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外围跌的恐慌,大A也开始进行了回调,在车上的人很纠结要不要下车,没上车的人也纠结要不要上车,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大家都跌的有点凶,先说说美股,流感死了一万多人,美股未受影响,肺炎的担忧却让美股一周跳了13%。无论是牛逼的苹果,还是长跑投资冠军的伯克希尔,都遭遇了大跌。
我想巴菲特爷爷依然会是这次事件的大赢家。可以预想,对于手握1280亿美元现金的伯克希尔,哪里还会有比这个实际更合适出手的机会呢?难道疫情下人们就不用手机电脑了?不少公司经营的还是好好的,甚至受疫情的影响还带了新的机遇,但是市场不管,原价10块现价纷纷7块。大胆揣摩老爷子心机,他会不会逢低加仓苹果?
难遇的全球资产打折处理,日本疫情发展迅速,人民防护意识没有中国强,至今还吵着不让学生停课。明显没有看到疫情控制的拐点,但是高盛还是出手了,抄了日本最出名的化妆品行业,估计是觉得哪怕疫情再猛,也不能阻止女人贴面膜。
周末的时候我又理了一些资金出来,疫情的影响就像一场暴风雨,无论雨再大,过后之后都会是彩虹。可能有的树会被冲毁,但也有的树根基足够强大,能够经历住风雨,变得更为强大。
准备了一些资金,打算在暴风雨的时候,去战略配置一点根基足够强大的树。
在说说咱们国内的情况吧。国内的节奏和国外的不同,如果大家周末有出门,沿路可以看到一些门店已经陆陆续续的复工了。相对于停工的时候就是复苏。
中国前十年的货币政策都是紧缩的,在世界上来看,中国的存款利率都属于较高的。目前我们才刚开始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调控的空间范围是比较大的。对于中国的股市来说,我们没有大规模的做空机制。部分的行业在这次疫情中反而是得到了发展,巴菲特爷爷说过一句话我觉得有道理:看一个公司,除了看现在的情况,也要去考虑公司未来5到10年的前景。那些业务开展的红红火火有业绩公司,股票短期的跌幅我认为就是机会。
我个人觉得,这次疫情对中国来说可能是一次机遇。中国的管理效率和应对实力,全方面的呈现在世界的面前。世界各国对中国会有一个新的认识,疫情结束后,中国在国际合作上也有可能达到一个新高度。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对中国的资本市场也有有一个新高度。
现金很重要,强调了N多次分批建仓,不要满仓。因为只有手中有现金才有可能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去抓住。
我个人重点关注的几个板块,大概说说,选择逻辑:业绩优先,身家底厚优先,业务不受影响优先,行业长期发展前景好优先,在里面继续优中选优。
金融:金融是企业的血液,不管牛熊,金融行业是必须存在的。银行、保险、券商,咱们国家也不存在破产,不怕打折,就怕打折不够多。
消费:消费是民众的需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必须。
交通:总不能后半生都不出门吧,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交通还是刚需。
科技:科技前期是太热了,然后估值实在是很高了,但是它依然是我们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打折狠一点,科技里面会重点选择规模和占比较大,国企背景优先。
基建:世界领先,政策长期发展,经济主力。
大家都跌的有点凶,先说说美股,流感死了一万多人,美股未受影响,肺炎的担忧却让美股一周跳了13%。无论是牛逼的苹果,还是长跑投资冠军的伯克希尔,都遭遇了大跌。
我想巴菲特爷爷依然会是这次事件的大赢家。可以预想,对于手握1280亿美元现金的伯克希尔,哪里还会有比这个实际更合适出手的机会呢?难道疫情下人们就不用手机电脑了?不少公司经营的还是好好的,甚至受疫情的影响还带了新的机遇,但是市场不管,原价10块现价纷纷7块。大胆揣摩老爷子心机,他会不会逢低加仓苹果?
难遇的全球资产打折处理,日本疫情发展迅速,人民防护意识没有中国强,至今还吵着不让学生停课。明显没有看到疫情控制的拐点,但是高盛还是出手了,抄了日本最出名的化妆品行业,估计是觉得哪怕疫情再猛,也不能阻止女人贴面膜。
周末的时候我又理了一些资金出来,疫情的影响就像一场暴风雨,无论雨再大,过后之后都会是彩虹。可能有的树会被冲毁,但也有的树根基足够强大,能够经历住风雨,变得更为强大。
准备了一些资金,打算在暴风雨的时候,去战略配置一点根基足够强大的树。
在说说咱们国内的情况吧。国内的节奏和国外的不同,如果大家周末有出门,沿路可以看到一些门店已经陆陆续续的复工了。相对于停工的时候就是复苏。
中国前十年的货币政策都是紧缩的,在世界上来看,中国的存款利率都属于较高的。目前我们才刚开始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调控的空间范围是比较大的。对于中国的股市来说,我们没有大规模的做空机制。部分的行业在这次疫情中反而是得到了发展,巴菲特爷爷说过一句话我觉得有道理:看一个公司,除了看现在的情况,也要去考虑公司未来5到10年的前景。那些业务开展的红红火火有业绩公司,股票短期的跌幅我认为就是机会。
我个人觉得,这次疫情对中国来说可能是一次机遇。中国的管理效率和应对实力,全方面的呈现在世界的面前。世界各国对中国会有一个新的认识,疫情结束后,中国在国际合作上也有可能达到一个新高度。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对中国的资本市场也有有一个新高度。
现金很重要,强调了N多次分批建仓,不要满仓。因为只有手中有现金才有可能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去抓住。
我个人重点关注的几个板块,大概说说,选择逻辑:业绩优先,身家底厚优先,业务不受影响优先,行业长期发展前景好优先,在里面继续优中选优。
金融:金融是企业的血液,不管牛熊,金融行业是必须存在的。银行、保险、券商,咱们国家也不存在破产,不怕打折,就怕打折不够多。
消费:消费是民众的需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必须。
交通:总不能后半生都不出门吧,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交通还是刚需。
科技:科技前期是太热了,然后估值实在是很高了,但是它依然是我们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打折狠一点,科技里面会重点选择规模和占比较大,国企背景优先。
基建:世界领先,政策长期发展,经济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