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殿,曹操稳坐大殿之上 魏士卒:“报……” 曹操遥望:“嗯?” 魏士卒:“启禀陛下,吴国派使者来了……” 殿下众臣皆相议论,曹操寻思片刻:“喧……” 魏士卒:“是。” 只见一个身着使者服,一脸络腮胡子的人低着头一步一步来到殿前,拱手道:“参见魏王陛下……” 曹操好奇地看着此人,眯着眼皱着眉:“抬起头来……”实再是此人太面熟了,就是想不起来。。 使者微微抬起头,曹操眼神一聚,顿时一惊。只见此人有条不紊地说:“怎么,不认识了,老朋友。” 曹操瞪大了双眼,缓缓站了起来:“孙权……”此言一出,满朝群臣皆目视此人。唯夏侯敦瞄了一眼,哼了一声,不做理采。曹 操对于孙权的独身来临感到万分的震惊。敌国的首领竟然支身一人来此与曹操对峙。曹操于是又慢慢地坐下:“公……来此何干 啊?” 孙权非常坦然地面对曹操:“为天下统一而来。” 曹操:“哦?此话怎讲啊?” 孙权:“我孙权虽霸得一方,但也从未有过,坐拥天下的野心,今曹操既已为大魏武皇帝,若能以仁德志天下,保证我东吴子民 不受苦难,我孙仲谋愿降于大魏朝,以求天下太平。” 曹操闻言便之此番话乃出自肺腑,孙权从来做事不果断,今能亲身来此说出此言,必是真心:“听公一席话,乃知道仲谋心怀仁 厚之士,此番豪言令人钦佩,既如此,则封汝为吴湘公,无官衔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仍管理东吴范围,朕决不干涉。此后依 章缴税,按年领俸。公……可愿意啊。” 孙权闻此言,看着曹操,露出了满意的眼神:“谢陛下……” 西蜀大殿,刘备稳坐大殿之上 蜀士卒:“报……” 刘备看看士卒:“何事?” 蜀士卒:“启禀陛下,刚收到消息,孙权已降于曹操。” 众人皆惊,孔明的扇子停止了摇动,所有目光皆看向刘备。 刘备思索片刻看了看诸葛丞相:“丞相,如今,孙权已投奔曹操,我等该如何是好啊。” 孔明继续摇着羽扇,众人皆等丞相开口。孔明寻思片刻后,拱手向刘备道,“ 如今孙,曹二人为天下统一而合并,亮……也无计 可施啊……” 刘备一脸踌躇:“若他两家兵力合而攻之,我汉室必遭天劫啊。” 此时庞统上前拱手道:“陛下,俗语道 欲前往者当审时度势。 今孙、曹联合也无非是为了天下和平。从此可看出孙权乃胸怀天 下,心存百姓之人。陛下何不随其同往之。” 刘备一听,一脸的不服气:“难到我汉室江山就这样赠于他人了?” 庞统道:“汉室江山里又有什么?无非是那千千万万的百姓吗?若陛下不肯归降,曹操出兵讨之,连年征战,百姓又要遭秧。久 而久之,天下定会谴责陛下,兴复汉室乃为一己之私啊。” 孔明继续摇着羽扇,瞄了刘备一眼,刘备已经是一脸不悦与无耐。殿内安静了许久,群臣皆等刘备决定,刘备心中万般不愿, 但庞统所言也不无道理。 许久之后,刘备叹了口气:“如今……朕若降曹,当以何为借口啊?” 众臣皆低头思量,只见徐庶上前道:“回陛下,臣有一计,可另陛下洒股降之。” 刘备一听:“哦?是何计?” 徐庶上前道:“孙权既以一方之民为交换,陛下何不以孙夫人作为交换呢……” 孔明听罢差点笑出声来,刘备一惊:“这算何计,难道让天下人笑我只为女色不成。” 徐庶:“非也,由此便证明,陛下本无心恋战,早有天下归一之念,此次只拿孙夫人为借口罢了。臣愿冒死前往魏国,与魏王商 谈此事。” 刘备叹了口气:“既如此,卿便去吧,此去要小心言语,切莫处怒那曹操啊。” 徐庶点点头,整理行装前往魏国。 魏国大殿。 魏士卒:“报,徐庶求见。” 曹操听后着时好奇,众臣亦交头接耳:“喧……” 徐庶进殿,看着众大臣,看着辉煌的宫殿,一脸喜色上前:“元直参见陛下。 曹操看看徐庶摇摇头:“人言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今来此何干啊。” 徐庶笑笑说:“昔日因陛下诓我入曹营,元直自然不悦,今得知陛下有统一三国之大志,故来此与陛下商量。” 曹操一脸疑惑:“哦?公有何高见啊?” 徐庶徘徊于大殿之上:“如今陛下继承大统,建立大魏,为武皇帝,又统一了东吴,三分天下,只差刘备一人未从,这可是陛下 心中一大窜啊?呵呵,今元直出得一计,可让陛下收复刘玄德,归顺大魏。” 曹操与满朝文武皆叹之。曹操眯着眼睛看着徐庶:“哦?不知道公有何计,竟可另刘备归顺于我。” 徐庶道:“当年孙权为杀刘备,曾谎称要以妹嫁之,结果弄巧成拙果真取之,后来孙权用计将孙夫人骗回了东吴,至今未返,若 陛下能讨得孙夫人送于刘备,元直再力劝之,刘玄德定归降于陛下。” 曹操看了看徐庶:“刘备会为一女子放弃他那大汉之业?” 徐庶笑笑摇摇头:“陛下有所不知,其实刘玄德早有归顺之意,只是征战多年,不知如何开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