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吧 关注:8,731贴子:50,687
  • 4回复贴,共1

读管01《周易正义》01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管01《周易正义》01
先说明一下,标题中的“管01”,是指三联2007年版的“《管锥编》(一)”,而“《周易正义》01”,是我读这一部分的第1则笔记。以后就类推了。
一 论易之三名(一字多义之同时合用)待续
管锥:第一、《论易之三名》。
抟扶摇按:我学钱老钟书,采取“引而按”的笔记法。只是《管锥编》把引语和按语是面孔贴屁股地排印的,我呢,是引归引,按归按,上下分开来,并且用“管锥”表示我引钱老的原话,而用“抟扶摇按”发表我的意见。钱是钱,俺是俺,亲兄弟,明算账。比如现在看到的“管锥”冒号之后就是钱老的原文,而原文本身是孔颖达的一篇文章的题目,这篇文章置于《周易正义》的“卷首”第一篇。而钱老就是要管锥这篇文章了。
管锥:然而遂使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
抟扶摇按:此则管锥的缘起是钱老读到黑格尔(1770-1831)的话。老黑当然很了不起,我不知道钱钟书的时候就知道老黑了,那是文大哥的中学里。老黑说有一个德文词,音译成汉语可以写成“奥伏赫变”。此词含有两个相反的意思,可是它俩在我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是同时显示出来的。这个德文词的中文意译是“扬弃”,可以理解为“发扬-抛弃”的意思。我在文大哥中学里读马列就读到了,也初步知道了意思。“扬弃”不仅仅是一个词,更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直到老马那里一度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具有革命性的哲学术语。这个术语的基本含义是:当我们对某一对象使用“扬弃”这个词的时候,那就是说既承继这个对象的什么,又抛弃这个对象的什么。这两件事得同时做,因此这两件事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同一时间里想到一事物的对立的两方面。比如我们一想到“中华传统文化”这个事物,我们就要想到得“扬弃”一词,然后要想到继承其中的一些,同时又抛弃另外一些。“扬弃”这个词,即使从中文翻译上说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的(是谁第一个做此翻译的?知道的人儿请告诉我。),为什么呢?因为钱老说老黑在夸耀德文的“奥伏赫变”的时候也看不起中文,意思是中文没有能力把两个相反的意思合在一个词里同时用。可是我抟扶摇想,我们既有“扬弃”这个翻译词,那就显示了中文同样具有德文的“奥伏赫变”式的词。
不过钱老的火气要大多了。他不满足于中文只是在翻译外文的时候被迫地采用“奥伏赫变”式的词。再说,“扬弃”这个中文字算哪一年“出生”的呢?总比老黑“岁数小”吧?搞七捏三(上海话,折腾来折腾去地。),世界上还没有德国人的时候,中国人就有“奥伏赫变”式的词了。这种词有啥特点呢?最基本的就是特点就是“一词多义”。多义嘛,起码是两个义,当然越多越好。按照俺滴中国文化,“一词多义”也就是“一字多训”,也可以说“一名多义”。此外,在汉字学里,“意”和“义”、“字”和“词”,一对里的两个,基本上是可以互换使用的。所以“一词多义”也可以写成“一词多意”或“一字多义”。
德文的“奥伏赫变”一词只有二义,即“扬”和“弃”。钱老举出“易”、“诗”、“论(语)”、“王”、“佛”各是一字(词、名)三、四、五、六意(义、训)了。这些例子的出典,最晚的是明末董斯张(1587-1628)的《吹景集》,早的是东汉末年郑玄(127-200)的论文,而老黑是跨18-19世纪的人。我这里亮出生卒年代,是啥意思,你总不是笨蛋不知道吧?
老黑虽然创新地、辩证地使用了“扬弃”这个词,在概念的含义和应用上做了一个新开拓,但这毕竟是他个人的智慧,在他前后的少数人的智慧,包括马、恩两老师的智慧。但是我们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里,那可是普遍地把“一词多义”当成一种思维方式来应用的。所以啊,老黑怎么可以看不起中文呢?
于是钱老很生气,认为问题很严重,他严厉地批判老黑,不过又显得很幽默。他说老黑不懂汉语,因而贬低汉语,这可以原谅,作“不知者不为罪”来处理。钱老的意思还有,相对于汉语老爷爷,德语就是小屁孩。算了,“保护青少年,童言无忌,当庭释放”。这是第一点批判。第二点,钱老说“老师巨子”最容易不懂装懂,这是常规心理,因此也没有必要追究,让他装大咖去吧。我想可以同意钱老的相反,反正40年来,给老黑洗袜子都不配的愚蛋、愚犰狳们在今天的网上都妖魔鬼怪舞翩迁地讲“国学”,搞得中国人都见怪不怪了。钱老又说,唯一要端正视听的,在于不能因为不懂,就把东西方的“名理”说成是格格不入的。至少,在“词含义”的问题上,东西方的文化心理是一致的、共同的,都会采用“一词多义”的思维方式。我们看各种语言的词典,一个字词下,往往有①、②、③、④、⑤……诸义项,这就是“一字虚涵数意”的最直观的表现。
是不是偶然的?钱老在第1则管锥的第1段,就亮出了《管锥编》旨在考察中外文化或中西文化的共同性,这和另一个钱老,钱穆,赫赫有名的历史学家,和他的思路就是相反。钱穆就强调、突出中华文化的特殊性,跟全世界中国以外地方的人和世界都不同。那么何去何从?我一开头读钱穆的这个思想,觉得蛮自豪的:俺中国就是特立独行!但是我的研究专业后来给我提了醒,那就是假如中国和全世界都不一样?那么只要你承认外国人也是人,那么你中国人还是人吗?而假使你不承认外国人是人,那么钱穆又何必拿中国传统文化和**的“文化”去比呢?在说这样的话,中国人不是全部变成认为洋人的腿不能弯的清朝人了吗?断命啊(上海俚语,要命啊!),钱穆强调中国文化独特性,居然有这样的“坑”哦。于是我重视钱老钟书的书了。当然,你是跟钱穆,还是跟钱钟书?这是你的柿油,不过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1楼2020-03-12 11:56回复
    钱老以小学思路破解大学思维,也可以说是文字游戏,本来嘛,哲学就是一种文字概念游戏。即使辩证法加诸多法诸多主义之名引入中土,老学究们都可以从故纸堆里找出相近相似或自以为超过人家的东西来替代来嘲笑一番的。


    IP属地:浙江2楼2020-03-14 14:2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