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706,252贴子:9,614,469

回复:自学中医的那些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错,继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20-04-24 17:48
回复
    我只说一点,扎针是有一定危险的,弄不好能扎死人。你还是练练按摩艾灸拔罐之类的吧。


    IP属地:河南68楼2020-04-24 21:43
    收起回复
      我也是自学中医的,不过是断断续续的,我也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我可能没有楼主这么认真学的这么好,
      道法讲“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中医又讲“天人合一”,人体内的五行与外界的五行的相通的,而沟通的渠道就是通过经络。所以就有内、外六邪。
      而一年分为四季,药分寒、热、温、凉。刚好与四季对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人的脏腑也刚好与四季对应。五行也是相对应的,方位也是相对应的。
      五行病则克其所悔。也就是解释为什么肝病脾也会病。或者说五行是相行又是相克的,如果体内的相生相克保持平衡人则不病,
      还有一种说法中医就是时间与空间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一种说法是冬病夏冶,冬天主寒,夏天主热,所以到达寒热平恒人就不病,刚说时间,现在就说空间,热为南方,而寒北方。
      不管冶什么病把人体当成一个小宇宙来看,人体每天都在进行春夏秋冬的变化,什么时候病,什么时候好,这都是关键,中医更直接把人体当做宇宙的一部分来说,为什么这个病冬天有,夏天没有?都要思考的,
      这有些是我自己的想法,有些是书上看到的,或者在自然当中感觉的。中医就是一种象来表达。而不以数推。中医就在我们的身边,或者人体就是一个中医


      IP属地:广东69楼2020-04-25 14:13
      收起回复
        勤奋好学,为你点赞。


        70楼2020-04-25 16:42
        收起回复
          继续开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乎。
          前面是说的打破学习的瓶颈,但凡自学到一定程度,都会遇到瓶颈。想办法去冲破它,前方就是一片光明。
          中医里面针灸,艾灸,按摩,拔罐,都相对简单,所以从这些点入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且一名好的中医要会针药配合使用,治疗疾病的效果更是会事半功倍。
          中医门派很多,但是无论有多少门派,中医基础内容大体是差不多的,所有学好中医基础很关键。
          中医针灸门派也很多,光我听说的就有,传统针灸学,以《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为主;董氏针灸;耳针疗法;腹针疗法;头针疗法;火针疗法;五绝指针疗法;穴位埋线疗法;全息针灸疗法。。。。。还有很多。
          除了传统针灸学,其他这些针灸疗法也各有长处。但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中医初学者,还是应该以学习传统针灸学为主。
          第一个是因为大部分其他针灸疗法的基础理论还是出自传统针灸学。
          第二个就是可以省钱,学完传统针灸学后可以向其他针灸学发展;但是你学会了其他针灸学,你有可能还是不懂针灸的基础理论,不好融会贯通。而且一些另类的针灸培训机构的费用可能更夸张。
          我学习的针灸培训班共计学习了15天,你可能觉得培训时间太短了,能学到啥呀。对于一个小白来说确实时间很短,但对于一个学习中医瓶颈期的人来说,15天就可以了。我们以往自学的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我们懂得基础知识很多,但不能把他们连成一条条的线。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只是指导我们把基础知识点连成一条条线,最后所有的线,构成一幅中医的画卷。


          IP属地:辽宁72楼2020-04-29 12:58
          回复
            2017年10月底,刚刚学习完针灸培训课程。
            有可能这几天吃的东西有些辣,导致近两天嘴里开始有口腔溃疡,人们一般管这个叫上火了。前两天溃疡有些疼,但是分散一下注意力也就不疼了。今天上午开始,口腔溃疡特别疼,疼得让人心烦。
            我想到我不是刚刚学习完针灸吗,老师讲要学以致用。今天我就用这个口腔溃疡试试针。溃疡的位置在下嘴唇内,于是我就先来个近取穴,承浆穴,近取穴的作用,可以刺激局部,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也可以缓解局部疼痛。
            学会针灸后,其实给别人扎针不难,因为扎别人你自己感觉不到疼。给自己扎针才是比较难的,因为疼。这个承浆穴我就扎了好几次才成功的。
            口腔溃疡属于上火,我来个远取穴,曲池穴,曲池穴有去热的功效,去热了,也就间接的可以去火。
            再来一针,合谷穴,合谷穴可以治疗面部,口部的疾病。有个四总穴歌里讲到“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古版: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现代版: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
            我这三针扎下去后,效果如何呢?
            效果比我想象的效果要好,也比各位读者想象的效果要好。因为第一针承浆穴下针后,口疮的疼痛立刻就止住了,可以用效果神奇来解释。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用了夸张的写法,也许有人认为是心理作用,我很确定的说我没有。
            有过口腔溃疡的人都理解那种特别明显的火辣辣的疼痛感,前一秒还特别疼,后一秒就立刻止住的的感觉能是心理作用吗?
            我翻开下嘴唇,我看到溃疡还在,但是确实是已经不疼了。这次针灸效果虽然好,但是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种效果持续了两三个小时,然后溃疡的位置的疼痛感就又开始了,但是疼痛感明显比以前轻多了,完全可以忍受了。
            我又去菜市场里买了半块西瓜,前面的内容里我说过,西瓜又叫”天然白虎汤“。白虎汤主要是去热的,天然白虎汤效果也是不错的,西瓜不但治疗口腔溃疡效果不错,而且味道还很好吃。比白虎汤的味道可以好多了。
            白虎汤的处方:石膏30g 知母9g 甘草3g 粳米6g 主要以石膏为主,我没喝过,估计味道好不了。
            就这样,我吃着西瓜,扎着针。这次的口腔溃疡通过治疗后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基本就痊愈了。
            看来这个针灸培训没白学,第一次针灸治疗-------成功!!!


            IP属地:辽宁73楼2020-04-29 14:19
            收起回复
              推荐一个我在2017年搜索到的节目,《《中医入门》发现中医之美》宝国叔 播。
              这个节目是我在“懒人听书”的手机软件里搜索到的,这个节目讲的是一些中医基础,聊一聊中医常识。内容聊的不深,但宝国叔聊的很有意思,可以提高对中医的兴趣,很适合中医小白。
              到现在3年了,我有时没事也拿出来再听一听。
              有人说中医需要背书,背方子,背经典。其实我一直没有背过,几乎不会死记硬背。那为什么我就能记住那么多方子,穴位,中药,还有那么多中医知识呢?
              我的秘方就是不停的在听,在看。听的多了,看的多了,用的多了,也就自然记住了。
              中医并不难,难得是坚持。
              现在再回聊一下口疮。
              有些人很爱起口疮,有些人不起口疮,但是容易嗓子红肿发炎,还有些人容易牙疼。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些人是一个时段内,有些人是长期的,这些人每次上火就会引起同一个位置的疼痛症,比如口疮。
              这个在中医学里面叫“火走一经”,它的意思就是每次上火,这个“火”都喜欢走同一条道路。然后造成同一个结果。
              为啥呢?我个人理解这个“火”就像电流一样,我们中学都学过物理,电流的走向一定是走电阻最小的那条线路。
              那么反向推理,上火了,是因为这条经络的路线最好走,阻力最小。那么就证明很有可能其他经络的阻力偏大,所以就有经络不通,经络不畅的说法了。
              解决火走一经的办法,没啥好办法,锻炼身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情绪稳定,饮食适度,排便正常,增强抵抗力。要是你自学中医了,可以做做艾灸,扎扎针灸。
              火走一经不好解决,但是上火还是能解决的。尤其对于口腔方面的上火。


              IP属地:辽宁75楼2020-04-29 17:58
              回复
                口腔上火,先说说造成的原因:
                1:天气原因,天气干燥,体内津液耗损严重。津液为阴,气力为阳。津液变少了,阳气相对来说就多了。
                中医学里说,气有余,则为火。阳气多了就会上火。
                2:吃得太辣了,吃得太撑了,不消化,中医叫饮食失度,积食化火。
                3:情绪失控,肝郁化火,心里有着急的事情,或者爱生气。容易上火。
                4:思虑过度也会上火,思虑过度会影响脾胃消化,间接的导致消化不良,然后积食化火。
                现在说说咋去火:
                1:有句广告词“怕上火就喝王老吉”,提前声明我可不是广告推销啊。我想说的是喝凉茶可以去火。比如说加多宝,和其正。
                这三种凉茶的主要是成分甘草、鸡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这些成分大多都是中药里面的清火去热的草药。对于一般上火来说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记得前些年,我还没学中医。我有一次上火导致喉咙扁桃体红肿发炎,扁桃体肿的很大,然后就造成吃饭吞咽困难。害得我好几天吃不下饭。中午我去一家小饭馆吃饭,看到柜台上放着500ml的和其正灌装凉茶,因为夏天口渴就买了一罐喝。
                中午吃饭的时候就感觉喉咙肿痛感好多了,吃过午饭,也就过了一个多小时,扁桃体的就彻底消肿了。因此我就记住了这个饮料有去火的作用,在学中医后,又看了一下这种饮料的成分,也就了解凉茶去火的原理了。
                2:西瓜去火法:这个就好说了,天然白虎汤嘛,说过很多遍了,生津止渴。
                我们在仔细观察一下西瓜,西瓜生长在夏天最热的时节,天气这么热,而西瓜不但不被晒死,而且还能积攒大量的水分。我们推理一下,西瓜这种植物本身就具有抗高温的能力,所以它本身就具有寒凉的属性。
                西瓜水分很大,一般水分大的水果,蔬菜都有通便利尿的功能,比如哈密瓜。利尿就可以让体内的水液加快代谢,让水液加速排出体外,同时带出体内多余的热量,来大的去热去火的效果。
                3:针灸去火法:针灸对上火的治疗效果很好的,我试过很多例子,效果均不错。
                对于口腔炎症的去火,我列出几个穴位,会用针灸的可以作为参考。
                合谷穴,曲池穴,足三里穴,大椎穴,少商穴(喉咙肿痛,咳嗽),太冲穴,承浆穴,颊车穴,地仓穴。
                具体原理太长了,不解释了。自学针灸便知答案。
                我看过一些书,就是简单的说一些疾病,然后列举一些穴位,就像现在一样,我觉得这样完全没有意义,能看懂的太少了。完全就是骗钱的书。
                4:对于积食造成的上火,可以用一些助消化,通便的方法,再加上面说的去火的方法并用,效果会更好。去积食最有效的一个中药就是“鸡内金”,其实就是鸡的胃粘膜。
                5:口腔炎喷雾剂:这个是一个中药的口腔喷雾剂,据说效果不错。也可以起到临时止痛的效果。
                6:其实还有个不是很好的方法,三黄片,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为啥叫三黄片?这个主要是去三焦之火,取名三黄片,因此此药药效也偏猛烈一些。慎用。
                这我说个失败的案例,有个同事,她的母亲牙疼好几天了。来找我问有什么好办法治疗牙疼。我还是经验不足啊,没有怎么细问,我估计是上火了造成的牙疼,就告诉她说吃点三黄片去去火就好了。
                同事很听话,给她母亲买了三黄片,吃了两顿。然后很高兴的告诉我:“你说的药真管用,我妈牙疼好了。”
                我也是洋洋得意:“区区小病,何足挂齿。”
                结果过了几天,她告诉***妈拉肚子了,拉了两天,拉的挺厉害的,现在才好。
                我又仔细问了一下她妈妈的具体情况,她妈妈很瘦,只有90多斤重。要是早知道患者这么瘦弱就不该用三黄片这种猛药。这才导致拉肚子。惭愧啊惭愧。
                在这我再次声明:本人写的《自学中医的那些年》的内容仅供学习参考,禁止对应本书内容治病。请找专业医生治疗疾病。


                IP属地:辽宁76楼2020-04-29 17:58
                收起回复
                  一直在看楼主的学医经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77楼2020-04-30 20:57
                  回复
                      岁末年终夜,
                      妇科产房中。
                      闻听婴儿啼,
                      喜得千金芳。
                      2017年对我来说是终身难忘的一年,对学习中医来说是突破瓶颈的一年。
                      2017年底我迎来了我家的大宝贝~我的女儿。本来我想为女儿起名“马一一”,但老婆不同意。写这篇连载时我为自己起个笔名“马医医”。
                      中医可以说是草根医学,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通过几千年对身边的一切事物进行观察总结的一门艺术。
                      所以学习中医后会让人学会观察,会教会人思考。学中医会改变一个人的三观。
                      我以前是个愤青,现在回看以前QQ说说,感觉自己以前傻透了,真为当时自己的智商捉急。学中医后,对世界有了更多角度的认识,愤青情节也就自然消亡了。
                      人所以生病是因为经络不通,脏腑不畅。愤青之所以愤怒是因为思想角度单一,思路不通。
                      说说我的女儿,我对女儿的成长的观察,中医教会我的观察。
                      女儿出生时六斤多,不算很重,但身体健康。
                      刚刚出生的婴儿,视物不清,听力有限,体温调节能力有限。
                      几个月后,婴儿可以转头,手臂可以抬起。半年后婴儿脖子可抬起,手慢慢可以抓握。随时间增长,婴儿可以坐起来,能看到爸爸妈妈,可以听懂一些语言。
                      一年后婴儿可以站立,抓握能力变强,可以说出一些简单的字词,然后可以慢慢行走。婴儿继续成长,从走到跑。语言从单个字词到短语,手从抓握到灵活用手。
                      再继续成长,婴儿长成儿童,身体变的强壮一些,慢慢的思维越来越清楚,手眼协调能力越来越强。
                      观察了这么久,我想到这不就是人的成长过程吗?但是我从成长过程就想到了人的衰老过程。
                      人开始衰老,体力先开始下降,皮肤开始松弛。随着时间增长体力继续下降,手眼协调能力下降。从可以快速奔跑变得无力奔跑。再往后开始走路吃力,继续到杵拐杖。然后是坐轮椅不能走路了。体力继续下降到仅仅能坐立,然后只能卧床,最后人连抬头都困难。
                      其他方面眼睛开始模糊,听力下降,到思维糊涂,然后就是意识模糊。
                      直到人最后死亡,这就是一个循环。从婴儿的肢体功能一点点的是怎么长大的,到人的衰老过程就是怎么一点点衰退的,直到最后的死亡。
                      这仅仅是我学中医后的一点点观察。我们再看中医四大经典中的《黄内内经》,里面很清楚的说明了人从生到死的规律。
                      其中《黄帝内经》中讲到,《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素问·上古天真
                      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生子。”
                      在自然环境下,这指的是女子7岁(男子8岁)换牙,开始第一次快速生长,女子14岁来月经,是第二次发育期。男子16岁开始肾气盛,性功能完善,也是第二次发育。
                      而衰老期女子七七四十九岁月经停止,男子七八五十六岁男性功能衰退。
                      首先这些数字是在自然环境下的一个平均数字,随着人与自然环境的改变(现代人有空调暖气,离自然越来越远。),这些数字会有所变化,但平均值依然准确。
                      《黄帝内经》是两千多年以前的一部医学著作,我们的祖先在当时就已经精确的总结了人的生老病死的规律。不仅总结了人的规律,还总结了天地人,自然气候的规律,自然与人的规律。
                      由此看来我们的祖先怎么能不让人敬佩。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中医文化何其强大。
                      有人说《易经》是人类世界的一段非法代码,因为它过于窥视世界的规律。而中医是《易经》降维版,下降了一个层次。
                      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医可以根据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得知病症的起因,判断病症的发展,并预知病症的治愈时间,当然也可以预知病人的死亡时间。有些情况下可以准确到小时。
                      这听起来有点神叨叨,和算命的有点像。确实,经验丰富的中医,有辨别健康,预知生死的能力。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伤寒论》里对病症有预解时的内容,就是说哪些病症在规定的时间可以治愈。
                      《伤寒论》的预解时,因太阳病的病机为阳气被风寒之邪郁遏,故在9-15时这段阳气最旺的时间,人得天气之助,则正气盛而有病邪得解的可能。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即15-21时之间;
                      阳明病,热盛邪实之证,故于阳气衰减之时可能病邪欲解。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即3-9时之间;
                      提示邪结少阳不得舒发之证,于一日阳气升发之时,邪有发越得解的可能。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即21-01时之间;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即23-05时之间;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即1-7时之间。
                      三阴之为病,阳衰阴盛之证。故在夜半至天明的稍前稍后,即阳生、阳长之时,有病邪得解之机。
                      中医的知识中还有日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年节律,60年节律的总结。
                      中医经络学有子午流注法,十二经在一天不同时段下的运行规律。
                      中医根据病症的属性,来结合季节的属性,再加入一天时间的规律就可以得出病症的走向,从而判断出治愈或死亡的时间。
                      看过一段访谈节目,一名老中医樊正伦曾解释中西医的区别说:
                      中医是一门时间医学,它研究的是昨天发了什么,今天发生了什么,明天将要发生什么。
                      西医事一门微观医学,比如手疼,它会研究手的构造,神经,血管,骨骼,细胞,蛋白质等等。
                      好吧,讲的有点深了,中医并不是一个直观的医学。中国人选西瓜喜欢敲敲,听听声音。外国人很不理解,这能听出啥来,因此他们写到,“不要敲了,西瓜不会回答。”
                      中医就像敲西瓜,通过外在的表现来判断人体内部症状。


                    IP属地:辽宁78楼2020-05-02 17:20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20-05-06 15:19
                      回复
                        顶,我内经看了一半多了


                        IP属地:湖北80楼2020-05-06 16:20
                        回复
                          帖子要沉,最近工作较忙,过段时间继续更新。自顶一下。


                          IP属地:辽宁81楼2020-05-19 09:00
                          收起回复
                              前几日工作较忙,没有继续更新,今天继续开更。
                              魔鬼特训班学习的第一部分你是抄写作业,抄写班规,抄写《大医精诚》,抄写经络循行,经络穴位。
                              特训班的第二部分作业是视频课程,课程的内容还是针灸学,主要参考书籍是《针灸大成》。
                              说到视频课程,需要介绍一个人,视频课程的主讲人--倪海夏--倪师。作为大部分自学中医者来说,倪师就自学中医者的希望。
                              我发现很多外国人头脑中对英雄的认识有,超人,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成龙,李小龙。作为一名自学中医者对著名的中医的认识有,张仲景,华佗,扁鹊,孙思邈,倪海夏,郝万山。
                              对于医学院校的人士来说,或者有师傅门路的学医者来说,可能不一定认识倪海夏。但是对于一个没有门路,非专业的,纯小白的自学中医者来说,倪海夏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恩师。如果你努力自学了中医基础,然后遇到了学习瓶颈,说不定倪师就是你通过学习瓶颈的带路人。
                              魔鬼特训的主要视频课程就是倪海夏讲的《人纪》,《人纪》又分为《针灸大成》《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伤寒论》《金匮要略》。
                              先说说这个《人纪》的《针灸大成》,主要讲的就是中医基础,从经络循行,到寻经认穴。
                              《针灸大成》课的开篇,倪师还讲了很多关于中医的急救法。我以前只是知道急救中心的西医急救法,在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了中医的急救法。
                              我们在这就聊聊急救,我学过西医的急救,也学了中医的急救。
                              1:中风的急救,我所了解到中医急救法主要是对昏厥,中风的急救。前面我聊过关于中风的急救,是十宣放血疗法,就是对十个手指头尖针刺放血。十宣放血的原理是经络腧穴的井穴一般都在手指尖的部位,而井穴的作用大多有去热的作用。
                              中风发病前一般是都是有诱因的,比如喝酒,生气,吵架,剧烈运动,摔倒等等。。。
                              中风发病前一般还有感觉上的前兆,比如面部感到麻木,手部和手臂感到发麻。
                              十宣放血针刺手指井穴放血,第一可以起到去热的效果,第二还可以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即使没有止住中风的发生,也可以降低中风后的后遗症,减少脑部的出血量。
                              手指尖的井穴神经很敏感,针刺起来特别疼,很多人都听说过革命烈士江姐忍受敌人的酷刑,手指扎竹签的历史故事。如果不想受此酷刑,还是远离中风,保重身体啊。
                              如果真的万不得已需要十宣放血,不需要找准穴位,直接对手指尖针刺放血即可。如果找不到针,找个牙签也行,想想就疼啊。
                              2:关于晕厥,很多人都知道掐人中,位置就是鼻子正中下边与上牙根的位置。这个位置穴位叫水沟穴,也叫人中穴,归属奇经八脉中的督脉,小说中的任督二脉其中之一。后面详细聊聊。
                              人中穴,这个位置神经特别敏感,针刺或者掐按会特别疼,就算人晕倒了掐人中穴也能感觉到人中穴的疼痛,从而起到刺激神经的作用,让人苏醒。另外,按压人中能升高人的血压,加快血液运转,如此也能起到让人苏醒的目的。
                              3:心肺复苏术,这个是从北京急救中心学来的,西医的急救术,一般人都听说过,但真正用过的很少,到目前我也没用过。
                              心肺复苏术首先要确认患者的情况是心跳骤停,没有呼吸了,才可以用。这种情况不是晕倒,晕厥了,标准的说是人已经死亡了。这时候您再掐人中就没用了。
                              反过来说,晕倒了,人还有呼吸心跳,就不能用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大部分人急救过后都会有肋骨骨折的情况,更严重的还有可能肋骨骨折刺穿内脏的情况。
                              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老师对我们说有百分之20能活下来,但我看网上说也就百分之10,甚至更低。但是要是不做,死亡率就是百分之百。简单一点说,人到了用心肺复苏术的程度了,不是死就是活。
                              这个成功率还和抢救时间有关,时间越早越好,黄金时间也就是心脏刚停5分钟以内效果最好。
                              标准步骤,(1)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环境也需要安全),先联系120急救中心。
                               (2)观察心跳呼吸,简便方法现场从1001数到1007,确认患者是否有呼吸。
                               顺便观察一下呼吸道是否有堵塞,比如是否有呕吐物堵塞,开放气道。
                               (3)确认心跳呼吸停止,然后就是胸外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
                               100-120次/min,下压深度5-6cm。按压位置就是胸部正中。
                               (4)心肺复苏术是个力气活,一个棒小伙也就坚持半小时,最好能有个帮手,
                               一直按到120急救车来,如果有条件可以用AED心脏除颤仪(一般很少
                               见)。
                               (5)人工呼吸,我以前不知道是对患者是呼还是吸,后来学习得知是吹,不能
                               太用力,肚子稍有动静就可以。目前规定如果条件不具备人工呼吸可以不
                               用人工呼吸,仅仅胸部按压就可以了。(比如不确定患者是否有传染病)
                              关于心肺复苏术,我仅仅写点简单实用的就好,写不了那么详细,如果有需要请去专业机构去专业学习。
                              4:海姆立克急救法,这个很实用,也很简单,学学还是有用的。
                              海姆立克急救法主要是针对气管异物堵塞情况,气管异物堵塞一般发生在婴幼儿和老年人的情况居多。
                              成年人也有,我们常见的写字笔的笔帽一般都有个小孔,就是有人发现经常有人误吞笔帽,造成气管堵塞死亡的,所以国家才统一规定笔帽要全部预留通气孔,防止气管堵塞造成的猝死。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如果有人发生气管异物堵塞,肯定会被憋得脸成红紫色,自己拍胸。这时候急救的人需要站在患者背后,两手抱住患者,两手交叉在患者肚脐位置,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如果是3岁以下孩子
                              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简单写写就好,去网上搜索一下,图片视频一大堆,很容易学会,但是很实用。
                              关于急救还有很多,比如还有西医的伤口止血包扎法,骨折施救法,溺水施救法(心肺复苏);中医的针灸止血法,溺水施救法,不一一介绍。
                              声明:本内容仅供学习参考,现场急救施救请咨询专业医疗机构,咨询专业医师。


                            IP属地:辽宁82楼2020-05-22 17:11
                            回复
                                魔鬼特训班,倪海夏讲的《人纪》中的《针灸大成》讲完以后是讲《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我一本常见书籍,但凡在卖书的地方都一般都能看到,很多人也应该买过一本或两本。在没学习中医之前我也买过,也看过。然后基本就是看完了前几页就放弃了。内容一个是比较晦涩难懂,然后就是文言文比较枯燥无味,有些有白话文翻译,但是看着还是很难看懂。
                                在魔鬼特训班跟着倪师学习了《黄帝内经》,说实话,还是很枯燥,虽然比以前懂得多一些了,兴趣也提高了一些,但是还是很难全部看完。
                                这部分作业我基本就是抄写原文。课程主要是讲《素问》篇,我把原文抄写了一遍。
                                说点我懂的吧。
                                《黄帝内经》主要是一本医理经典,《素问》篇主要是通过黄帝与老师岐伯用问答形式来阐述中医的基础知识的内容。
                                中医中的阴阳,五行,脏腑,包括人的生长规律,人的各种各样的生理规律都在书中有所描述。
                                如果一个人可以学好《黄帝内经》,他不一定能治疗疾病,但他可以知道疾病的原因,发展,及结果。所以说这本书主要是理论知识,实际的治病方法,方剂内容很少。
                                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说,我认为可以看看《黄帝内经》,看懂了更好,看不懂也先不要着急,这本书本来就不容易看懂。想要看懂它,需要太多的基础知识。
                                有些人直接就不建议先看《黄帝内经》,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书里的内容完全就是另一个新的世界,新的规律。与其费劲那九牛二虎之力研究它,还不如把精力先放在一些通俗易懂的书籍上。等有些基础再回看它,说不定学习效果会更好。
                                关于“内经”,就说这么多吧,看与不看,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再往后是《神农本草经》的视频课程,中医离不开中药,一个传统的中医,医药是分不开的。一个合格的中医,对中药的性味归经应该掌握它的知识。对中药的采收,炮制也应该有深刻的了解。
                                前面更多的内容在聊针灸,这我们应该聊聊中药。
                                我的能力有限,一个初级中医学习者对中药的认识。
                                我不能一味一味的中药的聊,来个总结式的整理分析。
                                1:人体脏腑对应五行,分别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那么中药也对应五行,中药中的五行属性是升降浮沉,应该还有个平(土)。
                                2:中国人都知道“神农尝百草”的故事,那么中药到底是怎么尝出来的呢?
                                实际上根据五行的性质,对应色(青赤黄白黑),对应五味(酸苦甘辛咸),再根据阴阳(植物的向阳与背阴),就可以大致来判断草药的属性,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医不次于植物学家,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属性大致判断它的药性。
                                3:再根据草药采收部分可以判断,一般花朵类的药物都是具有上升的功能,比如治疗头部疾病。中医有句话说“诸花皆升,旋复独降”,就是说的大部分花的药性是上升的,但是旋复花的药性是下降的。
                                4:根据气味,一般味道比较厚重(浓)的药物入血分,一般气味清淡的药物入气分。这个也好理解,当归的味道很重,所有具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黄芪,人参的气氛很清淡,可以起到补气的作用。
                                5:再根据味道,酸味的药物一般入肝脏,苦味的药物入心脏,甜味的药物入脾脏,辛辣的药物入肺,咸味的药物入肾。
                                6:根据颜色判断,黑色的药物一般有对肾脏作用的功能,而白色药物大多有对肺脏起到作用的功能,黄色入脾脏,青色入肝脏,红色入心脏。
                                7:这么直接讲听着很枯燥,知识太干了。举几个例子,比如中药第一神药,人参,一般生长在东北,长白山,大兴安岭一代。而高丽人参生在在朝鲜,韩国地带,这些地方共同特点是冬季特别寒冷,而且冬天的时间很长。能在这种地方生长的草本植物大多有抵抗严寒的能力,所以人参药性是温热的。
                                人参生长周期很长,野山参一般可以生长几十年,人参大量的吸收了土壤的能量,据说人参生长过得土地,几年内土壤会变得很贫瘠,很难生长其他作物。因此想要连续种植人参需要更换现场的泥土才可以继续种植。
                                人们发现了人参的特性,再经过古人多次的测试。人参,味甘,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附子:再说说附子,是大热之药。附子生长环境是喜欢湿冷的环境,它最高可以在-10度的环境下安全过冬。因此从生长环境,我们就大致可以判断附子的药性可以除湿散寒。附子对于风湿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称附子为神奇的中药,如果附子用好了,它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伤寒论》里面很多经典的方剂都有附子的身影,比如“四逆汤”。
                                但是附子毒性很强,使用时要非常谨慎。
                                8:再说说清热的药物,一般清热解毒的药物都喜欢长在向阳的地方。比如西瓜,能在夏天+30到+40度的环境下生长。而保湿的药物一般喜欢生长在干旱的地方地方,比如芦荟,现在有很多人喜欢用芦荟来美容,就是它具有保湿的作用。
                                9:古人都讲究“地道药材”,就是说的药材要讲究产地,生长环境。我看过一些文章,写过中医必毁于中药,文章写的就是现在很多中药的种植不仅仅采用农药化肥的种植,还采取跨地区种植,哪种药材贵种哪种药材,不管药材是否适应当地环境。
                                比如附子应该在它湿冷的环境下生长才能发挥它的药性,人们为了它长得快,长得好,不仅仅给它用农药化肥,还把它种到向阳的环境下。虽然附子长得很好,重量足,但是药性却大打折扣。
                                10:药材的炮制: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店训就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同仁堂能经过百年时间的洗礼,就是因为它的药物确实效果很好,质量可靠。
                                我并非想为它打个广告,而是确实有过真实的用药经历,才发现关键的药物还是同仁堂的可靠。用药经历请看后面道来。
                                再说个反面教材,现在很多中药造假,有些手段令人发指。越是贵重的药物造假就越严重,比如人参提纯,把人参煮过药性流失后,再上市销售。虫草造假,虫草里面加入重金属来提高它的重量,本来是治病的,最后有些人导致重金属中毒。
                                有的造假者用石灰和矿物粉制成骨头模型,煅烧成型后,打碎,充龙骨卖
                                阿胶造假,我看现在到处在卖阿胶,我都怀疑哪有这么多驴皮来做阿胶,我上网一查,还真是有不少,我们国家把非洲的驴都进口过来了。但那也不够遍地阿胶的销量,里面到底多少是真阿胶,可想而知,再说效果,你买个假阿胶还想治疗贫血,别中毒就行了。
                                11:自学中医,传播正能量,少看负能量。但是我们要了解一些中药知识,才能治疗疾病。中药有上千种,但是常用中药根据每个医生的喜好,也就上百种。
                                很多中药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想带动自学中医的兴趣,就可以常常看看这些故事,不但能了解药性,还能提高兴趣。
                                举个例子,比如何首乌,又叫夜交藤,就有个传奇的故事。
                                何首乌原本是一个人的名字,因何首乌久服此药而得名。关于它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何首乌乃顺州南县人,祖父名叫“能嗣”,父亲名叫“延秀”。能嗣原名叫“田儿”,体弱多病,不能生育,年五十八岁,尚未娶妻成家,常常羡慕思念仙家道术,随师居于深山老林之中。有一天夜里,他酒醉后睡卧于山野间,朦胧中看见两株藤本植物,相距三尺多,苗蔓忽然相交在一起,久而始解,解后又交。田儿见此情景,甚为惊异,次日晨就连根掘回。遍问众人,没有一人能够认得这是什么植物。后来有一位山老忽然走来,田儿出示询问,山老回答道:“你既然年老无子,此二藤相距三尺多,苗蔓忽然相交在一起,久而始解,解后又交,实在奇异,这恐怕是天赐的神药吧,你何不服用试试呢?”。于是田儿便将所挖之根捣为细末,每天早晨空腹时以酒送服一钱。七天后即思念家室,连服数月后更感强健,因此常服不断,又加至每日二钱。一年后所患诸病完全痊愈,原已花白的头发变得乌黑油亮,原已苍老的容颜变得光彩焕发,遂娶妻成家。十年之内,生了好几个男孩,于是将本名“田儿”改为“能嗣”。从此以后,他家即将此药当作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能嗣又让儿子延秀依法照服,父子二人都活了一百六十多岁。延秀生儿名“首乌”,首乌依爷爷、父亲之法亦服此药,也生了好几个儿子,活了一百三十多岁,虽为百岁老人,头发却乌黑如漆。有一个叫李安期的人,与何首乌的同乡关系亲密,偷偷打听到这一秘方后服用,也成了一个老寿星,于是遂将这事广加传播,一直流传至今。
                                12:总结一下,一个人找中医看病。
                                (1)首先要找到一个靠谱的中医,中医基础扎实,经验丰富。这个就不容易了,现在庸医不少。
                                (2)诊断,对于一个复杂的病症,技术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也有诊断失误的可能,但多给医生两次机会。一般的病情大多能一次诊断准确,复杂的病症有可能多诊断两次也可以找到根源。
                                (3)诊断准确了,还要对症下药,这是到了考验中医开方用药方面技术的时候了。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布。
                                (4)开对了方子,还要看中药是否纯正,药效是否可靠,药材是否地道。
                                (5)以上步骤都没问题了,还要看患者自己是否遵医嘱,是否煎药正确,服药正确。才能保证药到病除。
                                (5)如果以上每一步都能过关,这样才能治好疾病。所以一次中医的治病是很复杂的。一步走错,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IP属地:辽宁84楼2020-05-26 17: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