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系统学习过的同学都会知道我们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三巨头”——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杜威。这三个人物对于教育学的影响之深远,在考试题目中就可以看出来。今天,我们就给大家系统梳理一下赫尔巴特的高频考点,以帮助大家顺利备考。下面,就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个考点吧!
【知己知彼-考情】首先,要应对教师招聘考试,我们需要知己知彼,也就是了解考情,知道这个知识点如何考查。对于赫尔巴特这位“大佬儿”,我们当然就是要考查他的称谓、著作以及观点的匹配。当然,想要考查大家的知识广度的话,也可以出一些赫尔巴特的名言来让我们反选人物。又因为赫尔巴特和剩下的两巨头都有对比,所以还会去考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杜威的区分,因此大多是识记类的内容,主要是客观题的考法。
【知识点兵-讲解】知道知识点怎么考查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知识点吧~
一、地位及著作
赫尔巴特是德国泰斗级教育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者“科学教育学之父”,但是却被称为“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前两个的称呼是和夸美纽斯对比,后面的称呼是和杜威对比。
赫尔巴特之所以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是因为他1806年出版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这里1806的年份也需要大家记忆一下,以防万一,而《普通教育学》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了正式成为了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这本书也被称作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这里我们直接提取需要大家记忆的关键点和与夸美纽斯的对比:

二、观点
这里的观点,我们用口诀“一二三四好”来进行记忆。
(一)一个教育学教学原则。反映的是我们既要智育,又要德育。那么可以跟这一原则进行联系的知识点有哪些呢?学过的同学可以回忆一下,在讲到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时候,我们学到过“教育性教学规律”和“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都是可以和赫尔巴特的该原则进行联系记忆的。
(二)两个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裴斯泰洛齐首先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赫尔巴特直接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将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到教育学,也被称为是“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第一人”,请大家看到“统觉团”和“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第一人”的说法时记得选赫尔巴特。
(三)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赫尔巴特是典型的教师中心代表人,强调教师和教材,因此同学们可以串联一下知识,赫尔巴特也属于“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吧~也恰恰是这三中心的提出,和杜威的学生、经验、活动中心形成对比,才让赫尔巴特有了“传统教育代表人”这一称号,杜威被称作“进步教育代表人”。
(四)四阶段:清楚、联想、系统、方法。这里大家可以用“小明联系小方”的口诀来进行记忆。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给到大家一个图片来更直观地看一下。

我们需要掌握每个阶段属于静态还是动态的,是专心还是审思,并且知道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作为客观题的反选备考。后来被赫尔巴特的学生席勒修改为五阶段,但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更为重要。
(好):口诀中的“好”是指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所以同学们可以联系一下,他是属于:社会本位论。且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将目的分为了“可能的目的”,即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教师必须发展学生多方面兴趣;和“必要的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最高目的:道德。题目涉及到以上说法时我们应能反选出赫尔巴特。
三、个人名言
教学是一项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教师是儿童观念的提供者,多方面兴趣的控制者。
对心灵施教就是建设心灵。(为了找到建设心灵的程序和艺术,确立了四阶段理论)
这里当名言出成题干,我们需要反选出人物即可。
讲了这么多,看看大家有没有掌握吧~
【牛刀小试-练习】
1.以下观点,属于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有( )。
A.提出五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推断、验证
B.形成了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C.学科中心课程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间接经验
D.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概括为清楚、联想、系统、方法
【答案】BCD。解析:选项A是杜威的观点。
2.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中,清楚(明了)是将新旧知识进行一定的联系。( )
【答案】×。解析:在这四阶段中,清楚(明了)是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以做好观念的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真正有前后联系的部分是在联合(联想)环节才会出现的。
聪明的你做对了吗?相信经过小编的详细讲解,大家对于赫尔巴特应该更了解了,在以后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分哦~大家加油!
【知己知彼-考情】首先,要应对教师招聘考试,我们需要知己知彼,也就是了解考情,知道这个知识点如何考查。对于赫尔巴特这位“大佬儿”,我们当然就是要考查他的称谓、著作以及观点的匹配。当然,想要考查大家的知识广度的话,也可以出一些赫尔巴特的名言来让我们反选人物。又因为赫尔巴特和剩下的两巨头都有对比,所以还会去考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杜威的区分,因此大多是识记类的内容,主要是客观题的考法。
【知识点兵-讲解】知道知识点怎么考查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知识点吧~
一、地位及著作
赫尔巴特是德国泰斗级教育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者“科学教育学之父”,但是却被称为“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前两个的称呼是和夸美纽斯对比,后面的称呼是和杜威对比。
赫尔巴特之所以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是因为他1806年出版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这里1806的年份也需要大家记忆一下,以防万一,而《普通教育学》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了正式成为了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这本书也被称作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这里我们直接提取需要大家记忆的关键点和与夸美纽斯的对比:

二、观点
这里的观点,我们用口诀“一二三四好”来进行记忆。
(一)一个教育学教学原则。反映的是我们既要智育,又要德育。那么可以跟这一原则进行联系的知识点有哪些呢?学过的同学可以回忆一下,在讲到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时候,我们学到过“教育性教学规律”和“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都是可以和赫尔巴特的该原则进行联系记忆的。
(二)两个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裴斯泰洛齐首先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赫尔巴特直接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将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到教育学,也被称为是“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第一人”,请大家看到“统觉团”和“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第一人”的说法时记得选赫尔巴特。
(三)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赫尔巴特是典型的教师中心代表人,强调教师和教材,因此同学们可以串联一下知识,赫尔巴特也属于“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吧~也恰恰是这三中心的提出,和杜威的学生、经验、活动中心形成对比,才让赫尔巴特有了“传统教育代表人”这一称号,杜威被称作“进步教育代表人”。
(四)四阶段:清楚、联想、系统、方法。这里大家可以用“小明联系小方”的口诀来进行记忆。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给到大家一个图片来更直观地看一下。

我们需要掌握每个阶段属于静态还是动态的,是专心还是审思,并且知道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作为客观题的反选备考。后来被赫尔巴特的学生席勒修改为五阶段,但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更为重要。
(好):口诀中的“好”是指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所以同学们可以联系一下,他是属于:社会本位论。且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将目的分为了“可能的目的”,即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教师必须发展学生多方面兴趣;和“必要的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最高目的:道德。题目涉及到以上说法时我们应能反选出赫尔巴特。
三、个人名言
教学是一项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教师是儿童观念的提供者,多方面兴趣的控制者。
对心灵施教就是建设心灵。(为了找到建设心灵的程序和艺术,确立了四阶段理论)
这里当名言出成题干,我们需要反选出人物即可。
讲了这么多,看看大家有没有掌握吧~
【牛刀小试-练习】
1.以下观点,属于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有( )。
A.提出五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推断、验证
B.形成了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C.学科中心课程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间接经验
D.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概括为清楚、联想、系统、方法
【答案】BCD。解析:选项A是杜威的观点。
2.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中,清楚(明了)是将新旧知识进行一定的联系。( )
【答案】×。解析:在这四阶段中,清楚(明了)是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以做好观念的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真正有前后联系的部分是在联合(联想)环节才会出现的。
聪明的你做对了吗?相信经过小编的详细讲解,大家对于赫尔巴特应该更了解了,在以后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分哦~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