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城归来不访镇
苗恒
年初央视大戏《天地传奇》的热播让我对伏羲女娲的故事神往不已。听说位于甘肃秦安东南45公里的陇城镇素有娲皇故里的美誉,于是便欣然驱车前往。甫一下车,我就犹如踏上了时空隧道,沿着历史的车轮回溯到了了那遥远而古旧的年代。用了一周的时间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要不是还有事情要去做,真想一辈子都待在这里。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每一条街巷都流传着动人的传说。人类始祖女娲,就出生在这里。女娲祠坐落在镇南门外,离保存完好的汉代古略阳剧场只有一步之遥。我带着虔诚的心境轻轻地踏上进入庙门的石阶,生怕打扰了这里清净恬宓的氛围。据庙里的僧人介绍,女娲姓风,生于成纪,长于风台,是伏羲的妹妹,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渭水篇》云:“略阳川水由西北流入瓦亭水。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羲之后有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当地至今仍保留着娲皇、凤尾、龙泉等村名,进得院内,只见娲皇宫气宇轩昂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瓦檐耸峙,大殿正中有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精心制作的女娲塑像,栩栩如生精妙绝伦,而四周的壁画则生动再现了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神异场景。
宫前有一个状如葫芦的七彩补天石,补天石旁边的碑刻上说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莹”,离此不远的风沟还有深不可测的女娲洞,相传是她炼石补天的地方,于是就迫不及待的向南走上两里地,便来到了风沟。女娲洞在风台梁西侧的半崖上,洞口高六尺,宽三尺许,洞口大而宽,里面窄而小,全长约1.5公里。女娲洞与山麓南边的郑家沟相通,据说假若在这边烧火,那头便会有狼烟冒出。本想进去,却遇到了下雨后洞内塌方的事,颇为遗憾。从女娲冻回来,走在充满神奇气息的街道上,总有一种绵长亘久的古意在心中氤氲,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的功勋已经印镌在史书上,万年之后仍然被世人所颂扬。真是“巍巍庙貌冠三皇,肇始文明第一章。德被中华光万代,千秋万世永流芳。”
苗恒
年初央视大戏《天地传奇》的热播让我对伏羲女娲的故事神往不已。听说位于甘肃秦安东南45公里的陇城镇素有娲皇故里的美誉,于是便欣然驱车前往。甫一下车,我就犹如踏上了时空隧道,沿着历史的车轮回溯到了了那遥远而古旧的年代。用了一周的时间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要不是还有事情要去做,真想一辈子都待在这里。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每一条街巷都流传着动人的传说。人类始祖女娲,就出生在这里。女娲祠坐落在镇南门外,离保存完好的汉代古略阳剧场只有一步之遥。我带着虔诚的心境轻轻地踏上进入庙门的石阶,生怕打扰了这里清净恬宓的氛围。据庙里的僧人介绍,女娲姓风,生于成纪,长于风台,是伏羲的妹妹,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渭水篇》云:“略阳川水由西北流入瓦亭水。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羲之后有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当地至今仍保留着娲皇、凤尾、龙泉等村名,进得院内,只见娲皇宫气宇轩昂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瓦檐耸峙,大殿正中有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精心制作的女娲塑像,栩栩如生精妙绝伦,而四周的壁画则生动再现了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神异场景。
宫前有一个状如葫芦的七彩补天石,补天石旁边的碑刻上说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莹”,离此不远的风沟还有深不可测的女娲洞,相传是她炼石补天的地方,于是就迫不及待的向南走上两里地,便来到了风沟。女娲洞在风台梁西侧的半崖上,洞口高六尺,宽三尺许,洞口大而宽,里面窄而小,全长约1.5公里。女娲洞与山麓南边的郑家沟相通,据说假若在这边烧火,那头便会有狼烟冒出。本想进去,却遇到了下雨后洞内塌方的事,颇为遗憾。从女娲冻回来,走在充满神奇气息的街道上,总有一种绵长亘久的古意在心中氤氲,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的功勋已经印镌在史书上,万年之后仍然被世人所颂扬。真是“巍巍庙貌冠三皇,肇始文明第一章。德被中华光万代,千秋万世永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