳时间,你可以住在风味独特的蒙古包中,也可以自带帐篷。


    2楼2009-10-03 18:31
    回复
      2025-05-15 14:05:21
      广告
      +
        张北县,北靠内蒙,南临京津,处于华北内地连接内蒙的咽喉地段,为坝上第一县,总面积 4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张北县城古有“坝上重镇”之称。 
        丰富的资源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张北县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济格局。主里平畴千里,绿林纵横,莜麦、杂豆、亚麻、马铃薯、蔬菜、甜菜等农产品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这里草原广阔,水草丰美,“张北马”“西蒙达尔牛”“河北细毛羊”久负胜名。这里多业并举,以皮毛皮革、肉食、制糖、酿酒、酵母、粮油、服装、鞋帽、机械、建材为主的加工业初具规模,是名符其实的牲畜、皮毛集散地和服务京津的副食品基地。


      3楼2009-10-03 18:31
      回复
        +
          张北县物华天实,地下资源极为丰富。目前,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建材和化工企业发展到 40多家。蔡家营铅锌矿与澳大利亚合资开采,外商投资1.3亿美元,属河北省大型涉外项目。以硅藻土为原料生产的耐火保温材料居国内领先水平。 
          张北县气候凉爽,景色宜人,是极富特色的旅游避署胜地。元中都遗址、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中都湖等旅游景点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这里生态系统完整,有“沙平草远望不尽”、“风吹白草天无际”、“深草卧羊马”之咏。绿草、蓝天、白云、牛羊成群、驼铃声声、百鸟欢歌、蒙古包、奶茶、手把肉、羊肉蘑菇汤、莜面窝窝香,一派塞外草原风情。


        4楼2009-10-03 18:32
        回复
          [气候凉爽]……
          好吧,我承认我回家第二天就感冒了……这还是在位于坝下地区的张家口市,要是上了坝上的张北县,我估计我人生的字典里很可能会多出【休学】二字……


          5楼2009-10-03 18:33
          回复
            唉唉……不与雪碧市长唱反调了……
            总之,夏天的张家口是一个很不错的避暑胜地,比那承德避暑山庄好多了……(承德人表丢石头砸我)


            6楼2009-10-03 18:34
            回复
              +
                即涿鹿故城,位于涿鹿县东南部的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相传,这里是黄帝在战胜蚩尤、炎帝后建起的第一座都城。
                黄帝城为不规则方形夯土城,长宽均约500米,残存城墙高5—10米。遗址内发现了大量陶器、石器,多为距今五千年左右的新石器石代的产物。


              7楼2009-10-03 18:38
              回复
                +
                    翠云山滑雪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郊外的和平森林公园内,距张家口市63公里距离北京265公里,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具规模的四季旅游景区。翠云山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海拔达2100米,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15度左右,雪地资源丰富,积雪厚度平均在1米左右,存雪期长达5个月以上,滑雪的日子为11月至次年3月,约130天。这里沟壑纵横,山势平缓,是理想的滑雪、休闲胜地,被人们称为华北地区的"亚布力"。每到冬季,这里雪花飘飞,遍山晶莹,在从11月份到来年3月份之间,都是滑雪期。
                    雪场建有6条不同等级的滑雪道、三条牵引索道,有近500副滑雪器具,可同时容纳200人滑雪。并配有三条牵引索道、造雪、滑雪拖带转盘等设施,可满足不同水平滑雪爱好者的需求。翠云山度假村设施齐备,具有异国情调的欧式别墅可同时接百人就餐、住宿。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势条件、丰富的雪地资源和初具规模的滑雪、住宿、餐饮条件已经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雪场还有马拉雪橇等活动,是三口之家冬季旅游的极好场所。


                8楼2009-10-03 18:39
                回复
                  2025-05-15 13:59:21
                  广告
                  四百度……看我补回黄帝城的图……
                  其实也没啥,就是被发现老大埋在了我们这……


                  9楼2009-10-03 18:41
                  回复
                    +
                    位于市区西北的卧云山山麓,相传水母娘娘路过此山时,曾点地成泉,后人遂在此地建水母宫以作纪念。   水母宫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宫内建筑古朴庄重,庙内塑有峨冠彩披的水母娘娘像,庙下有一股泉水喷涌而出。水母宫旁边有一座森林公园,园东南建有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别墅与塑像,西南建有吉鸿昌烈士纪念馆。


                    10楼2009-10-03 18:44
                    回复
                      +
                      位于张家口市区西部的云泉山东坡,云泉山海拔1000多米,雄伟挺拔,常年云雾缭绕,山中清泉不息。   云泉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明清两代屡有重修增建。该寺上部为道观,下部为佛殿,集佛道文化于一体。寺内西崖下,自北向南排列三个天然石洞,当中为风洞,北为水洞,南为冰洞,三洞虽近在咫尺,却风景迥异,不能不让人啧啧称奇。


                      11楼2009-10-03 18:46
                      回复
                        +
                          夏季的张家口坝上草原是一望无垠的绿色,近观成群的牛羊悠闲咀嚼,远望蓝天白云风叶转动。记者踏访中国风电基的第一印象竟是对当地自然美景的由衷赞叹。
                          张家口尚义县官员告诉记者,风电项目由于没有污染,反而给当地的旅游业增加了看点。
                          在国华尚义满井风电场,记者看到远观时支撑风机轻盈转动的“苗条”立柱竟然是数人难以合抱的庞然大物。国华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高臣岭介绍,尚义满井风电场由神华集团旗下的国华能源投资公司投资建设,风电场区域覆盖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该风电场规划装机容量18.3万千瓦,总投资约17.5亿元,安装单机容量1500千瓦的风机122台,是目前全国单体最大的风电场。该风电场共分四期建设,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绿色电能4.3亿千瓦时,同比火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万吨,节水43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3万吨,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
                          而将风电作为主导产业的尚义县目前共与21家风电企业签订了开发规模达720万千瓦协议,总投资达620亿元。目前国内国华、龙源、国电、华能等大公司全部落户尚义县,开发风电。到今年底该县风电总装机容量可达到40万千瓦,在“十一五”末可实现百万千瓦目标,全力打造“中国风电第一县”。
                          谈及张家口坝上地区的优良风电资源,高臣岭解释,来这里开发风电产业存在着必然性,张家口地区风资源品质优良,通俗说就是风势强劲风速均匀且无破坏性,这样发电量才能均衡质优。“而在风能较弱,发电量少的夏季,为弥补风力独立发电的缺陷,神华集团利用当地的气候特点,建成了河北省首个风光互补发电示范区,实现了当地风能资源与太阳能资源的有效互补。”
                          正是基于此,张家口把风电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主导产业强力推进。该市风能资源非常丰富,据初步推算,资源储量达到1700万千瓦,可开发量达到1000万千瓦,是中国少有的风能集中区,具有建设大型风电场的良好条件。
                          当地官员介绍,近年该市在坝上地区谋划实施了中国第一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引进中节能、中广核、国电龙源、国投、省建投等10多家能源知名企业,相继建成了张北长城、尚义满井、张北满井、康保卧龙图等数家风电场。到去年底,全市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115万千瓦,成为中国风电装机最多的地区之一。
                          与此同时,相关配套产业也在风生水起。在张北县风电设备产业园,年产30万千瓦的运达风机组装线项目已经入驻。张北运达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经理介绍,该公司的辐射能力主要以张家口和承德为主,覆盖北方。今年下半年就能具备十万千瓦的生产能力了。
                          据悉,总投资2.2亿元、年产30万千瓦的张北运达风机组装线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提高风电产业的科技含量,吸引大批风电配套产业项目跟进,而且带动这里风机下游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速坝上乃至周边地区风电产业发展进程。项目建成投产后,生产规模可达4万千瓦,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77亿元。


                        12楼2009-10-03 18:52
                        回复
                          唯一骄傲的我们那天空湛蓝,空气新鲜……


                          13楼2009-10-03 18:53
                          回复
                            +
                            漫山遍野的银色风车耸立于高空,转动的桨叶犹如一只只随风起舞的雄鹰,让人心潮澎湃。短短十几年间,张家口风电产业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追风逐电”发展之路,一项项喜人的变化昭示着昔日横行肆虐的西北风如今已成为张垣大地的“聚宝盆”,一座“风电名城”正在迅速崛起。
                            百万千瓦级风电城市“梦想成真”
                            前一阶段,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由市发改委传来———我市风电装机容量已突破100万千瓦,成为全省唯一、国内少数几个风电装机突破百万千瓦的地级市。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我市特有的气候特点———多风。据权威机构初步评估,全市风能资源储量达2000万千瓦以上,且可开发区域地处京津唐电力负荷中心,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是国内不可多得的风电开发“宝地”。
                            资源意味着成功,但有了资源并不等同于成功。随着国家对于风电产业发展的重视,我市风电产业进入了“磁悬浮”时代,诸多全国第一、全省第一被依次收入囊中。2007年全国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花落”我市;2009年2月我市又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建设双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市;2007年、2008年风电装机量和并网发电量均为全省第一,国内地级市前列。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节能、中广核、中水投、龙源等国内风电巨头纷纷“抢滩登陆”张垣,全市总装机规模由1998年的0.985万千瓦“飞跃”到今年8月底的133.255万千瓦,而到2020年我市风电装机总容量预计将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建设国内“风电名城”就在不远的将来。
                            “风光互补”开启张垣风电新纪元
                            今年7月,国内首个风光储能综合示范项目“花落”我市,一种全新的风电发展模式在我市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市风电产业从此迈入了“风光互补”时代。
                            近年来,随着国内风电产业的蓬勃发展,也衍生出了一些问题,远程输送难就是其中之一。据风电专家介绍,风能受季节、时间等因素影响较大,如7、8月风力发电量仅为2、3月的三分之一左右,不稳定的电能严重制约了电能的远程输送。我市装机规模过百万,输送问题非同小可。为此,我市在全国较早开展了风光互补模式的尝试,去年10月在尚义县建成了全省首个风光互补示范区。
                            “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良好的风电产业基础和风光互补经验令国家电网将国内首个风光储能综合示范项目落户张垣,从此我市风电产业迈入了“风光互补”时代。资料显示:该项目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开发规模为50万千瓦风电、1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7.5万千瓦化学储能,总投资12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光储三位一体示范工程。
                            “张垣制造”撑起风电“龙型经济”
                            8月15日三一张家口风电产业园项目开工奠基;7月30日运达张北风电生产基地首批风电机组下线;去年12月坤源风电项目投产……我市正经历着一场由“风电大市”到“风电强市”的蜕变。近年来,尽管我市风电装机容量呈几何倍数般增长,但“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风电产业的发展。为此,我市在开发风能资源的同时,坚持走优势资源产业化发展之路,依托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具有优良传统的机械加工产业优势,积极寻求风电设备加工本地化,做张垣人自己的“风车”。同时,主动与国内机械设备制造强企接洽合作,扩大风电设备生产及加工能力。由具备本地生产塔筒能力到具备本地生产叶片能力,再到浙江运达、三一集团风电设备制造大项目的签约、落户,使得我市风电产业链条环环相扣,逐步趋于完整化。目前我市已具备了本地生产风电全套设备的能力,风电产业“龙型经济”正在迅速崛起。


                            14楼2009-10-03 18:56
                            回复
                              2025-05-15 13:53:21
                              广告
                              欣赏图2


                              15楼2009-10-03 18: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