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吧 关注:20,822贴子:110,988
  • 12回复贴,共1

感冒不慌张!别一感冒就是吃药,打针,输液的,用绿色,安全的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感冒不慌张!别一感冒就是吃药,打针,输液的,用绿色,安全的方法调理最重要!
其实,小儿感冒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里面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感冒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是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咳嗽,甚至身体发热,发烧等。因为孩子还小,一旦有风吹草动,总会牵动每个家长的中枢神经,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感冒药,打针,输液了吧。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学会冷静对待,不能过于盲目,要学会思考,寻找最佳的处理方法!
首先,你需要清楚的两个
问题是:孩子为什么会感冒?感冒是什么?
感冒主要是外邪通过呼吸系统或者体表直接侵入孩子的体内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表现。一般都是寒,热两邪在作怪,即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二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略有不同,这个通过表症是可以区分的,在中医里面要辩证施治,可以就近找中医大夫给孩子辩证体质,或者宝妈们自学辩证之法都可以的,这个是比较简单的,有兴趣的宝妈也可以给老师私信留言,索取相关学习课程,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就不在赘述啦。
其次,你还要明白对待感冒的方式和方法。如果孩子只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而病毒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要孩子孩子体质不是太差,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一周左右就会自愈的。而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或出现其他并发症的,需要及时就医治疗的。
孩子有反复感冒的情况,则需要考虑自身的体质问题了,像孩子肺常不足,卫外功能不全,抵抗力差,本身体质虚弱,脾胃运化吸收能力不足等都可能会引起反复感冒了。这种情况就需要不断强化孩子内在的力量,调理脾胃,温脾补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沾!正气即阳气,其实孩子本身为纯阳之体,是有自我防御能力的,之所以免疫力低下,主要还是长期不当的饮食习惯引起的。后期在饮食结构和育儿方式上要有所改变,比如生冷寒凉,油炸辛辣的食物少吃或不吃,控制食量在7*8分饱,睡前不频繁进食,少食多餐等。
所以,孩子的感冒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总会有应对的方法,最简单,最安全,绿色的方法莫过于食疗方了。最好的药材是食材,而且一定是口感比较好的,孩子可以接受的。比如,风寒感冒可以用红糖姜水或红糖葱白水,而风热感冒用白开水或淡盐水就可以了,或者做成甜粥之类的,不同的体体质,同一个症状所用的食疗方也不同,这个也要重视哦!家长们如果需要也可以给老师留言索取相关食疗方哈!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食疗方对于感冒初期,在表症的孩子,效果是不错的。但如果孩子自身长期脾胃虚弱,发现为里症,单纯的食疗方可能还不够,这时候可以配合其他中医绿色方法整体调理体质就可以了。比如艾灸,穴位贴敷,推拿穴位等,可以多位一体,配合调理脾胃。今天关于感冒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在育儿护理过程中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或者有比较好的育儿经验,也可以分享给我们哈!让我们共同学习,交流育儿护理知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3-14 16:50回复
    是的,预防大于治疗,体质是第一位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4-06 12:56
    回复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则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8楼2020-04-08 17:17
      收起回复
        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13楼2020-04-14 14:17
        回复
          内部力量不足的时候,持续下去对身体健康也是一种负担,还是要通过外部力量来强化,不断巩固,内外结合才是最佳的效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4-14 21:47
          回复
            疫情期间多注意防护


            17楼2020-04-29 19:57
            回复
              合理的养生和调理是对自己身体最大的负责


              18楼2020-05-01 13:40
              收起回复
                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19楼2020-05-11 13:52
                回复
                  人生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一个乱字,足以妨碍一切工作。


                  21楼2020-05-13 10:11
                  回复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23楼2020-05-18 14: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