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有很认真的解析菂老妹的作品,今天菂妹特别提出了“请梨花GG斧正”的注,那么就菂老妹的作品风格作一个比较客观的解析,也可使所有的朋友们对诗、词、曲的风格多些了解。
结构上:词多为上下两阙,而曲没有;词曲虽在字数、句数上有定格,但词比曲更具灵活性和伸缩性。
语言上:曲的语言比较口语化,可以大量运用衬字、虚字。
艺术风格上:诗词贵雅,曲则尚俗;诗词含蓄,曲要直露;诗词忌油滑,曲多带诙谐。
纵观以上的几点,菂老妹的作品是偏向于“曲”的艺术,多以诙谐、冷幽默与“爆炸句”的切入,而表达作者特别设计的框架与效果,更以严苛的平仄来体现作者对古文学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自身已经对古体文学的驾驭能力。
但鉴于“曲”在诗词中的淡化(这是媒体多元化的自然淘汰),“曲则尚俗”的艺术也同样走到了末路。随之复兴的将是“诗词贵雅”、怡情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抒发,和对丑恶的抨击。
但文学一直是“汇百川聚大海”的精神面貌、心灵寄托、休闲娱乐的产物,一直鼓励“百花齐放”,每一种文体都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菂老妹的“诙谐、冷幽默、爆炸句”文风,同样是文学殿堂的一枝奇葩。
这支奇葩的生命力决定与作者对结构的提炼与表达手法的深化。
菂老妹还需努力!
作者:梨花体GG2009-10-16 13:52 回复此发言
结构上:词多为上下两阙,而曲没有;词曲虽在字数、句数上有定格,但词比曲更具灵活性和伸缩性。
语言上:曲的语言比较口语化,可以大量运用衬字、虚字。
艺术风格上:诗词贵雅,曲则尚俗;诗词含蓄,曲要直露;诗词忌油滑,曲多带诙谐。
纵观以上的几点,菂老妹的作品是偏向于“曲”的艺术,多以诙谐、冷幽默与“爆炸句”的切入,而表达作者特别设计的框架与效果,更以严苛的平仄来体现作者对古文学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自身已经对古体文学的驾驭能力。
但鉴于“曲”在诗词中的淡化(这是媒体多元化的自然淘汰),“曲则尚俗”的艺术也同样走到了末路。随之复兴的将是“诗词贵雅”、怡情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抒发,和对丑恶的抨击。
但文学一直是“汇百川聚大海”的精神面貌、心灵寄托、休闲娱乐的产物,一直鼓励“百花齐放”,每一种文体都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菂老妹的“诙谐、冷幽默、爆炸句”文风,同样是文学殿堂的一枝奇葩。
这支奇葩的生命力决定与作者对结构的提炼与表达手法的深化。
菂老妹还需努力!
作者:梨花体GG2009-10-16 13:52 回复此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