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6,948贴子:73,686,572
  • 8回复贴,共1

今天历史老师问了个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她问我们,清朝闭关锁国算不算是加强皇权的措施呢?
一番讨论后,她告诉我们不是,但是还是有挺多人认为是的,(其实只有我一个认为不是
请问吧内大佬怎么认为呀


1楼2020-03-25 22:16回复
    基督教义会动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宗法制度,人文主义思想会动摇皇权至上的思想基础,这些都是统治者最怕看到的,怎么就不算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3-26 09:24
    回复
      清朝海禁问题很复杂。
      顺治康熙时间就已经开始海禁,原因是为了坚壁清野,防止反清势力利用海上打游击战。
      乾隆之后也海禁,政策和康熙时候略有区别,这时候主要考虑的是禁商。中国自古是农业国,人口又多,海贸刺激商品交易发达,经济作物太多的话,在灾年就会引发饥荒。
      算不算加强皇权的话,主要是看对皇权的定义吧。
      你们老师应该是把国家政权和皇权分开了,认为加强地方管理不算加强皇权。
      而你同学认为皇权等同于国家政权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3-26 10:03
      收起回复
        接上面我说的,闭关锁骨在大清应该算皇权加强。因为对于沿海地区而已,封海迁海是破坏地方经济的举措。而鞑清可以全面封海,正式因为皇权极强,才能由最高统治者毫不顾及地方发展意见的执行对地方不利的经济政策。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3-26 10:25
        收起回复
          和今天港奥一个样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3-26 17:04
          回复
            你家历史老师肯定没讲以下内容:
            海禁这件事,在台湾郑氏集团投降之后,就停止了。之后是四口通商,四口都可出可入。直到乾隆年间改为一口通商。
            而改一口的原因是,出现了这样一个事件:英国商船擅自进入长江口并逆流而上。乾隆听闻这个消息,再加上他自己下江南经常在长三角地区遇到外国人,就想了一个被动的办法:对外国人关闭离自己比较近的三个口岸,只留广州一个。剩下的三个,只出不入。而清朝的出,去的都是近地方:日、韩、东南亚。
            乾隆这个人,遇到跟外国的摩擦,就喜欢关闭口岸,打贸易战。比如打完新疆之后,跟俄罗斯闹不愉快,又想打俄罗斯。但是终究没打,改为封闭恰克图口岸。然后俄罗斯就不那么强硬了。于是他觉得这办法挺好。
            总的来说,是为了省事,不要打仗,跟外国不开心,关闭口岸即可。


            IP属地:北京7楼2020-03-26 19: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