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叫个【y】水平远不如刘博,只能在人家专栏文章下面瞎评论了。

第一点、徐州虽然人口外流严重,但仍然留下了接近900万人口,每年常住人口都在递增,小学生数量也在江苏排第一,说明徐州的后劲还是很足的。四省交界是劣势也是优势,徐州远离各省的政治经济中心,那么合肥、济南、郑州这些省会对徐州的挤压就会相对较弱一些,这样就等于把徐州树立为四省交界的绝对中心位置,上层对于徐州作为跨省协作示范是寄予厚望的,所以徐州作为普通地级市却批了6条地铁、成功申办中国园博会等等。徐州排全国27名还叫经济没起色,这个人是要上天吗?
第二点、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区层面,都在强调提高省会首位度,深圳的崛起完全是政策叠加一手造成的,没有代表性。济南是弱于青岛,但青岛的排名一再下降,而济南的排名一再上升。合肥可以吞地级市巢湖,济南可以吞地级市莱芜,南京超过了无锡,马上也要进入前十,如果有天吞并了镇江,超越苏州也是可以预见的。苏州和南京的关系就像是沈万三和朱元璋,沈万三虽然比朱元璋富裕,但朱元璋要弄死沈万三,只是想不想的事情。未来的天下还是直辖市和强省会的,苏州、青岛等会继续下降给省会腾出位置,合肥、福州蹿升飞速,而徐州作为一个隐形的中等规模“省会”,发展自然不会差到哪去。
第三点、没有行政区划的都市圈并不意味着扯淡,都市圈的形成是由“都市”的实力决定的,而不是行政区划决定的,一旦“都市”形成了(都市可以是多个),在“都市”周围自然会形成一个势力圈。2006年,徐州城市群(都市圈)在大陆15个城市群中排名第8位,是惟一无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组成的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半岛、辽中南、海峡西岸、中原、徐州、武汉、成渝、长株潭、哈尔滨、关中、长春、合肥)。为什么徐州都市圈能排在武汉等前面?因为当年徐州、济宁、临沂都是GDP千亿级别的“都市”(当时武汉GDP也是1000多亿)。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现在为什么不行了?因为徐州被长三角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名义上属于长三角地区,实际上却是非中心区的边缘城市,同时济宁和临沂掉队了,徐州城市群的整体实力大打折扣,所以很明显徐州想要继续巩固自己的中心城市地位,只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被长三角吸血),并带动济宁、临沂、宿迁、连云港等周边城市共同进步,凝聚成一股牢不可破的势力,这才是徐州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