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陕西全省经济数据已经出来了,我们来关注几个要点——
1、陕西GDP于2017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当年生产总值达21898.81亿元。2019年,陕西省GDP总量超越辽宁省,实现持续进位,上升至全国第14名,人均GDP位居全国第12位。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2ed088421738bd4c421b239918a876c/981c9822720e0cf33f9339a20546f21fbf09aad5.jpg)
2、各地市情况: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3b46c1a84d4b31cf03c94b3b7d7276f/906c720e0cf3d7ca9292482ffd1fbe096a63a9d5.jpg)
西安 GDP 如期突破九千亿关口,实现GDP名义增长11.6%,增量971.33亿元。由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原因,合肥、福州GDP总量反超西安,但总的来看,西安的增长率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实现逆势增长,在北方城市中表现相当亮眼。
榆林GDP实现4136.28亿元,较2018年增量为287.66亿元,名义增速为7.5%,高于全省5.5%的名义增速。GDP成功实现突破,迈上4000亿量级的新台阶。另外,榆林市人均GDP居陕西省首位,高于省会西安市。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
在西部,榆林GDP仅次于重庆、成都、西安、昆明,位居西部第五,西北第二、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高于乌市、贵阳、兰州、银川、西宁。2019年,榆林GDP超越山西省太原市。
但除了以上两市以外,宝鸡、咸阳这两个人口较多的关中城市出现了负增长,令人担忧。
曾几何时,四川省排名第二的绵阳市GDP总量在陕西排名第5,位居西安、榆林、咸阳、宝鸡之后。但是,绵阳、德阳、宜宾、南充GDP目前均已超越宝鸡和咸阳。
就陕西2019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来做一个总结:
1、就陕西全省情况来说,发展得算是很不错了。
陕西本身只是一个不到4000万人口的中等规模省份,受体量所限,在产业结构上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GDP总量的上升空间有限。
GDP总量排全国各省区的第14位或许就是历史最高位次,以后再提升的难度很大。
陕西的人均GDP现在排全国第12,高于GDP总量排名,这个排名以后还有提升的可能。
关于陕西的人均GDP,我这里再补充两个数据——
在1999年-2018年这个时间段,陕西是全国人均GDP进步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42ac9bdbc1c8701d6b6b2ee177e9e6e/7a400cf3d7ca7bcbe01fb076b1096b63f724a8d5.jpg)
但我们也要看到:
陕西的人均GDP仍然排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
2019年我国人均GDP为10276美元,陕西是9675美元。
2、就关中地区而言,亟待整合。
西安现在处于一个历史机遇期,作为传统的大区中心本身也有雄厚的基础,这几年增速不错也是意料之中。但其发展速度尽管已经提档,却依然还没有加到最高档,增长还有很大的一个空间可以挖。
西安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空间就在于——对周边城市已经产生虹吸效应,但还没有深度整合。
咸阳、宝鸡的经济下滑,渭南的增长疲软,正可以印证这一点——西安正在虹吸关中地区的资源、人口和产业。
中心城市的发展必然要经过这个阶段——先是中心城市虹吸周边城市,待中心城市做大以后,其资源会向外溢出,再反哺周边城市。
成都就是走的这样的路,所以我们会看到,曾经四川的中小城市前几年不如陕西,但这几年也开始追上来甚至反超了。
有人会问了:凭什么周边城市就要被中心城市虹吸?
因为,产业竞争是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而不是局限于一省之内的。
一个跨国企业,也许投资了成都,就不会投资西安了,当然更加就惠及不了咸阳、宝鸡、渭南了。
一个跨国企业,如果要投资一个城市,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看中了当地的市场。拥有1600万人的成都,和拥有1000万人的西安,哪个市场更大?
西安做不大,陕西就没有竞争力。
下一步,西安和咸阳乃至渭南的合并重组,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只有达到以下的这个行政范围,西安才能拥有参加全国顶级竞争的基础——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08df1758801a18bf0eb1247ae2e0761/04bdd7ca7bcb0a461946fc606463f6246a60afd5.jpg)
3、陕北地区:得天独厚,但也要未雨绸缪。
一般来讲,内陆的中小城市通常经济水平都不会太好,只有一个情况除外——有矿。
陕北地区,尤其是榆林,之所以经济发展能这么亮眼,主要还是依靠地下的财富:石油、天然气、煤炭。
这是宝贵的财富,也是陕西作为一个内陆省,经济发展水平却高于平均的重要动力所在。
但也要注意,资源型城市前期的增长速度会很快,但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遇到天花板,矿也是不可再生的,总会有挖完的一天。
省内的铜川,隔壁省的山西,更出名的比如黑龙江鹤岗、甘肃玉门,都遇到了资源枯竭的问题,殷鉴不远。
但好在陕西省内有西安这个科教文卫强大的中心城市,陕北的资源和资金如果能在西安充分转化成新兴产业,那产生效益将远远超过矿产本身。
正就和沙特的石油富豪们会在欧美大量投资股票、房产是一个道理。
4、陕南地区:条件所限,小而美即可。
陕南三市位于秦巴山区之中,本身平原狭小,人口不多,经济发展空间本就不高。
再加上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地,高污染工业不能发展,污染低的高科技企业也不会来,在工业上能做的文章着实不多。
未来能做的重点还是第三产业,比如旅游、度假、康养等。环境宜居,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第三产业主要依靠的客流还是外部的,相信随着高铁网的完善,对陕南的经济会持续带来活力
1、陕西GDP于2017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当年生产总值达21898.81亿元。2019年,陕西省GDP总量超越辽宁省,实现持续进位,上升至全国第14名,人均GDP位居全国第12位。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2ed088421738bd4c421b239918a876c/981c9822720e0cf33f9339a20546f21fbf09aad5.jpg)
2、各地市情况: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3b46c1a84d4b31cf03c94b3b7d7276f/906c720e0cf3d7ca9292482ffd1fbe096a63a9d5.jpg)
西安 GDP 如期突破九千亿关口,实现GDP名义增长11.6%,增量971.33亿元。由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原因,合肥、福州GDP总量反超西安,但总的来看,西安的增长率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实现逆势增长,在北方城市中表现相当亮眼。
榆林GDP实现4136.28亿元,较2018年增量为287.66亿元,名义增速为7.5%,高于全省5.5%的名义增速。GDP成功实现突破,迈上4000亿量级的新台阶。另外,榆林市人均GDP居陕西省首位,高于省会西安市。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
在西部,榆林GDP仅次于重庆、成都、西安、昆明,位居西部第五,西北第二、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高于乌市、贵阳、兰州、银川、西宁。2019年,榆林GDP超越山西省太原市。
但除了以上两市以外,宝鸡、咸阳这两个人口较多的关中城市出现了负增长,令人担忧。
曾几何时,四川省排名第二的绵阳市GDP总量在陕西排名第5,位居西安、榆林、咸阳、宝鸡之后。但是,绵阳、德阳、宜宾、南充GDP目前均已超越宝鸡和咸阳。
就陕西2019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来做一个总结:
1、就陕西全省情况来说,发展得算是很不错了。
陕西本身只是一个不到4000万人口的中等规模省份,受体量所限,在产业结构上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GDP总量的上升空间有限。
GDP总量排全国各省区的第14位或许就是历史最高位次,以后再提升的难度很大。
陕西的人均GDP现在排全国第12,高于GDP总量排名,这个排名以后还有提升的可能。
关于陕西的人均GDP,我这里再补充两个数据——
在1999年-2018年这个时间段,陕西是全国人均GDP进步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42ac9bdbc1c8701d6b6b2ee177e9e6e/7a400cf3d7ca7bcbe01fb076b1096b63f724a8d5.jpg)
但我们也要看到:
陕西的人均GDP仍然排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
2019年我国人均GDP为10276美元,陕西是9675美元。
2、就关中地区而言,亟待整合。
西安现在处于一个历史机遇期,作为传统的大区中心本身也有雄厚的基础,这几年增速不错也是意料之中。但其发展速度尽管已经提档,却依然还没有加到最高档,增长还有很大的一个空间可以挖。
西安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空间就在于——对周边城市已经产生虹吸效应,但还没有深度整合。
咸阳、宝鸡的经济下滑,渭南的增长疲软,正可以印证这一点——西安正在虹吸关中地区的资源、人口和产业。
中心城市的发展必然要经过这个阶段——先是中心城市虹吸周边城市,待中心城市做大以后,其资源会向外溢出,再反哺周边城市。
成都就是走的这样的路,所以我们会看到,曾经四川的中小城市前几年不如陕西,但这几年也开始追上来甚至反超了。
有人会问了:凭什么周边城市就要被中心城市虹吸?
因为,产业竞争是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而不是局限于一省之内的。
一个跨国企业,也许投资了成都,就不会投资西安了,当然更加就惠及不了咸阳、宝鸡、渭南了。
一个跨国企业,如果要投资一个城市,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看中了当地的市场。拥有1600万人的成都,和拥有1000万人的西安,哪个市场更大?
西安做不大,陕西就没有竞争力。
下一步,西安和咸阳乃至渭南的合并重组,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只有达到以下的这个行政范围,西安才能拥有参加全国顶级竞争的基础——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08df1758801a18bf0eb1247ae2e0761/04bdd7ca7bcb0a461946fc606463f6246a60afd5.jpg)
3、陕北地区:得天独厚,但也要未雨绸缪。
一般来讲,内陆的中小城市通常经济水平都不会太好,只有一个情况除外——有矿。
陕北地区,尤其是榆林,之所以经济发展能这么亮眼,主要还是依靠地下的财富:石油、天然气、煤炭。
这是宝贵的财富,也是陕西作为一个内陆省,经济发展水平却高于平均的重要动力所在。
但也要注意,资源型城市前期的增长速度会很快,但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遇到天花板,矿也是不可再生的,总会有挖完的一天。
省内的铜川,隔壁省的山西,更出名的比如黑龙江鹤岗、甘肃玉门,都遇到了资源枯竭的问题,殷鉴不远。
但好在陕西省内有西安这个科教文卫强大的中心城市,陕北的资源和资金如果能在西安充分转化成新兴产业,那产生效益将远远超过矿产本身。
正就和沙特的石油富豪们会在欧美大量投资股票、房产是一个道理。
4、陕南地区:条件所限,小而美即可。
陕南三市位于秦巴山区之中,本身平原狭小,人口不多,经济发展空间本就不高。
再加上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地,高污染工业不能发展,污染低的高科技企业也不会来,在工业上能做的文章着实不多。
未来能做的重点还是第三产业,比如旅游、度假、康养等。环境宜居,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第三产业主要依靠的客流还是外部的,相信随着高铁网的完善,对陕南的经济会持续带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