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吧吧 关注:750,601贴子:18,572,579

0313repo本期我心里的前三Tia、萧敬腾、黄霄云。然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313repo
本期我心里的前三Tia、萧敬腾、黄霄云。然后还有个“0”是华晨宇。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3-14 20:37回复
    0.华晨宇。跳脱舞台和观众认知的音乐格局的演出。没有人会喜欢让压抑悲凉的情感停留太久,尤其是这些观众不能和你面对面近距离感受这样的情绪,只能在耳机里听的时候,以及华晨宇这首歌在旋律上并不具有竞技优势。所以,本季他本人得到历史性的低投票是可以预见的。如果观众在现场观看,这个结果可能会提升1到2个名次,但是无法改变这首歌旋律不具备竞技性的客观事实。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03-14 20:37
    收起回复
      为什么把这首歌摆到一个“0”的位置?因为它通过音乐艺术来表达警世思想,它的艺术性、思想性以及表达的完整性是远远高出其他选歌的,只可惜创作者本人没有考虑到竞技性而已。以至于除了“0”,我都很纠结其他歌在我心里的先后排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03-14 20:38
      收起回复
        在演唱上,主歌部分低八度的音区控制得很好,营造了萧肃沉重荒凉的地球大灾难景象。副歌部分表现得还能再炸裂一些,有点压着唱了,不应该再继续克制了。可能和他本人当天状态、播出效果等因素有关,依照华晨宇的唱法,能影响到观赏效果的因素其实不少。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3-14 20:38
        回复
          我还一直想,贯穿整首歌歌词里的那个“我”是谁,显然说的不是华晨宇自己。我认为应该是歌词里没有出现过的“神树”。这棵树是有自我意识的神树,经历了各种自然的人为的灾难,它敬畏自然又为人类哀伤,和人类站在同一方,面对灾难永不放弃,为生存而竭力抗争。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3-14 20:38
          回复
            最后对于华晨宇本人在歌手上呈现的《斗牛》和《神树》以及《你要相信这不是最后一天》,我认为自己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音乐方向和格局越来越往人性关怀,甚至是神学上靠拢。《斗牛》思考了人类野蛮和文明的辩证统一、《神树》思考了环境毁灭和为生存抗争到底、《你要相信这不是最后一天》本身就有很浓厚的教堂福音音乐的痕迹。有意思的是,历史上无论是什么艺术,做到极致后,艺术家的思想都会有这个倾向。古典音乐艺术家、画家、雕刻大师、建筑学里有不少,而且科学研究里也会有这样的“艺术家”,牛顿最后都真的去研究宗教了。当然,这些科学家艺术家富有神学思想也是受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3-14 20:39
            回复
              华晨宇初现的端倪则没有这些西方社会影响,他是属于现代的,中国式社会教育下的,中国现代年轻人尤其没有神学信仰的困扰。那么,我只能认为他自己从其他音乐上的学习和感悟里,得出了自己音乐上的“道”。这是放到本季所有其他歌手里都没有的一个层次,包括Misia。坚持“道”的路不太容易,有缘的才会看懂他的“道”,无缘的也不过是“道不同”而已,加油吧。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3-14 20:39
              收起回复
                1. .Tia。我个人是不喜欢歌手舞台上总是出现把两首歌拼起来的方式,不但削弱了歌曲的完整性,还让舞台的竞技性被放大了,就像是为参加《歌手》而定制的特供版,我个人不会去反复欣赏这类表演。而且我比较喜欢Tia自己的歌,至少之前的五期,tia的选歌在我这里是很OK的,这首歌的审美相对其他几首她唱过的歌,有点“过时”了,也发挥不了她真正有能量的优势部分。倒是中间加入的转音桥段把真正的她体现出这么一段。也就是这么一段,其中融于她骨血的灵魂唱腔功力就胜过了Misia设计的一整首歌。可能500位大众听审所代表的“大众市场”比较吃“接地气”的歌,结果还是不错的。而我期待tia能珍惜舞台,留下更多能证明“真正的我是这个,这样就是我”的作品。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3-14 20:40
                收起回复
                  2. 萧敬腾。这首《微光》我在另一个节目里看过,当时就觉得写得非常好,作者本人唱得也很不错。可能转变了性别的关系(?),萧敬腾的嗓音没有原作者的空灵感和圆润度,降低了这首歌的宇宙感。随后一个撕裂的高音,这个音的处理、和声,让Muse《survival》这首歌的影子再度出现到他身上。此外,没有好的英语发音真的选英语歌词的歌会踩到雷区,好几个词都咬得怪难受的。总之是一次审美很在线、表现有遗憾的舞台。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3-14 20:41
                  回复
                    4.周深。上次不满于他的选歌,选择外语歌曲就要经典中的经典,本期听到了周深和Misia带来的两首不同语种的经典外语歌曲。周深俄语的纯正感很入耳,非常舒服。我也不懂俄语,就是感觉很纯正的样子,和他留学经历训练当然是有关系的。然而开头只来了一句,就转到中文演唱了。不知你有没有感觉到,周深在唱俄语的那两句充满了感觉,而到了主歌第一句中文进入的时候,那种感觉就没有了。二刷的时候发现,我有这样的感觉,原因有二。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0-03-14 20:42
                    回复
                      一个是伴奏采用雷鬼,而周深的训练体系里,西方流行是短板。上次我也说他暴露了短板,这场还是律动感很弱,导致主歌唱得很平,没有雷鬼那味儿。想像一下,如果换成Tia来打磨这首老歌,那味道就会正了,她会在哪个字需要强拍、哪个字要干脆的跳动上把握好最适合的分寸。这跟个人生活阅历没什么关系,只能说每个人最适合的领域各有不同。就连华晨宇,实际上是舞台上综合能力最强、覆盖域最广的一位,雷鬼应该还行,不太需要自由发挥转音,如果给他一首爵士元素很典型的歌曲,他也没那味儿,这是我看到的华晨宇的短板。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0-03-14 20:43
                      回复
                        周深的领域是很明显的,或许跟长期美声演唱训练有关,转到唱流行就起空灵范儿就是最好的选择,不要做能力上目前还不能做到最好的尝试,否则就会暴露短板。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0-03-14 20:43
                        回复
                          第二个原因是他的咬字里没有这首歌的感情,还停留在技术打磨上,把每个音都唱到技术上的完美,永远不落地,忽视了情感。这点徐佳莹真是模范。这也很可能是美声唱法学院派给他带来的樊篱,不管他的肢体如何摆动,声音始终是美声那种“端着”的感觉,尤其在节奏感比较强的歌曲里,这样的声音同歌曲内核的脱离感就明显起来。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0-03-14 20:43
                          收起回复
                            返回到这首歌中间插入的美声桥段,这个才是周深最闪光的部分,或者说,这样的周深才是周深,回到美声体系唱法里充满自信,和之前雷鬼节奏里不知所措形成鲜明对比。希望周深后面的选歌避开短处,发挥长处,不用秀十八般武艺,把最周深的拿出来就好。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0-03-14 20:43
                            收起回复
                              5.Misia。一个宫崎骏电影场景一般的梦幻酒吧,小小的面积里面有如此多的巧思,到处是机关和音乐宝藏,对一些喜欢去日本旅游的朋友来说,这个地方可能会成为疫情过后的热门打卡地点,当然,希望我们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店(不是高仿)。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0-03-14 20: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