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ee吧 关注:15贴子:479

Longsys旗下高端固件FORESEE P800 SSD评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FORESEE这个牌子大家可能少听见过,它是江波龙旗下的嵌入式存储品牌,2011年创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行业应用领域,因而在消费级市场知名度不高。
今天小编拿到的FORESEE P800就是其推出的一款高端定位的消费级SSD产品,体验了几天,分享一下我的评测心得。


1楼2020-02-23 16:20回复
    虽然这款主控不是新产品,但Longsys仍然是大陆第一家能自主开发马牌高端主控固件的厂商。
    马牌主控有一个特点:它只提供主控芯片,固件方面需要由厂商自行研发。这相当于对厂商做了一个能力筛选,有能力开发固件的可以用它来证明自身实力,并且可以获得性能不俗的SSD产品。
    但高端主控的“使用权”依然掌握在少部分有实力的厂商手上,Longsys成功开发88SS1092主控,让它跻身于这少部分有实力的厂商之中,这为FORESEE品牌产品在国内存储市场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2楼2020-02-23 16:21
    回复
      ▼用料设计:铜片散热,单面颗粒+DRAM缓存+主控
      小编拿到手的SSD没有正式包装,只有一个包装良好的防静电袋,据悉该SSD于2020年Q1才正式发售,是一款很新的产品。

      正面只有一张黑色型号标签,但标签里面是有馅料的,颗粒跟主控各内藏了一块铜片用作散热,散热效果的话后面会测到。


      3楼2020-02-23 16:22
      回复

        SSD正面

        SSD背面


        4楼2020-02-23 16:22
        回复
          512GB版本,只有一面有元件,背面没有预留颗粒缓存焊位。P800拥有256GB-2TB容量版本可选,非常适应当下的用户群体需求。

          主控芯片,马牌的88SS1092,比88SS1093要强劲,具备8个闪存通道,支持更高容量,使用PCIe 3.0 X4接口。前面已经提到开发该主控的难度,故不再细说。

          至于闪存颗粒,目前只知道使用的是TLC颗粒,不能确定内部封装的是哪个闪存厂的颗粒,但一般高端马牌主控搭配的闪存颗粒都不会差。缓存颗粒为LPDDR3,大小为512MB。


          5楼2020-02-23 16:23
          回复
            ▼性能测试:
            SSD测试项目中使用的多数都是新版测试软件,包括CDM 7.0、AS SSD Benchmark 2.0、Anvil Pro等,具体如下
            CrystalDiskInfo信息识别:

            FORESEE P800的固件号已经来到了V1.8.0,估计在拿到手之前的测试品中已经更新了很多版固件。其他规格方面,P800走PCIe 3.0 X4通道,NVMe 1.2标准。开机10分钟待机温度维持在42°C,对88SS1092主控来说算凉快了。


            6楼2020-02-23 16:23
            回复
              AS SSD Benchmark测试:
              AS SSD测试时会综合CPU性能评分,所以不管怎么测,速度都会比官方标称和实际使用时低一点,属于正常现象。


              7楼2020-02-23 16:23
              回复
                CrystalDiskMark 测试:
                CrystalDiskMark就是原汁原味的原盘读写速度,比较准确。

                CrystalDiskMark 1GB

                CrystalDiskMark 64GB
                新版CDM可以选择64GB文件大小进行测试,在1GB文件的测试中顺序读写速度可达3210.66MB/s,1964.84MB/s。


                9楼2020-02-23 16:24
                回复
                  而测试大小增加到64GB后,顺序写入速度有所下降,掉至1520.68MB/s,对一块512GB大小的硬盘来说,这个掉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计算小文件持续读写速度,这里从16KB到64MB共16个容量,读取速度最快的区间分布在64KB-4MB,读取速度维持在2.9GB/s左右,接近CDM理论读取速度。
                  而写入速度除了16KB较慢,从32KB-64MB都维持在1.83GB/s。


                  10楼2020-02-23 16:25
                  回复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

                    TxBENCH测试中,各项成绩比前几款软件测试的较慢,4MB顺序读写成绩为2673.63MB/s,1456.61MB/s,随机4K读写为12493.74 IOPS,42102.89 IOPS。


                    11楼2020-02-23 16:25
                    回复
                      HD Tune Pro大容量压力测试:
                      要检验SSD的真面目,就要测量缓外读写速度了。
                      测试前需要讲一下这块P800的SLC缓存机制,这在之后的HD Tune与文件传输里会有作用。

                      FORESEE P800一共有两个SLC缓存区域,分别为固定SLC缓存与可调SLC缓存,通过智能调控SLC缓存区域可以让该产品有更长的高速写入时间。


                      12楼2020-02-23 16:25
                      回复
                        我们一开始就使用100GB的随机数据来测试SSD的速度,结果有点震惊,除了23GB时速度波动了一下,全程维持着1750MB/s的写入速度,这是非常反常的现象,感觉是SLC空间调控起了作用。

                        我们将文件加至200GB,这时候的速度显得就比较正常,在5GB左右的时候就出现了掉速现象。之后直到178GB这里,一直在1600MB/s-500MB/s这个区间里来回循环跳动。而最后的180GB-200GB区间,速度则在500MB/s徘徊。
                        而经过这波测试,也印证了超大陆的猜想:在空盘状态下,FORESEE P800应该是全盘模拟SLC的情况。


                        13楼2020-02-23 16:25
                        回复
                          从第二次HD Tune的测试中可以看到,最终掉速稳定的容量大小为160GB左右,TLC为1个内存储存单元存放3位数据(3bit/cell),而SLC则是1个内存储存单元存放1位数据(1bit/cell),160GBx3=480GB,去除OP空间就刚好是这么多。

                          测试是装在ITX小主机里模拟日常使用情景,空间比较狭窄也比较容易受到周边硬件热量影响。全程测试完毕后,CrystalDiskInfo记录的最高温度为55℃,距离官方的最高工作温度70°C还有不少的距离,这也证明FORESEE P800适合在笔记本这种比较狭窄的机身上使用,并不会产生过热掉速的现象。


                          14楼2020-02-23 16:26
                          回复
                            文件夹拷贝测试:
                            文件夹拷贝测试通过拷贝一个存放有大大小小文件的文件夹来测试传输时速度的稳定性与掉速节点,我们使用游戏《命运2》的文件夹进行文件拷入测试,本次测试文件大小约85GB。

                            传输开始几秒的速度比较快,稳定在2GB/s左右。

                            传输至8.5GB时,可以看到有比较明显的速度骤减,之后17GB时速度再次上升,稳定在1.35GB/s。

                            传输至34GB时,速度再次骤减至700MB/s左右。

                            之后一直断断续续持续着高速——低速这样的情况,全程平均速度估算在900MB/s左右。
                            这样看着是比较符合HDTune测试的结果,全盘SLC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速度并不稳定,部分区间能维持1GB/s以上的传输速度。


                            15楼2020-02-23 16:26
                            回复
                              ▼PConline 评测室总结:给“国产”一个机会,它们真的在努力

                              大陆牌子的固态近年来屡见不鲜,但很多都是贴牌出来走量的厂商,配不上“国产”这个标签。真国产SSD也时常被网友拿出来鞭尸,空谈了许久的国产颗粒一直未看到成品,难免让广大网友对中国制造失去耐心。


                              16楼2020-02-23 16: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