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戏剧与影视学考研成功,电影史和电影理论都是122,总分380+,自身英语非常差~。
🗣先说一下我的大致经历。从2018年九月份开始(之前有把全部书过一遍,过一遍!但并没有做任何功夫),相对于别人准备半年、一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我已经足够幸运了(不是让大家那么晚开始,如果我早点开始,初试分可能会更高,当然这是后话)。但不得不说运气里面肯定有努力和坚持不懈。九月份开始,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边看书边整理笔记。每天早上5:40左右起床,十分钟内出门,看到23:40左右回寝室,洗漱完上床看电影,所以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临近考试午休也睡不好,害怕自己睡过头,端个小板凳在自习室外面睡一会儿,继续背书,考研人都知道十一月份的冬天挺冷的。考研期间几乎是没有形象可言的,所以真的考完试看到自己感慨为什么有那么丑的丑鬼!我从小就不是能静下心好好学习的人,之所以能够坚定考研,一是家里面人原因,二是因为我男朋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不是想说八卦,重点是表达要给自己找一个坚定考研的决心。这个是你全程定心的关键!!!嘻嘻,下面言归正传,说一下各科详细的情况吧。
每天尽可能按照英语:政治:专业的时间来复习,时间分配1:1:3,只是尽量做到,可调控,没有那么死。
🗣英语:如果自身英语好很大优势,不过像我这种差的也没关系,艺术生要求是过三级(跨专业的应该没听说过三级这回事,哈哈哈,那就不用操心),那么简单的词汇起码是能看懂的。大概从五六月份学英语,不过我也是三天晒网两天打鱼的,根本没用。英语差的可以买一本基础阅读做题,真题大家都先不要碰,在七八月时再做,反正我是觉得八月份做真题也不晚。每天花一个小时以内背自己的笔记或者单词,然后保证每天做题。切记不要只背单词不做题,边做题边背单词会事半功倍。英语作文我是在十月份才积累,这要看你什么时候碰真题,总结常考套路,小作文就直接背模板,大作文每年无非就是个人品质或者社会问题的作文,积累你的作文都能用到的句子。(如果英语连三级觉得都有问题,最好选择考专硕,这个不是看不起谁,而是选择一条更适合的路)英语不管哪个专业都是通用的,大家可以看看其他大神的经验,我就不多逼逼。
🗣政治:我就买了肖秀荣三件套和最后的肖八肖四,政治考了74,还比较满意吧。精讲精练我着重看了有颜色的字,这本书就是让你提前有个映像,往年的真题可以做选择题,大题没必要,可以看看答题怎么答。然后就是1000题我做了两遍没做完(可想我时间有多赶),但是我还是把重点两章的错题看了三四遍。最后就是肖八肖四了,这已经是考前一个月才出的书,肖八选择题保证两边,大题我背了一遍,不过根本没记住。大家重点放在肖四,这是最后出的书,我考得这一年预测中了三道,总共五道大题嘛。我把选择题做了两遍,错题也看了几遍,大题背了三四遍,其实我到最后还是有点把时间浪费在政治上,导致最后一周没怎么管专业,这是很大的问题。
🗣专业:我考得学硕,也就是中外电影史+电影理论。九月份到十一月之前,中午十一点吃饭,11.30 背当天整理的笔记直到一点半或者两点,睡半个小时,下午我一般是在弄英语。晚饭17.30后继续弄专业,电影理论我做不到直理解不记忆,我的观点还是得把基本的理论点记住(时间、背景、人物、代表作品、特征……),建立在这基础上,自己多加填充理解。电影史就是必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框架(资料是看不完的,整理笔记的过程也是很花费时间,但是真的很有必要自己做,别人的可以参考),我整理的电影史很粗糙,中国的比较繁杂做了整理,外国电影史我直接背的小灰本。下面推荐几本书,按照我自己用到的重要顺序来。
仅是我用到顺序,有变化和需要提醒的已经在书目推荐中说明!!!
🗣电影史:1.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材《中国电影史》和《外国电影史》就是电影的两个小灰本,外国的调理非常清晰,都是重点。中国的有几章有点乱,不过都要掌握,记住学习要看书目,并且记住。这样能系统有条理的学。这两本所有都要掌握。
2周星的《中国电影艺术史》这本书比较详细,有分析,中国电影史可以结合这本
3王宜文《世界电影史发展教程》强烈推荐外国电影史的辅助书
4李少白《中国电影史》这本书主要是讲中国的电影机构,阅读的比较快,可以当做辅助
5范倍翻译,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这本书一千页,非常厚,有时间的可以阅读,不过我初试是没读的,复试时看了前面两百页被偷了,将近两百块买的,非常心痛,不过这本书他讲的很细,而且也不无聊,考研越来越难,建议大家提前阅读这本书,补充小灰本没有的重要内容。这本书的重要性可以提到前面了
🗣电影理论:1黄琳《西方电影理论及流派概论》这本书比较枯燥,但是往年的题很多都能看到原型。(但近几年形式,这本书不建议当作主书目)
2彭吉象《影视美学》这一本是非常重要的,没有那么无聊,而且也挺好懂的。自己建立框架,结合小灰本一起建立理论框架。答题时很多时候是论史不分家的。
3杨远缨《电影理论读本》这是翻译的原著,所以读起来很多都感觉吃力,但是里面有的很重要,比如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这本书根据情况,重点推荐!(后面的我多只看了一遍作为工具书)
4陈犀禾《影视批评:理论与实践》最后一章里面的文化批评可以先不用掌握。这本书挺好。只是我初试的时候没有来及的消化,重要性可以提到前面。
5黄琳《电影学原理》里面的影像系统还是好懂,其他讲对初试不重要,早些年的有出题,不过近几年没有了,不知道,可以读一下6达德利安德鲁《经典电影理论导论》这本多是对比分析。
🧘♂️书目推荐有点混乱的原因是,大部分是我考完研第一次写的,的确也是我用到书目重要性的次序排列。但从我这一届后面开始,加上快上了一年的课,了解到形式有点变化。所以……,看书重不重要的方法:单纯的看近几年真题,总结出题方向,再通看准备的全部书,最好每门专业只用一本作为主要参考书,比如把两本小灰本当作电影史的首要,把《影视美学》或《影视批评:理论与实践》当作首要的电影理论书,其他都是辅助填充。其实不要被书太多所吓到,里面讲的其实都是同样的东西,只是侧重不同。
还有一本工具书《电影艺术词典》我时间不够,也没有怎么用到。
个人没有报任何考研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是重庆的,耿直热情,哈哈。





🗣先说一下我的大致经历。从2018年九月份开始(之前有把全部书过一遍,过一遍!但并没有做任何功夫),相对于别人准备半年、一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我已经足够幸运了(不是让大家那么晚开始,如果我早点开始,初试分可能会更高,当然这是后话)。但不得不说运气里面肯定有努力和坚持不懈。九月份开始,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边看书边整理笔记。每天早上5:40左右起床,十分钟内出门,看到23:40左右回寝室,洗漱完上床看电影,所以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临近考试午休也睡不好,害怕自己睡过头,端个小板凳在自习室外面睡一会儿,继续背书,考研人都知道十一月份的冬天挺冷的。考研期间几乎是没有形象可言的,所以真的考完试看到自己感慨为什么有那么丑的丑鬼!我从小就不是能静下心好好学习的人,之所以能够坚定考研,一是家里面人原因,二是因为我男朋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不是想说八卦,重点是表达要给自己找一个坚定考研的决心。这个是你全程定心的关键!!!嘻嘻,下面言归正传,说一下各科详细的情况吧。
每天尽可能按照英语:政治:专业的时间来复习,时间分配1:1:3,只是尽量做到,可调控,没有那么死。
🗣英语:如果自身英语好很大优势,不过像我这种差的也没关系,艺术生要求是过三级(跨专业的应该没听说过三级这回事,哈哈哈,那就不用操心),那么简单的词汇起码是能看懂的。大概从五六月份学英语,不过我也是三天晒网两天打鱼的,根本没用。英语差的可以买一本基础阅读做题,真题大家都先不要碰,在七八月时再做,反正我是觉得八月份做真题也不晚。每天花一个小时以内背自己的笔记或者单词,然后保证每天做题。切记不要只背单词不做题,边做题边背单词会事半功倍。英语作文我是在十月份才积累,这要看你什么时候碰真题,总结常考套路,小作文就直接背模板,大作文每年无非就是个人品质或者社会问题的作文,积累你的作文都能用到的句子。(如果英语连三级觉得都有问题,最好选择考专硕,这个不是看不起谁,而是选择一条更适合的路)英语不管哪个专业都是通用的,大家可以看看其他大神的经验,我就不多逼逼。
🗣政治:我就买了肖秀荣三件套和最后的肖八肖四,政治考了74,还比较满意吧。精讲精练我着重看了有颜色的字,这本书就是让你提前有个映像,往年的真题可以做选择题,大题没必要,可以看看答题怎么答。然后就是1000题我做了两遍没做完(可想我时间有多赶),但是我还是把重点两章的错题看了三四遍。最后就是肖八肖四了,这已经是考前一个月才出的书,肖八选择题保证两边,大题我背了一遍,不过根本没记住。大家重点放在肖四,这是最后出的书,我考得这一年预测中了三道,总共五道大题嘛。我把选择题做了两遍,错题也看了几遍,大题背了三四遍,其实我到最后还是有点把时间浪费在政治上,导致最后一周没怎么管专业,这是很大的问题。
🗣专业:我考得学硕,也就是中外电影史+电影理论。九月份到十一月之前,中午十一点吃饭,11.30 背当天整理的笔记直到一点半或者两点,睡半个小时,下午我一般是在弄英语。晚饭17.30后继续弄专业,电影理论我做不到直理解不记忆,我的观点还是得把基本的理论点记住(时间、背景、人物、代表作品、特征……),建立在这基础上,自己多加填充理解。电影史就是必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框架(资料是看不完的,整理笔记的过程也是很花费时间,但是真的很有必要自己做,别人的可以参考),我整理的电影史很粗糙,中国的比较繁杂做了整理,外国电影史我直接背的小灰本。下面推荐几本书,按照我自己用到的重要顺序来。
仅是我用到顺序,有变化和需要提醒的已经在书目推荐中说明!!!
🗣电影史:1.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材《中国电影史》和《外国电影史》就是电影的两个小灰本,外国的调理非常清晰,都是重点。中国的有几章有点乱,不过都要掌握,记住学习要看书目,并且记住。这样能系统有条理的学。这两本所有都要掌握。
2周星的《中国电影艺术史》这本书比较详细,有分析,中国电影史可以结合这本
3王宜文《世界电影史发展教程》强烈推荐外国电影史的辅助书
4李少白《中国电影史》这本书主要是讲中国的电影机构,阅读的比较快,可以当做辅助
5范倍翻译,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这本书一千页,非常厚,有时间的可以阅读,不过我初试是没读的,复试时看了前面两百页被偷了,将近两百块买的,非常心痛,不过这本书他讲的很细,而且也不无聊,考研越来越难,建议大家提前阅读这本书,补充小灰本没有的重要内容。这本书的重要性可以提到前面了
🗣电影理论:1黄琳《西方电影理论及流派概论》这本书比较枯燥,但是往年的题很多都能看到原型。(但近几年形式,这本书不建议当作主书目)
2彭吉象《影视美学》这一本是非常重要的,没有那么无聊,而且也挺好懂的。自己建立框架,结合小灰本一起建立理论框架。答题时很多时候是论史不分家的。
3杨远缨《电影理论读本》这是翻译的原著,所以读起来很多都感觉吃力,但是里面有的很重要,比如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这本书根据情况,重点推荐!(后面的我多只看了一遍作为工具书)
4陈犀禾《影视批评:理论与实践》最后一章里面的文化批评可以先不用掌握。这本书挺好。只是我初试的时候没有来及的消化,重要性可以提到前面。
5黄琳《电影学原理》里面的影像系统还是好懂,其他讲对初试不重要,早些年的有出题,不过近几年没有了,不知道,可以读一下6达德利安德鲁《经典电影理论导论》这本多是对比分析。
🧘♂️书目推荐有点混乱的原因是,大部分是我考完研第一次写的,的确也是我用到书目重要性的次序排列。但从我这一届后面开始,加上快上了一年的课,了解到形式有点变化。所以……,看书重不重要的方法:单纯的看近几年真题,总结出题方向,再通看准备的全部书,最好每门专业只用一本作为主要参考书,比如把两本小灰本当作电影史的首要,把《影视美学》或《影视批评:理论与实践》当作首要的电影理论书,其他都是辅助填充。其实不要被书太多所吓到,里面讲的其实都是同样的东西,只是侧重不同。
还有一本工具书《电影艺术词典》我时间不够,也没有怎么用到。
个人没有报任何考研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是重庆的,耿直热情,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