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吧里不知道哪些粉在这带节奏,还是发点有技术含量的吧!
首先所谓GPU超频一说,简直不可理喻,解决了散热问题,索尼让硬件跑在能发挥它性能的更高频率上,有什么问题么?再说所有超频都是建立在有参照的基础上,索尼的GPU是定制版本,原版都还未上市,哪来的超频一说,虽然跟微软都是定制AMD的,但内部结构都不同,哪来的超频?而且浮动频率的CPU在pc上已经验证了多年,你见过你的i9或者i7运行的有什么问题么?到索尼这就有问题?
而与国内贴吧这些节奏粉观点完全不同的是国外的一些技术媒体,虽然都承认ps5在三角形生成能力上确实不如微软新机,但是同时也普遍认为10.28t与12t的差距不足以带来感官上的明显差异。而这只是芯片运算能力,而不是整体效能,更何况ps5的GPU频率更高,也就是说干活的人虽然少,但是速度更快。
然后,本文最主要的部分来了,相对于微软押宝运算芯片上,索尼选择了等待,等待什么?没错,国外媒体给出了一致的答案,就是内置pcie4.0技术协议的成熟。这使得ps5的芯片到存储的数据吞吐量达到了5.5g,现在pc性能最高而且采用最新技术的ssd才能达到5.0g,微软的xbx才只有区区2.4g,而且索尼的数据吞吐在利用压缩技术后理论峰值可以达到22g,这意味着游戏在制作方式上将有革命性的变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开发人员在做一个建模的时候,可以疯狂的堆料,而不用考虑库房的料够不够,来不来得及运过来!而xbx却做不到,即便它有更强的GPU,做个比喻,两座工厂,一座有工人52名,却只有一条到库房的输送通道,另一个工厂有速度更快的36名工人,却有两条到库房的输送通道,忙时还能开到四条,我们可以想象,满负荷工作下,哪个工厂的效率更高?一目了然!当所有物料都堵在通道里的时候,另一座工厂已经在做下批活了,你再多工人有何用?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了不久前很多游戏开发人员说的ps5是二十年来最好的硬件!
国外媒体也指出,这些改变,在画面上给玩家带来最大直观感受的,就是索尼第一方工作室出品的游戏,因为它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家的硬件,而不必担心别的硬件拖后腿,而第三方游戏厂家,可以想象双平台基本不会有太大区别!当看到电影般效果的战神、神海、gt、最后生还者、地平线、杀戮地带,以及小岛工作室可能的寂静岭、潜龙谍影等等新作的时候,你还在乎那点浮点运算?在别的平台玩家还在等待载入,你可能一个电影转场就进入了游戏的时候,还会被现在这样带节奏?想想都可笑吧!



首先所谓GPU超频一说,简直不可理喻,解决了散热问题,索尼让硬件跑在能发挥它性能的更高频率上,有什么问题么?再说所有超频都是建立在有参照的基础上,索尼的GPU是定制版本,原版都还未上市,哪来的超频一说,虽然跟微软都是定制AMD的,但内部结构都不同,哪来的超频?而且浮动频率的CPU在pc上已经验证了多年,你见过你的i9或者i7运行的有什么问题么?到索尼这就有问题?
而与国内贴吧这些节奏粉观点完全不同的是国外的一些技术媒体,虽然都承认ps5在三角形生成能力上确实不如微软新机,但是同时也普遍认为10.28t与12t的差距不足以带来感官上的明显差异。而这只是芯片运算能力,而不是整体效能,更何况ps5的GPU频率更高,也就是说干活的人虽然少,但是速度更快。
然后,本文最主要的部分来了,相对于微软押宝运算芯片上,索尼选择了等待,等待什么?没错,国外媒体给出了一致的答案,就是内置pcie4.0技术协议的成熟。这使得ps5的芯片到存储的数据吞吐量达到了5.5g,现在pc性能最高而且采用最新技术的ssd才能达到5.0g,微软的xbx才只有区区2.4g,而且索尼的数据吞吐在利用压缩技术后理论峰值可以达到22g,这意味着游戏在制作方式上将有革命性的变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开发人员在做一个建模的时候,可以疯狂的堆料,而不用考虑库房的料够不够,来不来得及运过来!而xbx却做不到,即便它有更强的GPU,做个比喻,两座工厂,一座有工人52名,却只有一条到库房的输送通道,另一个工厂有速度更快的36名工人,却有两条到库房的输送通道,忙时还能开到四条,我们可以想象,满负荷工作下,哪个工厂的效率更高?一目了然!当所有物料都堵在通道里的时候,另一座工厂已经在做下批活了,你再多工人有何用?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了不久前很多游戏开发人员说的ps5是二十年来最好的硬件!
国外媒体也指出,这些改变,在画面上给玩家带来最大直观感受的,就是索尼第一方工作室出品的游戏,因为它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家的硬件,而不必担心别的硬件拖后腿,而第三方游戏厂家,可以想象双平台基本不会有太大区别!当看到电影般效果的战神、神海、gt、最后生还者、地平线、杀戮地带,以及小岛工作室可能的寂静岭、潜龙谍影等等新作的时候,你还在乎那点浮点运算?在别的平台玩家还在等待载入,你可能一个电影转场就进入了游戏的时候,还会被现在这样带节奏?想想都可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