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我县有“六大”古驿站,分别设立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皇帝年间,距今330多年历史。
建站时,朝廷从云贵高原调拨一批“站丁”(建站人),护守边关,开发北疆。由于历史较长,“站丁”形成了一群特殊生活群体。经过一代代繁衍生息,如今肇源已有站人后裔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驿站人的老祖先们很重视知识,热爱民族文化,在古驿站这块沃土上,不但积淀了厚重的驿站文化,而且还传承了上千年的民族楹联文化。站人祖先们留下了不少寓意深刻的家风家训对联,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肇源“站人文化研究学会”挖掘调查,如今茂兴驿站东南街尚存一座100 多年前的杨氏族人老房,屋内梁柁下有两根明柱脚(贴对联地方),两根楹柱上醒目的刻着一副书法对联:
上联:平生存公正,讲道德,传忠厚,家风永振;
下联:处事无私念,教子孙,学仁义,福禄长荣。
据《茂兴站杨氏族谱》记载,这副对联是杨氏第八代族人杨万聪亲笔写下的此联,当时聘请知名艺术大师赵文德在自家楹柱上书写并篆刻,至今寓意深远,字字生辉。
这副对联写出家风家教、家规祖训,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仁义道德观念。这副对联不但传承教育了杨氏族人,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站上人礼义多,规矩大,与老祖宗良好的家风家训是分不开的。
10年前,“站人学会”在挖掘驿站文化过程中,在茂兴张文友老先生家发现收藏一副对联,经考证是100多年前赵画匠撰书,用木框玻璃装裱,字迹刚柔并济,老成持重。写到:
上联:轻研竹露裁唐句;
下联:细嚼梅花读汉书。
建站时,朝廷从云贵高原调拨一批“站丁”(建站人),护守边关,开发北疆。由于历史较长,“站丁”形成了一群特殊生活群体。经过一代代繁衍生息,如今肇源已有站人后裔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驿站人的老祖先们很重视知识,热爱民族文化,在古驿站这块沃土上,不但积淀了厚重的驿站文化,而且还传承了上千年的民族楹联文化。站人祖先们留下了不少寓意深刻的家风家训对联,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肇源“站人文化研究学会”挖掘调查,如今茂兴驿站东南街尚存一座100 多年前的杨氏族人老房,屋内梁柁下有两根明柱脚(贴对联地方),两根楹柱上醒目的刻着一副书法对联:
上联:平生存公正,讲道德,传忠厚,家风永振;
下联:处事无私念,教子孙,学仁义,福禄长荣。
据《茂兴站杨氏族谱》记载,这副对联是杨氏第八代族人杨万聪亲笔写下的此联,当时聘请知名艺术大师赵文德在自家楹柱上书写并篆刻,至今寓意深远,字字生辉。
这副对联写出家风家教、家规祖训,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仁义道德观念。这副对联不但传承教育了杨氏族人,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站上人礼义多,规矩大,与老祖宗良好的家风家训是分不开的。
10年前,“站人学会”在挖掘驿站文化过程中,在茂兴张文友老先生家发现收藏一副对联,经考证是100多年前赵画匠撰书,用木框玻璃装裱,字迹刚柔并济,老成持重。写到:
上联:轻研竹露裁唐句;
下联:细嚼梅花读汉书。
![](http://hiphotos.baidu.com/%C9%CF%B0%E0e%D7%E9/pic/item/751c4d7815f81dcf0bd187dc.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