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入门指南|深度解析|写论文必看
第一点:一定要写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研究生选择写论文的题目,一定要写自己在学习中有积累的东西,不要写成命题作文。作为导师,也不要硬性规定研究生非要写某一个方面、某个人物不可。我的研究生没有一个是写我的重点研究课题的。我最早是研究科举制度的,可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写毕业论文,没有一个写科举制度。我认为喜欢搞什么,有什么积累,有什么兴趣,就去做。我不会硬性规定学生写什么。可是我认识的一个博士生导师,他自己搞某一个方面,结果他就非要学生搞与他相一致的课题不可。我很为这些学生鸣不平,但他们没有办法呀,“导师叫我这样写,我怎么办呢?”虽然这样做也有优点,因为这位导师研究某个方面,他在这个方面有较多发言权,指导起来比较容易。关键是不能规定得很细、很死,不能扼杀研究生的创造力和个人兴趣,否则不可取。所以我反对导师让研究生作命题作文,而主张研究生按自己的积累和兴趣来写毕业论文。当然,这个兴趣不是心血来潮的兴趣,而是通过读书以后,积累了某一方面的知识,对某个问题发生了兴趣,发现了一些值得研究的东西。这样写论文,就越写越有味,就会有大收获。
第二点:论文题目要大小适宜
不要太大。比方说一个硕士研究生,若写《论宋代的科举制度》,太大了;也不要太小,《论宋代的弥封制度》,太小了,选题一定要适当。比方说,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题目就是《论北宋的科举改革及其历史意义》。我个人认为,这个题目适中。太大了有什么坏处呢?太大了,写不完整,论文的漏洞也会多;太小了,显示不出研究水平,只是小儿科的东西,别人也不容易看好。
第三点:要寻找到足够的史料
我想这个不用解释了。写文章跟做饭一样,没有大米,没有食料,怎么做得好呢?
第四点:应该参考一些内容相近或者相同的他人论著
人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的,哪些可以借鉴,哪些可以补充,哪些要批判。他们在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引用了哪些史料,在哪几本书里面,哪一方面,等于他们告诉你一个门径,你可以从这些书当中找到你所需要的史料。不等于说他们已经把这本书里面的史料已经用光了,或者史料都引用适当了。
有错的,可以驳正;有缺的,可以补充,在观点上你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当然这里面也很危险,有些人走进别人的论文,就走不出来了,写论文老是跟着那位先生的思路跑,最后写成了一样的东西,那是不行的。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你要知道哪些方面他说的是对的,要学习;哪些方面写得不够,要补充;哪些方面是错的,要大胆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批评商榷。
当然,商榷的时候不要盛气凌人,不要将别人讲得一塌糊涂,要用商榷的口吻来写,更不要给人扣大帽子,特别是政治帽子。即使你对的,也要客气一点,使人觉得这个学生既有水平,又有涵养。
第五点:撰写论文时要做到边叙边议
现在写论文有两种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形式都是一条一条史料堆起来,得一个结论。我觉得现在再这样搞研究恐怕不是最好。既然你是搞研究,就既要有史料,又要有自己的观点。我虽然不才,但是我的论著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议论,否则怎么叫研究呢。你不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对也好,错也好(当然尽量要准确),怎么叫研究呢?所以撰写毕业论文时,要做到边叙边议,既要有史料,又要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看法。
第六点:对写好的论文,要反复修改,也就是要反复地“磨”
我对这个“磨”非常重视,几次和同学们讲:“你不要写完一篇文章以后就再也不去看它了,你要反复地看,反复地修改,看一遍有一遍的收获,看两遍有两遍的收获。睡一觉第二天清醒了再去看,发现有些漏洞仍需要补充,有些论述还可以修改得更准确,有些问题还没讲清楚,得再改。”总之,对自己的东西,要不厌其烦地进行修改,也就是“磨”,这样才能出精品。俗语说,“慢工出细活”,就是这个道理。
同学们,现在电脑是个好东西。以前我手写的时候,大概写一篇一万多字的论文,会产生三纸篓的废纸,因为我有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我改了几次后写不下去了,就扔到纸篓里。现在好了,现在没这个事情了。什么原因?一般来说,我写一篇文章,大概要看十遍甚至二十遍之多,有的超过二十遍,反复地看,反复地改。这点徐规先生很好,我向他学习。当年老人家不要我们做事情,我们想帮老人家做点事情:“徐先生,你的文稿我帮您抄一下。”他不要。为什么呢?他说:“我抄一遍有抄一遍的收获。你们给我抄,我就发现不了文章里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些研究生,尽量把毕业论文拖迟,拖到大概快要答辩之前的半个月、一个月,甚至十天才交给导师。导师想让他修改补充,可是他说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这是研究生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写出来的论文,不会好。
老实说,搞史学研究的人不必特别聪明,特别聪明的人去搞自然科学更合适,但搞史学研究要特别勤奋(当然基本智商必须具备,傻瓜可不行)。一般智商,再加上勤奋,一定能够做
第一点:一定要写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研究生选择写论文的题目,一定要写自己在学习中有积累的东西,不要写成命题作文。作为导师,也不要硬性规定研究生非要写某一个方面、某个人物不可。我的研究生没有一个是写我的重点研究课题的。我最早是研究科举制度的,可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写毕业论文,没有一个写科举制度。我认为喜欢搞什么,有什么积累,有什么兴趣,就去做。我不会硬性规定学生写什么。可是我认识的一个博士生导师,他自己搞某一个方面,结果他就非要学生搞与他相一致的课题不可。我很为这些学生鸣不平,但他们没有办法呀,“导师叫我这样写,我怎么办呢?”虽然这样做也有优点,因为这位导师研究某个方面,他在这个方面有较多发言权,指导起来比较容易。关键是不能规定得很细、很死,不能扼杀研究生的创造力和个人兴趣,否则不可取。所以我反对导师让研究生作命题作文,而主张研究生按自己的积累和兴趣来写毕业论文。当然,这个兴趣不是心血来潮的兴趣,而是通过读书以后,积累了某一方面的知识,对某个问题发生了兴趣,发现了一些值得研究的东西。这样写论文,就越写越有味,就会有大收获。
第二点:论文题目要大小适宜
不要太大。比方说一个硕士研究生,若写《论宋代的科举制度》,太大了;也不要太小,《论宋代的弥封制度》,太小了,选题一定要适当。比方说,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题目就是《论北宋的科举改革及其历史意义》。我个人认为,这个题目适中。太大了有什么坏处呢?太大了,写不完整,论文的漏洞也会多;太小了,显示不出研究水平,只是小儿科的东西,别人也不容易看好。
第三点:要寻找到足够的史料
我想这个不用解释了。写文章跟做饭一样,没有大米,没有食料,怎么做得好呢?
第四点:应该参考一些内容相近或者相同的他人论著
人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的,哪些可以借鉴,哪些可以补充,哪些要批判。他们在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引用了哪些史料,在哪几本书里面,哪一方面,等于他们告诉你一个门径,你可以从这些书当中找到你所需要的史料。不等于说他们已经把这本书里面的史料已经用光了,或者史料都引用适当了。
有错的,可以驳正;有缺的,可以补充,在观点上你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当然这里面也很危险,有些人走进别人的论文,就走不出来了,写论文老是跟着那位先生的思路跑,最后写成了一样的东西,那是不行的。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你要知道哪些方面他说的是对的,要学习;哪些方面写得不够,要补充;哪些方面是错的,要大胆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批评商榷。
当然,商榷的时候不要盛气凌人,不要将别人讲得一塌糊涂,要用商榷的口吻来写,更不要给人扣大帽子,特别是政治帽子。即使你对的,也要客气一点,使人觉得这个学生既有水平,又有涵养。
第五点:撰写论文时要做到边叙边议
现在写论文有两种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形式都是一条一条史料堆起来,得一个结论。我觉得现在再这样搞研究恐怕不是最好。既然你是搞研究,就既要有史料,又要有自己的观点。我虽然不才,但是我的论著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议论,否则怎么叫研究呢。你不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对也好,错也好(当然尽量要准确),怎么叫研究呢?所以撰写毕业论文时,要做到边叙边议,既要有史料,又要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看法。
第六点:对写好的论文,要反复修改,也就是要反复地“磨”
我对这个“磨”非常重视,几次和同学们讲:“你不要写完一篇文章以后就再也不去看它了,你要反复地看,反复地修改,看一遍有一遍的收获,看两遍有两遍的收获。睡一觉第二天清醒了再去看,发现有些漏洞仍需要补充,有些论述还可以修改得更准确,有些问题还没讲清楚,得再改。”总之,对自己的东西,要不厌其烦地进行修改,也就是“磨”,这样才能出精品。俗语说,“慢工出细活”,就是这个道理。
同学们,现在电脑是个好东西。以前我手写的时候,大概写一篇一万多字的论文,会产生三纸篓的废纸,因为我有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我改了几次后写不下去了,就扔到纸篓里。现在好了,现在没这个事情了。什么原因?一般来说,我写一篇文章,大概要看十遍甚至二十遍之多,有的超过二十遍,反复地看,反复地改。这点徐规先生很好,我向他学习。当年老人家不要我们做事情,我们想帮老人家做点事情:“徐先生,你的文稿我帮您抄一下。”他不要。为什么呢?他说:“我抄一遍有抄一遍的收获。你们给我抄,我就发现不了文章里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些研究生,尽量把毕业论文拖迟,拖到大概快要答辩之前的半个月、一个月,甚至十天才交给导师。导师想让他修改补充,可是他说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这是研究生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写出来的论文,不会好。
老实说,搞史学研究的人不必特别聪明,特别聪明的人去搞自然科学更合适,但搞史学研究要特别勤奋(当然基本智商必须具备,傻瓜可不行)。一般智商,再加上勤奋,一定能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