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吧 关注:1,891贴子:171,709
  • 20回复贴,共1

真假三国典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们所熟知的历史典故,并不一定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很多都是被后人所捏造的,有的是为了进行美化,有的则是为了刻意抹黑。三国时诸多耳熟能详的“典故”,也是如此。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0-03-27 12:40回复
    一、"空城计":
    假:诸葛亮利用司马懿生性多疑的特点,使出"空城计",不费一兵一卒,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空城计"一战,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诸葛亮根本没有用过空城计,历史上真正的街亭战役,曹魏一方率兵打仗的主将是张郃,并非是司马懿,街亭之站时,司马懿远在千里之外,又怎么可能成为诸葛亮"空城计"中的人物角色呢?所以我们所了解的诸葛亮巧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不过是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的杜撰罢了。
    真:三国时期,的确有人使用过"空城计",这个人还不是外人,正是蜀汉的死对头,曹操。而曹操的空城计是与吕布交战时使用的。
    吕布可谓是三国时期的一员猛将,与曹操也是死对头,经常与曹操交战。在一次战斗中,吕布陈宫两人,率领着一万人马来攻打曹操,可当时正值麦收,曹操的军士都去割麦子,准备粮草了,兵力不足。情急之下,曹操便将女眷们派到了城楼之上。吕布与陈宫二人,看到满城的莺歌燕舞,不远处还有一片茂密的森林,便料定曹操暗藏伏兵,当即撤退。不过第二天他们就意识到自己中计了,又率兵攻来,这一次曹操已然调集了军队,真的埋伏在了密林之中,大败了吕布的军队。
    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位武将使用过空城计,他就是蜀国的赵云。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时,战况激烈,黄忠自告奋勇,要去截下曹操的粮草,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是曹操没了粮草,此战必输,所以赵云便给了黄忠大量的兵马。奈何黄忠想到了截粮草,曹操也想到了,黄忠刚到那里,便中了埋伏。赵云前去救援,虽然成功救回了黄忠和一众部将,但曹操的大军也是兵临城下。
    此时赵云的城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士兵,不是对手,但赵云却命人大开城门,不设防备。曹操一见城门大开,门前的士兵也一个个毫无惧色,便认为赵云肯定设下了埋伏,当即率兵后退。赵云见曹操退兵,不仅没有关门据守,反而带兵追赶,杀喊声震天。如此一来曹操更是认为赵云有所准备,慌忙逃窜,掉入水中淹死的曹军不计其数。赵云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用曹操的空城计击败了曹操。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场战斗:"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魏兵疑云有伏,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劲弩于后射魏兵。魏兵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IP属地:黑龙江2楼2020-03-27 12:41
    回复
      二、"草船借箭"
      假: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孙权和刘备的联军,以五万军士击溃了曹操二十万的士兵,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其中蜀国丞相诸葛亮更是计谋频出,"草船借箭"、"借东风",神乎其技,如果仅仅是按照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来看,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之所以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主要的功劳都要归结于诸葛亮。
      真:历史上记载的赤壁之战,是由东吴主导的,诸葛亮并没有起到领导作用。
      《后汉书》中记载:"曹操略荆州,逐刘备于当阳。十四年,吴破曹操于赤壁。是三雄者,卒共三分天下,成帝王之业,是所谓'庶桀合,兵王作'者也。"
      根据史料记载,为了保证物资补给充足,以及运输的通畅,曹操虽然有十五六万的南征军队,但是真正的派遣到赤壁作战的,不过五六万人,加上荆州的两万士兵,总数也只有七八万人而已。孙刘联军方面,孙权给了周瑜三万的士兵,而刘备一方则是有两万的士兵,加在一起有五万人,这倒是与《三国志》的记载出入不大,所以实际上,赤壁之战是一场以五万对七万的战争,虽然也是以少胜多,但没有人们印象中以五万对二十万那么夸张。
      而至于"草船借箭"一事,更是无从谈起了,要是非要探究到底,三国时期还真的有一件事情可以算的上是草船借箭,不过这件事情的主人公是孙权,而非是诸葛亮。赤壁之战过后,曹操率兵攻打东吴,正值大雾天气,孙权便带人驾驶轻舟小船闯入到了曹操的军营之中。因为大雾的缘故,曹操不知对方有多少人,便令人放箭。孙权所在的船的一侧很快便插满了箭矢,开始倾斜,为了保证船不翻,孙权便命人掉过了方向,让另一侧受箭。待平衡之后,便返回了,孙权没有什么草船,借箭也不过是一时智举罢了。


      IP属地:黑龙江3楼2020-03-27 12:42
      回复
        三、“鞭打督邮”
        假: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对张飞怒鞭督邮一事是这样描述的:"玄德将兵散回乡里,止带亲随二十余人,与关、张来安喜县中到任。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到任之后,与关、张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如玄德在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不倦。到县未及四月,朝廷降诏,凡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玄德疑在遣中。适督邮行部至县,玄德出郭迎接,见督邮施礼。督邮坐于马上,惟微以鞭指回答。关、张二公俱怒。及到馆驿,督邮南面高坐,玄德侍立阶下。良久,督邮问曰:"刘县尉是何出身?"玄德曰:"备乃中山靖王之后;自涿郡剿戮黄巾,大小三十余战,颇有微功,因得除今职。"督邮大喝曰:"汝诈称皇亲,虚报功绩!目今朝廷降诏,正要沙汰这等滥官污吏!"玄德喏喏连声而退。归到县中,与县吏商议。吏曰:"督邮作威,无非要贿赂耳。"玄德曰:"我与民秋毫无犯,那得财物与他?"怒鞭督邮剧情展 次日,督邮先提县吏去,勒令指称县尉害民。玄德几番自往求免,俱被门役阻住,不肯放参。却说张飞饮了数杯闷酒,乘马从馆驿前过,见五六十个老人,皆在门前痛哭。飞问其故,众老人答曰:"督邮逼勒县吏,欲害刘公;我等皆来苦告,不得放入,反遭把门人赶打!"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玄德正纳闷间,听得县前喧闹,问左右,答曰:"张将军绑一人在县前痛打。"玄德忙去观之,见绑缚者乃督邮也。玄德惊问其故。飞曰:"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督邮告曰:"玄德公救我性命!"玄德终是仁慈的人,急喝张飞住手。傍边转过关公来,曰:"兄长建许多大功,仅得县尉,今反被督邮侮辱。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不如杀督邮,弃官归乡,别图远大之计。"玄德乃取印绶,挂于督邮之颈,责之曰:据汝害民,本当杀却;今姑饶汝命。吾缴还印绶,从此去矣。"督邮归告定州太守,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捉。玄德、关、张三人往代州投刘恢。恢见玄德乃汉室宗亲,留匿在家不题。"
        演义中的写法,使人读后认为备之弃官皆为义弟,是为了彰显刘备的"义气"而把鞭督邮者说成是张翼德。
        真:《三国演义》和戏曲里都有"怒鞭督邮"这一段,但他们都说成是张飞所为,搞得生动夸张,但历史事实却并非如此,怒鞭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刘备当安喜县尉不久,朝廷诏令各州郡,淘汰县级以军功为长吏的人,刘备也在被淘汰之列。负责裁汰工作的督邮来到刘备的地盘,刘备前去求见,可督邮装病不予接见。刘备大怒,带人冲进去将督邮绑出,将自己的官印挂在他脖子上,并狠狠的抽了他二百鞭,弃官而去。
        这段记载可见《三国志·先主传》。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五葬反。】弃官亡命。
        【典略曰: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馀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


        IP属地:黑龙江4楼2020-03-27 12:43
        收起回复
          四、“六出祁山“
          假: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从祁山出兵伐魏仅有两次,而"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渐渐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
          真: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击。
          诸葛亮南征后对曹魏用兵共有七次:
          建兴六年春
          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于斜谷,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甘肃西和县西北)。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张郃出拒,大破马谡于街亭,王平独木难支,遂有诸葛亮空城计一事。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这是第一次出祁山。
          建兴六年冬
          诸葛亮出散关(陕西宝鸡市西南)围陈仓(宝鸡市东),粮尽而退还汉中。魏将王双来追,被魏延所斩。
          建兴七年
          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甘肃省成县周边)、阴平(甘肃省文县周边)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甘肃省西和县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建兴八年秋
          魏军三路进攻汉中,司马懿走西城(陕西省安康县西北),张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诸葛亮驻军于城固(陕西省城固县东)、赤坂(陕西省洋县东二十里)。时大雨三十余天,魏军撤退。
          建兴八年秋后
          诸葛亮使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瑶)、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南安郡内,当在甘肃省武山西南一带)。
          建兴九年
          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始以木牛运。时曹真病重,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诸葛亮割麦于上邽(甘肃省天水县)。司马懿追亮至卤城(又称盐官镇,位于礼县东北部,盐官河两岸,东接天水市、徽县,西邻西和县) ,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讥。五月,司马懿与诸葛亮交兵,魏延等将斩获敌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六月,李严因运粮不济呼亮还。诸葛亮在木门道设计,连弩射杀魏名将张郃。李严废为平民。此为二出祁山。
          建兴十二年
          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司马懿据守不出。八月,诸葛亮卒于五丈原。杨仪等率军还,有"死诸葛走生仲达"事。魏延因与杨仪不和,被以谋反罪诛杀。
          这七次用兵,出祁山只有两次。第四次用兵是防守,蜀魏并未交战。第五次只出偏师,诸葛亮未出汉中亲至。因此人们通常按照清人俞樾《小浮梅闲话》中的说法,称诸葛亮五次北伐。清人梁章钜称诸葛亮四次北伐,未记建兴七年出兵。


          IP属地:黑龙江5楼2020-03-27 12:46
          回复
            二、“过五关,斩六将”
            假:“过五关,斩六将”是出自小说《三国演义》的杜撰情节。关羽勇武双全,"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中得以充分体现,尤其是"过五关,斩六将",关羽连过曹操五个关卡,斩了六员大将才摆脱曹操投奔刘备,后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含褒义。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关羽因一度被曹操所擒,在立功报答之后,拜辞曹操,护送二位嫂子,前往河北寻找兄长刘备。从许昌出发后,沿途经过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和滑州五处城关,斩杀了把关拦路的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六员大将,终于得过黄河。《演义》用了整整一回描述这个故事,"千里走单骑"成为关二爷忠肝义胆的象征,也是其赫赫一生的重要战绩之一。
            不过后人对这"过五关"的历程,却颇有莫名其妙的些怀疑。五关中除了第一关"东岭关"是不知名的小地方,后面四处都是历史上真有其地。其中,洛阳即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汜水关和荥阳都在今河南省荥阳附近;"滑州"并非东汉、三国时候的地名,而是宋朝以后才有的,当时应叫"东郡",在今河南省濮阳、滑县附近。从地图可以看出,这四个地方基本上是沿着黄河由西向东一字儿排开。其中洛阳、汜水关、荥阳均位于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附近)的西北面,而滑州则位于许昌的东北。
            关公从河南省中部的许昌出发,要前往河北省寻找刘备,直接往北是最近的;考虑到主要渡口在东郡(滑州),那么出门后往北略微偏东一点点,或者绕一些小弯路也正常。然而按照前面对地图的分析,忽略多半是杜撰的东岭关,则关公他老人家从许昌出来后的大致路线是这样的:首先傻乎乎朝着西北方向猛跑,一直跑了数百里,经过中岳嵩山,到了当时已经近乎废墟的洛阳。在洛阳,或许关二哥看见滔滔黄河,猛然醒悟到自己走错了方向,这才改行向东,一路经过汜水关、荥阳,到达东郡渡河。
            按照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记载,关羽走出了让人很晕的一条路线,这么一个大大的拐弯,不但浪费了数百里的路程,还平添了不少的麻烦。如果关公是金庸作品中的侠客,那么大可以在中原游历一阵,行侠仗义,顺便到嵩山找少林高僧切磋切磋,然后顺黄河东下。问题在于,当时关二爷是带着不足数十名随从,护送二位嫂子,在随时可能成为敌对的曹操地盘内急速逃难,恐怕不会有这份闲情逸致。

            那么,关云长真的是一个路痴么?显然也不大可能。好歹还有向导,还可以问人呢。
            因此,唯一的结论,这个傻乎乎的大弯路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真:刘备军被曹操击败,刘、关、张失散。其中关羽被曹操军包围。曹操非常欣赏关羽才华英武,曹操希望招降关羽,遂派张辽(字文远),游说关羽,关羽出于对兄长刘备的结拜誓言,以及保护兄嫂不被侵犯和与张辽的情谊,同意暂时归降曹操,但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要确保兄嫂安全;三是如有刘备消息要立即离去,曹操不能阻拦。
            曹操爱才心切,只得同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关羽真心归降。在关羽"归降"曹操的日子里,关羽受到了极高的待遇,被封为汉寿亭侯,上马金,下马银,赐予"赤兔马"。关羽也非毫无报答,斩颜良诛文丑,立下大功。历史上,关羽离开曹操后,只说他径直去与兄长刘备会合。当时曹操的部下有人要发兵追赶关羽,曹操回答:"各为其主,不必追赶了。"留下国士胸怀的一段美事。当然,很可能各地的守兵,也有自行拦截关羽的;关羽或许也经过了一些小规模战斗。不过如《三国演义》描述的"千里走单骑"这样完整的长征多半是没有的。尤其重要的一条,根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当时刘备已经被袁绍派遣到汝南附近打游击牵制曹操,因此关羽很可能根本没有到黄河边,而是径直往汝南去了。


            IP属地:黑龙江6楼2020-03-27 12:49
            回复
              只要木牛流马成功复原了,你就会说原来所有的传说典故都是真实的,就在当今时代,每天真实发生的事却没有天天记录成历史,就算有记录的大事也被轻描淡写的记录着也是常有的事,下层立功高层领赏张冠李戴桃代李疆不是也有吗?冒名顶替当着当事人改名的事更是不少,你敢说古代就没有人为了自己家族改偷改了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3-27 13:09
              回复
                六、“喝断当阳桥”和“张飞抢妻”
                假:张飞是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说到张飞,大家自然就想到了张飞面、张飞喝断当阳桥的故事。《三国演义》中说:曹操统帅五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地直奔刘备驻地新野。当时,刘备手下的战将只有关羽、张飞和赵云,士兵不过三千人,难抵曹操大军。
                刘备打算率领部下逃到江陵,又不忍丢下百姓,于是只能日行十几里路。曹军追兵日行三百里,终在长坂坡追上刘军。
                刘备眷属失散,赵云几进曹军救出阿斗,但至当阳桥时却无力对付敌兵,幸好张飞出现,面对曹军大吼:“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桥应声而断,吓得曹操部将夏侯杰肝胆碎裂,坠马而亡。吓死曹将夏侯杰,使曹操也由疑到惊到怕,狼狈逃窜。京剧里有唱词:“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
                真:《三国志.张飞传》原文 张飞 字翼德,涿郡人也,少与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 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 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 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 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
                由此看出,张飞是“据水断桥”,当时做出的是把桥破坏掉,并以河水为天然屏障的一种战略部署。
                假:《魏略》记载:“建安五年,夏侯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为良家女,遂以为妻。”张飞的这个妻子夏侯氏其实是夏侯渊的亲侄女。当时兖州、豫州大乱,夏侯渊因为粮食太少的原因,舍弃了自己幼小的儿子,而抚养死去弟弟的孤女。因为曹操在剿灭黄巾军后就开始设置屯田制,就算军粮有点紧张,也不至于让夏侯渊的女儿去捡柴。
                真:刘备投奔曹操这段时间段,张飞被封为中郎将,曹操方面为了笼络人才,尤其像张飞关羽这样的熊虎之将,于是夏侯渊就把弟弟这个养在自己跟前的女儿,做主许给了张飞。但是张飞并没有因此而背叛刘备投降曹操,而是一只追随刘备南征北战,最后还在蜀汉成就了大业。
                作为曹魏方面,这笔买卖是亏的,借用一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嘲笑周瑜的话,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过夏侯渊这笔买卖虽然近期是亏的,但是从长久来看,还是赚了的,因为日后夏侯渊战死定军山,正是夏侯氏请张飞把夏侯渊安葬的。
                真正的张飞也不是杀猪的,不然夏侯氏也不可能嫁给她,生的2个女儿也不可能先后都成为后主刘禅的皇后。


                IP属地:黑龙江8楼2020-03-27 13:16
                回复
                  由此可以看出,《三国演义》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了。


                  IP属地:黑龙江9楼2020-03-27 13:18
                  收起回复
                    中国历史5千年,如果都不可信,那考历史作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3-28 00:02
                    收起回复
                      考证故事真假好像对研究木牛流马帮助不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3-28 00:07
                      收起回复
                        回复 专冲孔 :
                        “二十四史“才是可信的文献(当然里面也有个别不实的地方-一般发生在本朝人编本朝事时刻意避讳,一般都是涉及皇帝不光彩黑历史的),是研究历史的主要文献和依据。
                        以下内容来源于“360百科”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二十四史》
                        外文名称
                        《the Twenty-Four Histories》
                        类型
                        正史
                        起始
                        《史记》
                        结束
                        《明史》
                        目录
                        1列表
                        2发展
                        3版本
                        4内容
                        5现代点校本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
                        序号
                        书名
                        作者
                        今本卷数
                        1
                        史记
                        西汉·司马迁
                        130
                        2
                        汉书
                        东汉·班固
                        100
                        3
                        后汉书
                        南朝·范晔
                        120
                        4
                        三国志
                        西晋·陈寿
                        65
                        5
                        晋书
                        唐·房玄龄等
                        130
                        6
                        宋书
                        梁·沈约
                        100
                        7
                        南齐书
                        梁·萧子显
                        59
                        8
                        梁书
                        唐·姚思廉
                        56
                        9
                        陈书
                        唐·姚思廉
                        36
                        10
                        魏书
                        北齐·魏收
                        114
                        11
                        北齐书
                        唐·李百药
                        50
                        12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50
                        13
                        隋书
                        唐·魏徵等
                        85
                        14
                        南史
                        唐·李延寿
                        80
                        15
                        北史
                        唐·李延寿
                        100
                        16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200
                        17
                        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225
                        18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
                        19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74
                        20
                        宋史
                        元·脱脱等
                        496
                        21
                        辽史
                        元·脱脱等
                        116
                        22
                        金史
                        元·脱脱等
                        135
                        23
                        元史
                        明·宋濂、王袆等
                        210
                        24
                        明史
                        清·张廷玉、万斯同等
                        332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总共3229卷,约有47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IP属地:黑龙江12楼2020-03-28 08:53
                        回复
                          历来那么多依据正史研究木牛流马得出结论是独轮车,如果依据你认为的笑话而复原出更接近三国演义所描述的木牛流马之时,你又准备怎么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3-28 10:01
                          收起回复
                            这几天木牛流马经典先生可能还在用我的数据计算板方囊的容积,没有经过计算是不知道一斗究竟有多重的,我通过计算验证了板方囊的尺寸准确无误,还间接验证了鲁班尺的实际长度,古汉尺的长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3-28 10:08
                            回复